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建筑 | 2023新春小结

一树建筑 | 2023新春小结

2022年是一树建筑的第五年里,在这动荡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外部世界的不断变化,感恩还有许多朋友们的信任支持我们坚持下来。
这一年里一树建筑积累了公共、文化、办公、教育、景观基础设施及艺术装置等多种项目类型经验。横贯这些项目的共同目标,是以有限资源塑造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也越来越确信,空间诗意可以讲述情感并承载记忆。
用十张图记录一下今年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一些新作。

01 云之园,深圳南山
202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张超

©大众点评顾客拍摄

自从微建筑系列之后,小型公共建筑的运营就常常作为问题被提出来。当云之园书吧开放之后,很欣喜的看到运营商家对于室内陈列的精心维护,甚至成为一个大众口碑里的“网红”咖啡店。许多点评留言提到靠窗的位置,也验证了通透的室内-室外、建筑-景观关联带给人们的放松与愉悦。
这一年里回访过许多次,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大雨,深深挑檐下躲雨的人,让我感到遗憾最初方案里那些后来被删掉的户外座椅。记得AR答辩时Carla Juaçaba提问说,为什么云之园这个项目和你其他项目都不同,它没有故意跃升到二层,而是轻松的在一层伸展开来。
后来我回想这个问题,我想抓住在那个下雨天那个屋檐下的感觉。
02 大沙河生态长廊环形树屋,深圳南山
202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树建筑

架空于大沙河茂密的植被之上,掩映于沿岸绿树丛中,环形树屋以螺旋上升的环廊视野全览公园景色,并以阅读台阶、旋转滑梯、河景望台等设施服务艺术教育、儿童阅读及休闲茶饮的空间主题。
项目经过漫长的酝酿准备,在历经6次场地更换和3轮概念构思之后,终于通过了城市管理各方的决策。可更巨大的挑战来自复杂的双曲形体和极紧张的深化和施工时间:自2月底确认概念方案后,9月底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暴风骤雨般的深化和实施过程考验了设计、施工、代建各方的心理承受极限,也驱使我们思考复杂建筑形体对于快速建造现场的适应性和准确度控制。
值得宽慰的是,当树屋最终开放之后呈现出生动的活力,除了服务于日常读书茶饮休憩功能外,环形树屋在短短3个月中已组织十余次阅读公益课、艺术画展,和周边居民及文化社群形成了密切的互动,这些运营活动的丰富多彩让我们对这个小建筑的未来成长充满期待。

03 中心公园指挥部办公及展厅,深圳福田
2022年12月建成

©林志娟

中心公园指挥部坐落于福田中心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内,这座建筑由一半永久建筑一半临时箱体拼合而成,将随着公园建设及未来运营服务的不同阶段进行分解。尽管项目场地的临时情况导致施工前夕场地易位及主体截肢有所缺憾,主体建设还是在各方期待中于2022年底顺利完成了。
如何处理永久与临时建构的融合与分解,以及如何让大体量的办公建筑回应周边公园景观是两个设计之初面临的问题。设计策略之一是在箱体和钢结构组成的方形功能体之间用弧形格栅衔接以构成一层随光影变幻的半户外界面。其二,主要展厅、会议、办公空间里大比例窗洞允许生态景观和自然光对室内空间的最大程度渗透。
如果说遗憾的话,指挥部作为自用办公楼这一命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重大功能调整对建筑形体概念的完整性有较大的影响,今后或需考虑对办公建筑的功能进行适应性预留以应对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04 深圳侨城北公园游客服务建筑,深圳南山
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成

©一树建筑

一棵树也不能少,是设计规则,也是设计灵感。在侨城北公园这个郊野山林之中,我们一方面努力保护、退让所有的原生树木,一方面努力呈现出更自然更野性的材料与建筑表情。林中望台和巨阵花园将分别坐落于公园的不同区域,承担游客中心及卫生间的功能。雕塑式体量或穿梭于林间,或环抱树木而蜿蜒。相比于一年来在城市中心区域完成的云之园和环形树屋,我们期待侨城北可以呈现更野生并随时间生长变化的建筑表情,并与自然植被进行持久的对话。
05 中土佛堂,印度菩提伽耶
建设中,预计2024年建成

©Lotus

中土项目进行到第五个年头,终于出地面了。在一块极限比例的狭长场地中,这座建筑将容纳精神修行与日常起居两条线索。回想最初几年里在印度、尼泊尔、泰国和香港数次追寻行踪不定的修行者,与他们汇报和讨论建筑方案。然而在过去三年疫情之中旅行和见面被完全切断,全凭视频连线进行着施工图和深化细节的工作,而这也成了我们与日益遥远的世界之间神奇并珍贵的联系。2023年期待可以自由访问现场,也期待中土能在23年内如期完成土建部分的工作。

06 大觉寺圣殿灯光艺术设计,印度菩提迦耶
2022年国际竞赛获胜,预计2023年实施


©一树建筑

10月空闲时意外看到钦哲基金会在为菩提迦耶大觉寺征集灯光设计概念,我们便投了一个提案,没想到成为了2个最终获胜实施方案之一,也收到一些修行者匿名发来的温暖祝福。当年读《正见》,钦佩蒋扬钦哲老师在当代文化与传统经典之间的自由游弋,期待这个设计能以抽象的空间语言为这个历史信仰圣地增添一层现代性语义。

07 清华园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河南鹤壁
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

©一树建筑

2023年将迎来鹤壁清华园社区中心的改造完成,去年我们与这个极有远见的社区合作力图将社区综合服务、养老日托与幼儿园托育组团相结合,构建全龄交互、分时共享的新型社区生活。感谢同济司马教授的专业指导和清华园社区的全力配合,期待能进一步跟踪观察这个创新社区实验的运营反馈。

08 城村计划·凉帽村景观基础设施改造
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


©一树建筑

2022年收到刘老师邀请参与城村计划·凉帽的设计工作。这是近两年我们第一次系统性的参与城中村景观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之前多次在城中村改造项目缠斗的经历让我们把精力聚焦在公共领域,尽量用较少的介入方式去激活公共空间的能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村庄边界护坡上一条仅1米宽且充满障碍物的人行道,我们用结构悬挑的方式向护坡“借”得1.5米宽度,并在局部设置更大的景观平台,给凉帽村增加了一个300长线性延伸的“公共阳台”。期待2023年春夏可以向村民们开放使用。

09 深圳宝安机场航站楼出发层大门改造
2022年已完成


©一树建筑

两年前受澳创邀请,对宝安机场航站楼出发层10个大门做了改造概念设计,基础目标是在外轮廓不变的情况下将单门改成双层门,增加入口空调风幕性能及舒适性。我们进一步考虑到机场大门原有的倾斜轮廓,提出“折叠的时光通道”为创意概念,用4道折叠金属板及灯光设置在双层门之间勾勒起一个层层递进的新大门空间。非常欣喜看到这个小设计经过两年的论证、深化、施工,终于可以成为最喜爱的机场的一部分。

10 UABB双年展啤酒泡泡椅
2022年12月已开展并将在展后保留



©一树建筑

受策展人邀请以循环利用主题做一件城市家具。联想到场地作为啤酒厂的前世,我们用啤酒瓶碎渣做骨料,浇筑出一个绿色的混凝土座椅,并根据升腾向上的啤酒泡泡将其命名。我们希望能将这件城市家具作为一个开端,在今后更多的深入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探索中。
插曲:AR讨论会

11月受邀去葡萄牙参加Architectural Review Emerging奖的答辩。也因此一直在想该如何叙述我们在做的事情,以及我们想要达到何处。之后在答辩及论坛里看到其他十几个国家的事务所各不相同的实践途径之时受到很大的震撼:
关于时间,立陶宛建筑师Mailitis追溯歌唱在民族历史和反抗文化中的意义,将声音转化为视觉风景“白色森林”,把一座建筑的使命搭在了横贯的历史时间轴上。
关于地点,Balearic群岛上的城市建筑师IBAVI重新发掘已无人问津的本地石材并用于社会住宅的建造,进而复苏本地石材厂促进就业,并开发天然海草作为保温材料节能减排,建立起系统性的本土建筑策略。
关于身份,来自清迈郊区的SherMaker一半是建筑师、一半是工匠,并通过培训工匠提高建造本地技艺和社区认同。
关于委托,由几个二十多岁小伙子组成的CaukinStudio发起于自命题与电话营销,将空间及教育资源带到世界角落。成功将传统上建筑师被委托的身份转化为对社会资源问题的发起人。
我愿意相信这些年轻团队正在并终将改变我们传统意识里的建筑学与建筑设计实践。

出版与获奖
22年很荣幸看到我们的作品开始收录进纸媒期刊及专著,同时也感谢Archdaily、AR、Designboom、谷德、有方、AT建筑技艺、观筑等专业媒体对我们的报导。部分出版如下:
FRAME新书《WHERE WE LEARN: Reimaging Educational Space》

Architectural Review 2022十一月刊

Archdaily x gestalten 新书《The ArchDaily Guide to Good Architecture》


Braun新书《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masterpieces around the world》

奖项方面,作为对前几年整体设计实践的反馈,很高兴今年入选Architectural Review Emerging奖和ArchDaily的全球最佳青年建筑师名单(Best New Practices 2023),一树还在Dezeen Awards和Architizer A+收获了其他三项事务所奖项提名。目方面,云之园入选Archdaily年度最佳建筑榜单,废墟书屋则获Architizer A+ Awards最佳改造项目提名。

关于2023
22年里还有其他设计项目在深化设计和施工图阶段酝酿着,2023年将在深圳、贵阳、合肥、郑州等地进入实施阶段,每一次项目落地都是一场艰巨繁琐的战役,我们将尽全力守护这些有趣的建筑作品落地生根。
22年里一树建筑也开始参加公开投标,参与了1次方案竞赛、2次资格预审,除大觉寺获胜之外,龙岗学校提案入围备选名单,期待未来可以早日晋级大型投标的决赛圈。
最后再次感谢一树建筑所有设计师、合作方在过去艰苦的一年里付出的共同努力!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梦想成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树建筑”(ID:atelierx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