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西潮东|用一把座椅,体验你身边的设计日常

坐西潮东|用一把座椅,体验你身边的设计日常




初冬南湖畔,在现代主义经典设计的美学策动下,我们把常见的「座椅展」请下展台,将艺术拉回不同的生活场景,其中每一个现场都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你会选择哪把椅子代表你的声音?释放多元的创意表达,用经得起时间的设计消解严肃,共享城市生活的日常之美。

本次展览意在强调椅子作为「连接体」的重要性,在跨界设计师黄红卫设计的新空间「無不敬」,沉浸式体验大师级经典座椅,分享设计知识和家居美学。坐西,意指围绕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展开有关为坐而设计的持续探讨;潮東,指向以此为基础而不断萌发的新创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考。



为什么是椅子?《1000 Chairs》作者认为,设计的本质在于连接,而所有家具中椅子能最大程度地产生连接。中国古语讲「器亦载道」,坐在一把椅子上,就与它的故事和脉络相连。当1927年一位戴着金属面具的女人优雅的坐在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瓦西里椅」上,留下《匿名的女人》这一隽永画面,第一次将艺术与设计带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消费生活当中。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级经典座椅,几乎全部是现代主义设计浪潮的产物,那是一个颠覆性的黄金时代。

 
 

从20世纪初至今,现代主义设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起步时的新艺术运动,到「少即是多」的理念,直至想象力和创新突破持续至今的当下,每个阶段都诞生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性座椅,「为大众而设计」在继承重组中不断发展,当代设计师也在运用高科技、新材料、新创意制作符合当下时代的新设计。






「每一个顶级建筑师,都设计过一把可以表达建筑灵魂的椅子。」很多设计师款座椅出自一战后著名的建筑师之手,有些椅子伴随着建筑的诞生而出现,而对一把经典座椅的设计考量也不亚于建造一幢房子。在「椅子与建筑师」构成的生活场景中,你将看到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安恩·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GerritThomasRietveld,看他们如何在做建筑之前,先学会了做椅子。

 
 


   

 

一把大师级座椅的诞生,往往由其背后的制造商所合力推动,这些「超级制造」以不断改良的技术、前瞻的判断和成熟的市场延续产品的时代接力。空间所展出的座椅来自制造商Cassina——始于1927年的意大利先锋设计家具品牌。


Cassina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家具制造商,多年来更是与无数殿堂级建筑和设计师展开合作,已成为当代设计文化的标杆,许多产品在问世之初由于过于前卫而受质疑,随着时间推移最终都被接受,并成为设计的经典之作。本次展览,由西安家居服务商意美YIM LIVING提供来自Cassina的大师级座椅,它们不仅扮演着日常物件的角色,还带着文化甚至精神追求的基因,成就触手可及的艺术品。





用一座城市来命名一把座椅,何以为凭?巴塞罗那椅和昌迪加尔椅,皆是特意为城市/建筑而设计的家具,它们的背后代表着设计推动之下一次新城的崛起、一场建筑风格的革新亦或一次设计理念的颠覆。

不论是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缔造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还是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和皮埃尔·让纳雷Pierre Jeanneret在印度创建的「光辉城市」昌迪加尔,他们都已是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代表,而巴塞罗那椅和昌迪加尔椅,则是诠释这一建筑精神的流动的信笺。





提到Thonet(索耐特)或许你会有些陌生,但它的椅子一定曾出现在你生活里的某一处,毕加索曾把它放进自己的作品里,《时尚先锋香奈儿》《皮罗斯马尼》等电影中出现过它的身影。而Thonet最为经典的14号椅则是伴随着咖啡店的兴起而流行起来的,被称为「维也纳咖啡馆椅」,也被称为「现代人的第一把椅子」。








本次展览以时间线为第一个主题,展出不同时代的经典座椅,带你领略自现代主义设计伊始至今,座椅设计所经历的交叉与转折。

 
 
 
 

在九坐·無不敬空间中的六个独立空间,将进入不同的生活场景,与城市建造、建筑设计、生活起居和饮食男女产生关系,呈现和每个人有关的细枝末节,而它们皆由一把座椅而起。


     
   
   

当座椅通过组合呈现出一个家或功能场景的基本形态,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些经典家具所呈现的兼容性是如此之强,不同风格、不同色彩、不同时代的设计自由排列组合,表达使用者的审美,而这只有「经典」才能做到,探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它们都拥有相通的现代主义设计精髓。

     
     
     
     

当你走进这个空间,会发现设计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融合在地的美学思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空间精神,佐以经典座椅模型、餐桌设计、以及家居用品的展陈布置,体验远处与近处、过去与当下、空间与细节——审美不再只是生活情趣,更是贯通于物与灵的内在神韵。

 
 




你最喜欢的座椅是哪一把?你会如何思考设计一把座椅?建筑圈流行一句话:做建筑之前,先学会做椅子。这其中的有趣与复杂、艺术与功能蕴藏着许多奇趣的巧思,为此,我们采访了14位本地建筑师进行互动,在他们精心挑选的「个人标配」和脑洞设计题里,碰撞意料之外的答案。


     
     
     
     
 


     
     
     



   



借由座椅的设计美学,11月19日15:00一场惊喜派对为散落在城市中对设计与独立审美有同样信奉的人,找到具有归属感的社群部落。



無不敬二楼露台特意为大家开辟一处Hygge场地,精选九把经典大师级座椅形成审美矩阵。你可以在现场互动区为最中意的座椅投票,贴上它们的专属「大头贴」。


活动当天,特邀设计师黄红卫、刘君涛,以及独立策展人吴颖欣,艺术家TOP30姚浩澜,带来有关设计美学、生活艺术亦或城市最新美学动态的主题分享,一起为学术互动缝制一件时髦外衣。

   

「坐西潮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即希望在经典的设计中寻找共通的审美,启发在地艺术和设计文化的共联共振,特邀西安动态艺术装置艺术家Top30参展,环绕在这些经典座椅周围,还散落有木雕艺术家张健、雕塑艺术家黄飞春的作品,解锁东方美学精神在现代语境中还能有哪些更在地、更个性化的表达。

最后,露台派对在经典设计和当代艺术的碰撞中聚合年轻社群,链接最具原创性和实验精神的创作者,DJ等待夜幕降临,启动属于美好生活家的主场派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见筑Uook Arch”(ID:gh_58805becf1e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