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利斯特
《喜悦之声响起泛起回响》2022
布面油画
68.6 x 88.9 cm
「谵妄的狂想曲响起」
约翰·麦卡利斯特
@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展期: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4日
20 Rue de l’Abbaye
Brussels, 1050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正在展出|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谵妄的狂想曲响起」
2022年12月8日 — 2023年1月14日
此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约翰·麦卡利斯特超过30幅绘画作品,灵感来自麦卡利斯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伯克希尔山脉(Berkshire Mountains)的山麓綿延。麦卡利斯特尝试呈现——或者更确切地说“再现”——他在大自然中所领略到的狂喜时刻。艺术家打算将展览题目视作一种自我命题,同时也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证词。其画中为观众提供了充足的狂想契机,这在艺术家将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在画中通过夸饰描绘成了不自然景象的手法中尤为可见。
麦卡利斯特极少参考现实中的照片作画。这可能会令熟悉艺术家早期成名作系列中画作的观众感到惊讶:画中有画的场景;门窗构成的「框景」;由装饰性边框围绕的室内景观。这些作品突出了兼具摄影与绘画中的画意(pictoriality),并增强了其中的“画意效果”(绘画中构图与明暗法)。然而,在麦卡利斯特的这批新作中——展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过去三年内完成的——艺术家省去了他早期作品着重强调构图的手法。无论绘画的尺寸(最小的只有12×9英寸)还是绘画格式,这些作品都可视为人类内在欣喜若狂情绪的载体。
约翰·麦卡利斯特
《发光魔力彰显》2022
布面油画
30.5 x 22.9 cm
麦卡利斯特也持续探索圆形画(tondos)和椭圆形轮廓(cartouch),这些特殊形状的画布可说复制了人类视觉的感官视野,并揭示了传统矩形画布也只不过是一种风格上的发明。画中出现的“框景”也与其他风格的装饰同时并存。在多数画作中,我们发现自己正望穿了麦卡利斯特所创作出,称之为“舞台拱门”(proscenium arch)的一片茂密枝叶。这也通常伴随着一片水体湖泊,用以呈现绘画中的水平深度。远处有时会有山峦起伏,而天空中残存的光芒余晖则暗示了不久前刚落下的太阳。
约翰·麦卡利斯特
《惊奇之声盛大炽烈》2022
双拱形布面油画
165.1 x 276.9 cm
麦卡利斯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影响,包含法国画家皮耶·勃纳尔(Pierre Bonnard)、爱德华·维亚尔(Édouard Vuillard)和马蒂斯(Matisse)等色彩与光线的艺术大师——他们将图案和装饰融入绘画创作中,以及英国工艺美术运动(British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等先例,以及19世纪中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足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t)作家和哲学家们。在这些艺术家之中,从不认为刻意设计与追求的绘画技巧和美学,会与深刻的精神性反思或超脱有任何相违背之处。
麦卡利斯特也表示,即使沉浸在最为壮丽的风景中,他也很难不去联想到自己曾欣赏过的每一幅风景画,更不用说他曾看过的所有风景照片、观赏过的每部电影或读过的每一本书。陆地和天空的景色其实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奇妙之处;风景景观的欣赏也是源自于外在的社会文化建构。几世纪以来,未开垦的荒野被视为威胁、不祥、无聊、邪恶或丑陋的象征。而要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代开始,林地、湖泊和日落才开始被艺术与创作者所拥抱并推崇。
也正如詹姆斯·图雷尔(James Turrell)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光和人造光之间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麦卡利斯特来说,所谓的自然或非自然现象所引发的狂喜和超脱体验之间也没有根本性的不同。“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即使我在绘制风景画,也要让自己与自然分离,”麦卡利斯特说道,“我不是映照大自然的镜子。”而相反地,麦卡利斯特的绘画更能激发观众反思自己在世界上所身处的地位。这世界包含了所有曾被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就像它包含了世界上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和每一片草一样。
—— Jonathan Griffin,作家、艺评家
约翰·麦卡利斯特于1973年出生于美国斯莱德尔,现工作和生活于美国佛罗伦萨。受诸多法国大师,如马蒂斯(Henri Matisse)、波纳尔(Pierre Bonnard)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等人的影响,麦卡利斯特于创作中展示出了其对光谱特性以及对光捕捉的着迷。在其巨幅绘画和全景画中,扁平的画面和虚幻景深颠覆了传统绘画视角。打开一扇既诗意又隐喻的窗户,麦卡利斯特的绘画作品试图将狂想曲的沉浸感带给观众。其绘画作品引领观众进入丛林景观最为茂密的隐秘之地,直到完全融入画面中。麦卡利斯特的绘画作品既传递令人着迷的舒缓感,其中又透出冷热交错、充满隐秘感的视角,提升了绘画和观众之间的亲密感,不断带给观众心理上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ID:gh_fb3f42edc87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