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约翰逊于工作室,2022年 / © 亚伦·约翰逊
美国艺术家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近期创作,无论是绘画过程中的还是背后隐含的艺术哲学,都更加空灵和超凡脱俗。横跨技法和媒材中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性,同时兼容模糊与硬边的画中图像,产出平衡了抽象与具象、超越两极的绘画意象。其艺术实践承袭了色域绘画流派——这是由美国画家海伦·佛兰肯瑟勒(Helen Frankenthaler)开创,后由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所接续,作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代表艺术流派之一。其柔和缥缈的绘画风格根于色域绘画的传统,画中朦胧的人物形象仿佛处于呼吸般起伏变化的状态,相互交融化作混沌彩云,缤纷夺目的发光体或是光芒四的射闪光。
正在展出 |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白昼如夜」
2023年1月13日 — 3月11日
通过其标志性的染渍画布技法,约翰逊探索着绘画中形状、形式和色彩之间的边界,从而引导观众在直觉性的颜色和结构中任意穿梭,恣情流动。艺术家首先会将未经处理的画布铺在工作室的地板上,在涂画出几部分主要的色块之后,接着便通过稀释丙烯颜料的渗透染色技法(soak stain)——经过高度稀释的液体颜料于画布中逐渐渗透蔓延开来——这过程完全是交由颜料本身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毫无外力干涉自发完成。艺术家放手允许颜料于晕染过程的自发性和不可预测全然发挥,凝炼成型作品的构图。
亚伦·约翰逊
约翰逊接着会把画布悬挂在墙上,接着开始在上面添加轮廓分明的形状、极简色块之上更以充满精笔描绘出的细节。在这之中,画布上晕染色彩明艳丰富的痕迹,与简练色块形状和寥寥几笔便召唤出的生动人物,所产出的鲜明生动对比可见约翰逊精湛调色与用色技法。“眼睛”更是约翰逊画中人物的重要特征,艺术家是如此形容自己的点睛之笔:“在绘画的过程中,面对画布上模糊且抽象的色块,在我替其加上眼睛的那一瞬间,原本抽象之物突然就变得生动有生命力。”另外,画中的彩虹流窜也并不只是应运物理作用产生的彩虹,更是象征着从一个人物流向他人的能量流动与转换,同时点缀于氤氲迷幻场景中,也作为一道明亮清晰的视觉亮点。画中经常出现鸟类元素的出现,便是象征穿梭肉体世界和灵性世界之间的使者。缤纷色层叠加打造出的具象与抽象交融,更在画布上产生动态共鸣,塑造充满氛围感和故事感的作品。
亚伦·约翰逊
《红色的十四行诗》2022
亚伦·约翰逊
亚伦·约翰逊
亚伦·约翰逊笔下入微的细节将色块拟人化,进而将色块提升到肖像画的境界。无数生物或人物从颜料晕染中逐一浮现出来,随着不同色彩的边界消融,一个又一个人物深不可测的柔情眼神地凝视着观众,或时而温柔地拥抱彼此。其构图和艺术元素带有迷幻美学,令人联想到绮丽幻觉或奇幻的异想世界。与约翰逊画中幻觉一般的神秘主义密不可分的是对更好的集体生活的憧憬——这也是他作品最终极的寓意。他认为这种憧憬其实更深远地根植在当代的社会中:在政治与环境危机构建的囹圄中,传染病大流行对我们身处的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变故,这些都迫切需要人类一同“手牵手,心连心”。在亚伦·约翰逊描绘的世界里,幻想、混沌与集体意识共同存在,画作本身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导。事实上,在最初在未经处理的画布上晕染色彩时,约翰逊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其中蕴含的自然随机和不可预测性,以及这样的手法能将艺术家的行动、速度、流动、能量和姿势的瞬间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技法却也启发并推波助澜艺术家更为深入探索二元论观点,以及寻求非二元性、万物共存的体验。约翰逊通过自身艺术实验的心路历程,由此发明出了一种的绚丽的艺术魔法,描绘出一种平静却永不停歇的动态画面,映照出宇宙万物所处在永恒变动之中。
亚伦·约翰逊
《升华》2022
正在展出 |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白昼如夜」
2023年1月13日 — 3月11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ID:gh_fb3f42edc87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