碑帖|《灵飞经》四十三行高清墨迹本
| 艺术留学 | 论文发表 | 收藏鉴定 | 印刷出版 |
收藏合作 VX:ddms888
《灵飞经》卷的末尾有“大洞三景弟子玉真长公主奉勅检校写” 的落款,这位玉真长公主是谁呢?根据《新唐书•诸帝公主》的记载:玉真公主名李持盈,唐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玄宗李隆基胞妹。降世之初,母窦氏被执掌皇权的祖母武则天害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响,二十岁便入道为女冠,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封崇昌县主食租赋。
当然,贵为公主,入道清修并非“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下的日子。712年前后,唐睿宗(玉真的父亲)为两个女儿(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出家而在长安、终南山、洛阳等地建立道观。仅给玉真公主就至少建了三座道观和一座别馆,还占用了当年显赫一时的太平公主的旧宅。她的宫观之华丽一点不逊于皇宫,甚至尚有过之。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
同时玉真公主又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与当时的一些名人交往密切,甚至有人认为在她的宫观之中时常组织一些文艺沙龙,她还时常向其兄玄宗推荐一些有才华的人,经她举荐入朝的人有诗人李白、王维、高适等,李白、王维并曾作诗歌咏玉真公主: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李白《玉真仙人词》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王维《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天宝初年,玉真公主年过五十,开始计划自己的晚年生活,她看中了道教名山王屋山。于是,唐玄宗出钱给她在王屋山大兴土木,这次的主体建筑叫灵都观,这里后来成为玉真公主的终老之地。对此,《明一统志》卷二十八有明确记载:“灵都宫,在济源县西三十里尚书谷,唐玉真公主升仙处。天宝间建,元至元间重修,有碑。”而济源的地方史志也记载:玉真公主晚年在王屋玉阳山灵都观,以“柴门栝亭,竹径茅室”为依托,出家修真又18年,于宝应元年(762年)在仙姑顶白日飞升,葬于平阳洞府前。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点击链接开始咨询 ↑
可选专业:东洋画,创作研讨会,书法,东方美学,西洋画,东西方美术比较,美术评论,韩国美术史,雕刻,展览企划,立体造型,工艺设计。
《当代美术》
植 根 传 统 立 足 当 代
推 介 当 代 最 具 收 藏 潜 力 的 艺 术 家
主 编 | 马占伟
艺术总监 | 徐雪天
执行主编 | 王秀林
副 主 编 | 王朝贵
E-mail:1103354930@qq.com
— 投稿咨询 —
1861409259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