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希望的,是不单以老师或成人的角度设计学校,而是回归以学生为本,以服务教育为理念来设计校园,最终创造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空间,营造立体复合共享的校园空间。
西北侧黄昏图 ©吴清山
作为一个高容积率、能同时容纳“校园”与“社区生活”的场所,我们采用减法设计,在密集的教室阵列中“掏洞”并增加公共联桥,创造出一个空间立体循环的“∞”型非正式交往公共空间体系。
东西两端运动空间 ©吴清山
在这些尺度宜人的“空洞”里,又通过色彩活泼的楼梯、平台和小建筑营造出多变的个性空间体验,将校园创造成能不断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奇妙场所。而这些个“空洞”也让自然界的光和风有机会漫进建筑的中央,和学生们的活动融和交集。
将校园的不同开放性教学功能空间按其特点分时段(每天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减少此类共享功能的闲置,最大化高效利用复合空间服务于整个社区,改善周边社区的公共配套功能,使得校园成为一个时刻都充满活力的场所。
开放交流空间 ©吴玉华
年度最受关注住宅建筑TOP10
佛山瑞安岭南天地商住项目
项目力求在规划布局,空间形态上与历史街区的城市肌理和谐统一,将未来的发展合理融入城市文脉中,形成一种全新的历史保护和城市复兴模式,将老城区转变为最令人向往和最具有活力的工作、生活、购物和娱乐场所。
规划上建筑顺应狭长地块特性,沿场地南北布置,形成内部小区环境,并将东西两个组团的景观空间连通,在整个东华里片区形成从项目向外建筑、从低向高逐步上扬的城市山谷空间形态。
建筑设计从东华里的建筑特色、空间尺度中汲取灵感,重新演绎岭南建筑风格,设计富有岭南建筑特色而又时尚的现代东华里。
南侧临街设置一层商业与岭南天地相对形成延续的街区商业界面,上部设置多层住宅享受街区及内部庭院景观。北侧高层住宅线性展开,户型设计上保证每户都能享有岭南天地一线城市景观达到价值最大化。
建筑色彩以灰白搭配为主,延续历史街区主调以达到和谐统一,并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局部设计挑檐以提供舒适的街区慢行环境。底商部分主外墙以岭南建筑元素迎合街区特色,同时营造出活跃宜人的商业住区氛围。
ARCHINA建筑中国创始于2003年,立足于城市与建筑文化产业,是以媒体运营、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拥有传统媒体网站、报纸及杂志以及新媒体微信微博平台。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互动,为数十万的地产行业从业者提供丰富的内容与活动,促进各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良性互动、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为企业服务的生态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筑博设计”(ID:ZHUBO-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