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深圳传来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邀请函待查收

一份深圳传来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邀请函待查收


新起点·新风尚

2023年深圳的春天悄然来临,天气温暖,风也柔和,一切都仿佛预示着全新的开始,美好的未来。2月20日,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开幕。

本届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华审美风范的设计和公共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是设计和公共艺术领域的一次盛会。据悉,展览持续至3月16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论坛和导览导赏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大展启幕仪式领导合影
本届展览以“新起点·新风尚”为主题,分为主体展和湾区特展两部分,主体展分为“展现国家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5个板块。本届展览首次设立“湾区特展”,旨在以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湾区特展分为“魅力湾区”、“共生湾区”、“潮流湾区”、“视觉湾区”、“创想湾区”5个板块。本届大展共计展出122个案例,1331件作品,涵盖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同步设立了线上展览,综合运用图文、视频、三维动画、实物等形式,多维度展示案例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本届展览主体展和湾区特展分别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和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领导参观展览
是次大展每三年举办一届,今年赶上了全面放开的时机,而新加入的“湾区特展”部分,在有着“设计之都”称号,且拥有着特别地理位置,同为大湾区的深圳举办也有了特别的意义。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展览组织委员会主任覃伟中表示,“本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深圳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以‘深圳设计’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以公共艺术更好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本届展览不论从展览规模还是作品品质都得到了专业人士与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设计是跟人类大众生活关系最近的艺术形式,它一直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面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设计的任务不仅是为生活和商业服务,也是艺术创作形式。而本次展览给了大家一次全面而系统了解设计之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影响的认知。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展览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为山在开幕式上坦言,“展览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体现了艺术家为人民而创作的初心,展示了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繁荣发展的广阔前景。
 
美国设计师保罗.兰德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毕加索”,他曾经说过,“设计是一种行为,是想象力驰骋的过程和产物。”没错,如果说艺术将日常生活升华,那么设计就是把散文变成诗歌的过程。本届展览以案例方式搭建展览结构和展示线索,突出案例的典型性、叙事性、前沿性、视觉性。我们可以从本次展览中的主体展与湾区特展共十个板块中的部分作品案例分析认识设计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01

展现国家形象

 

展览现场
华夏辰辉:国家重大庆典活动设计
在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中,设计和公共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案例展示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视觉语言展现新时代国家形象、营造盛大庄严的活动氛围,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会场设计
赛事中的美学:重大体育项目的视觉设计
在冬奥会、冬残奥会、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活动中,活动主办国往往将自己的传统文化融入视觉标识设计之中,通过竞技舞台传播民族文化。本案例展示的是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徽标、吉祥物、运动图形等相关设计作品,旨在以设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提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


 
 
02

推动产业转型

 


展览现场
智能汽车:从一辆车到超大型智能硬件
经过百年发展,汽车成为具有多种类型、性能,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交通工具。在数字化背景下,汽车工业全面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转型升级。本案例展示了智能汽车带来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创新,这些作品中的“车”既可以是定制化的移动生活空间,也可以是搭载全新操作系统的超大型智能硬件。可以说,智能汽车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可能空间。
冰玫粉AION S Plus侧车身微斜
无人机器:海陆空天新设计
1917年,第一台自动陀螺稳定器问世,使飞机能够保持平衡向前飞行。20世纪60年代无人飞行器诞生后,种群庞大的“无人机器”快速发展,从航空领域拓展到高危作业、重复性劳动等领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案例展示了部分代表性的无人机器,它们的问世普遍实现了降本提效,保障了生产安全,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03

助力文化建设

 


展览现场
教材与美育:教科书中的设计美学
教科书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载体。在本案例中,专业设计团队从开本、网格、字体字号、图标、色彩、插图及封面等方面全方位参与教材整体设计,体现了提升教材阅读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意阅读的设计目标。
写字-封面-定稿
溯源图新:年画重回春节
年画是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美好的生活愿望。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木版和手绘年画逐渐淡出生活,成为非遗保护项目。为响应“年画重回春节”倡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本案例展现的即为“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所推出的一批作品。该项目以艺术设计与年画创作相融合为核心理念,约请年画新生代传承人与全国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共同进行创意设计,创作出一批展现新时代、新风尚的年画作品。
虎啸生华


 
 
04

引领社会风尚

 


展览现场
无墙的美术馆:大众的审美体验
公共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美术馆展览模式,让艺术走入社会空间,与公众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更加关注服务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社区治理有机融合。通过本案例的作品可以看到,艺术通过“无墙的美术馆”走进日常生活,成为集体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提高大众审美水平。
横渡美术馆建筑设计
设计服务:地域文化再创造与设计扶贫
“设计扶贫”围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价值,以新视角设计研发非遗衍生品,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案例展现设计在生产、加工、包装、物流等领域的运用,有助于更多非遗产品走出地域,走向消费市场,创造经济价值。


 
 
05

改善生态文明

 

展览现场

“止于至善”:时尚的东方哲思
近年来,我国的时尚品牌更加重视对本土文化的彰显和表达,以获得独特的品牌定位。本案例展现的设计品牌秉承“向自然借力、与科技融合、向传统借法”的宗旨,以东方哲思为方向,从民族文化、品牌文化、消费文化等综合视角展开创新,为时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06

湾区特展

 


展览现场
与你童行:为湾区的明天而设计
粤港澳大湾区秉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群,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湾区艺术家从儿童成长所需出发,在作品中植入阳光、健康、快乐的理念,为城市的明天带来无限的希望。该组案例所展示的是儿童所使用的产品及儿童公共教育活动等的相关设计。
方正天诺童楷家族字体 低年级字样
湾区名片:湾区设计的品牌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将湾区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格力”“创维”“TCL”“OPPO”“大疆”“飞亚达”等品牌凭藉创新的设计和过硬的品质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湾区的一张张响亮的名片。本组案例汇集了湾区众多设计驱动型品牌的最新创意设计。
湾区之珠海设计赋能美好生活:科技_格力《智享循环扇》
我们经常探讨艺术的意义,设计的价值,习惯于将事物量化,但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用数字去衡量,用一句话去定义的,其中艺术设计就是其一。因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亦需要美,对美的感知与热爱是我们的本能。一个好的设计者必须能够洞察时尚的潮流,对受众的接受有很强的观察,且要满足设计对象的需求,并能够用设计向世界传递更有价值的观点个世界需要好的设计,设计的意义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这是设计者的工作,也是设计的意义。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鹏城发出诚挚的邀请,假如您有机会,请不要错过这次设计盛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作者:米米唐(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