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
法比安·阿德勒
@ 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
展期:2023年1月19日至2月25日
20 Rue de l’Abbaye
Brussels, 1050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走廊」
2023年1月19日 — 2月25日
在其东巴黎的工作室内,阿德勒运用了有限的主色调创作此次展出的新作品系列:互补的暖棕色调,包含了橙赭色或焦锡耶纳色,并搭配上更为明亮强烈的蓝。展中的十二幅新油画作品,更是定调了独具魅力的空间氛围。这位鲜少公开展出的年轻法国艺术家(出生于1993年),作品聚焦描绘独具特色的人物肖像。画中人物形象波澜不惊的清冷表情令人联想到古代雕像,并身在空灵迷幻的室内空间或自然风景之中。展览中的一幅作品中,可见一名女性坐在椅子上,头微微向前倾斜;另一边的两名女性的半身像,她们皆有满头飘逸头发并沐浴在水池中,凝视着远处象征着海上的地平线的蓝色光环;又或者是那名靠在桌子上的男士,他的手几乎没有碰触到脸颊,脸上的嘴微张着,其身上的服装与身后耀眼的天空融为一体。阿德勒画中的角色,不论从身前还是身后看,都与周围朦胧不明的场域交织难分,映照出心灵深处的内在风景,时间也仿佛于此凝固。
法比安·阿德勒笔下的场景游走于多种艺术灵感之间,可以端倪出比利时画家费尔南德·赫诺普夫(Fernand Khnoff)的象征主义,或是德奇里科(De Chirico)、德尔沃(Delvaux)或马格利特(Magritte)的超现实主义,以及阿德勒特别欣赏的蓬多莫(Pontomo)的佛罗伦萨画派人文风格:其划时代的色彩运用、人物修长脖子和具有中性美的无性别圣徒。尽管阿德勒确实于画布之上编织了现实和梦幻之间的一亩境地,但其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关联性可能也不是乍看起来那么重要。也许更多体现出的是美国艺术家保罗·卡迪缪斯(Paul Cadmus)的魔幻现实主义——他画中经常出现庞大的男性躯体,又或是乔治·图克(George Tooker)——其充满神秘性、梦境般的风格,对于法比安·阿德勒的启发我们都更加有迹可循。
阿德勒在构建其心目中形而上的宇宙,也同样借鉴了哲学神秘主义和想象力的领域。他的创作是基于自己起草的构图,以及自身对风景、见过的人或重要时刻与瞬间的记忆在心中所构成的拼贴图像。在这些弥漫着仿佛无边的天空和水体的氛围画面中,仅仅只能瞥见几片厚实叶子,或是攀附于纹理精美的木质家具上的荆棘——这些植物的踪影除了作为装饰作用植物,还隐喻着思维的开拓和梦想的展开。
包含了静观内省、沉静智慧以及忧郁情感的艺术视角,法比安·阿德勒的画作复刻了经典美学、透着超自然气息,以及一种根植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形式。在双子替身的主题中,他者之间的相异性也是创作主题的关键之一,画中出现的许多镜子和倒影中的玩趣性也是如此:两个女人、肩并肩的双胞胎,对称地看向各自的一侧;坐着的角色,其替身则通过透明的面纱倒映出现。阿德勒情绪与风格强烈的绘画源于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炼金术,其赋予了画布将理性和形而上学结合一体的能力,从而邀请观众将自己的经验,投射于艺术家自身对于现实主义的非理性和梦幻般的重新诠释。
艺术家法比安·阿德勒于1993年出生于法国,现在工作生活于巴黎。其笔下充满神秘色彩的画作,以超现实主义手法传达出对于人类记忆和生动情感的理解。阿德勒绘画中吸引目光、如同雕塑般的人物,通过考究的用色将雕像般的绘画主题,与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想象相交织,超脱现实与自然环境的限制,与充满奇特元素的景色融为一体。阿德勒通过自然有机元素、静态人物和虚构景观将观众带入一个想象中、充满活力的世界。这些姿态笔挺的人物,也反映出其所拥有的细腻内在、同时充满沉静力量并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ID:gh_fb3f42edc87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