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圆满落幕!

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圆满落幕!


 
 

2022

台湖舞美国际论坛

黑弓BLACKBOW



     

12月9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全球30余个国家300余位表演艺术行业的代表通过线上的方式“相聚”,50余位嘉宾发表演讲,共同探讨表演艺术行业的“传承”与“更新”。


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先生也受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世界剧院联盟主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工作组组长王宁的邀请,出席担任了“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开幕式暨主旨发言——主题:新呈现·探索多样表达”的主发言嘉宾,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引,讲述如何历经三年创作圆满完成这次世界瞩目的艺术盛宴,并在全世界前呈现了空灵、浪漫而又自信的中国美学。


    


王志鸥在演讲中同时提到:“我们不断的在寻找、突破,一直围绕着“科技+艺术”的这个内核。我们也是希望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以中国文化为内在表达,以数字科技为手段,不断的创新和丰富我们的作品的维度。



   

   

   

   

论坛开幕式及论坛全程回顾      

       

     

表演艺术行业的“传承”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文化平台,积极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精心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建的广阔平台,倡议成立了世界剧院联盟,将全球著名表演艺术机构连接起来,让艺术的点点微光汇聚成文明的星辰大海,共同点亮人类美好的未来。衷心希望这样一场云端盛会能帮助大家共享新成果、开拓新思路、贡献新智慧,进一步推动世界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晋柏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大剧院作为北京的重要文化窗口,发起成立了世界剧院联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架起了艺术之桥。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作为联盟框架下的品牌论坛,已成为全球表演艺术机构交流分享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在艺术创作、演出交流、普及教育、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论坛向世界展示更新、更美、更好的北京,让各国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显示了中国国家大剧院作为一家世界级剧院发挥了促进表演艺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作用,衷心祝贺中国国家大剧院成功发起的这一重要交流合作机制,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推动疫情时期数字技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世界剧院联盟主席王宁在发言中表示:多年来,国家大剧院充分吸收借鉴各国艺术机构,打造了汇聚全球精品的表演艺术平台、激发澎湃动力的原创艺术平台、提升公众素养的艺术普及教育平台、多元立体可感的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共话交流合作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反映时代之变的数字文化平台等六个平台,完善了作为一家综合艺术机构的各项功能。

  为了更好维护剧院平稳运行,王宁院长认为应该持续做好观众培养、追求卓越艺术品质、注重艺术人才发掘培养、不断抓好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强多层次多维度文化交流,同时坚持合作共赢、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看到各国艺术机构、艺术家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也必将再次看到中国的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新的精彩。”

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      

       

     

新理念·推动行业发展,他们这样说    

多米尼克•梅耶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执行官      
     

  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斯卡拉歌剧院现代化。首先是彻底更换剧院的电脑系统;其次是建一个独立的线上播放平台,播放我们的歌剧、芭蕾等;第三是升级剧场内观众座椅背后的字幕显示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演服务。

露易丝·赫伦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席执行官      
     

  我们的工作中有两大主要责任。一个是维护并保持住那些让你所属机构与众不同的特质。另一个则是持续的改革和创新,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方向正确,我们与艺术家、观众和游客之间就会建立起良好的联结。这就是悉尼歌剧院“十年改造项目”背后的逻辑。

库什鲁·森托克      
印度国家大剧院主席      
     

  一个国家的风骨是建立在这个国家对艺术的重视程度上的。艺术从侧面折射出我们的本色。致力于展现给受众最高水平的艺术,是印度国家大剧院应始终坚守的责任。我们志在吸引年轻观众,他们将塑造未来的世界观。

弗朗西斯卡·赫吉      
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首席执行官      
     

  我们通过免费活动和折扣吸引来了此前不熟悉我们的观众。定期的、不断的宣传提高了观众的信心和忠实度。我们呈现的演出,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保证,观众认为出席现场演出很有价值,观演体验必须物超所值。

阿黛拉·杜布拉      
乌拉圭国家广播电视演出服务中心主席      
     

  我们在2022年取得了两项主要成就,艺术家在本届世博会的探戈表演,证明了文化是乌拉圭的最佳名片;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包容表演艺术节,艺术家与热爱舞蹈的残疾人士同台演出,配备了手语讲解和音频内容描述,让无法听到声音的观众也能享受表演。

新视野·焕发艺术活力,他们这样说    

克利夫·格林逊爵士      
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执行与艺术总监      
     

  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举办了多个艺术节。每个艺术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旨在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并为他们提供探索重要议题的契机。讲好故事是节目策划的关键,这也是卡内基音乐厅逐渐成为文化界领军者的核心原因。

克劳迪奥·奥拉奇        
意大利热那亚卡罗·费力切歌剧院院长      
       

  传统、研究和创新这三个概念贯穿着我的日常工作,为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多种艺术语言,歌剧院也实行了诸如AR技术等一系列创新之举,未来歌剧院将不断鼓励创新,探索更多可能。

张颂华      
中国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探索未来剧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一是发挥整合优势,深化场团融合丰富内容供给;二是打造经典剧目,面向Z世代开掘更多触达渠道;三是释放空间潜力,以区域效益辐射城市生活;四是把握数字化赛道机遇,打开剧院场景延伸的可能性。

莉莉·帕西基维      
芬兰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      
     

  在我们的运营战略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高艺术水准。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应当反映所处的时代,应当展现当代精神和视觉呈现。同时,我们还希望争做数字化的先行者,不仅在演出、内容方面,还包括工作流程、票务和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

藤野公之      
日本新国立剧场执行总监      
     

  2022年我们演出季的口号是“更愉悦、更未来、更国际”,表示日本新国立剧场上下将坚定信念,朝着更高更远的进步和发展迈进。 我相信,出色的艺术作品能够促进交流沟通,唤起深刻的情感共鸣,为世界带来和平安宁。

洛特·德·比尔      
奥地利维也纳人民歌剧院院长      
     

  除了纯粹为了娱乐之外,剧院还应该具备更多一层面的内涵。就像内藏乾坤的特洛伊木马一样,我们应该鼓励观众打开心扉,激励他们去思考一些平时不会考虑到的问题,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圈,在生活中大胆尝试。

郑甲均      
韩国大邱歌剧院院长      
     

  大邱国际歌剧节取得的卓越成果之一是让歌剧院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二是通过艺术上的团结合作,提高了演出作品的完成度;三是歌剧节已成为我院与其他剧院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何鹰      
广州大剧院总经理      
     

  疫情期间,广州大剧院不断创新和探索。首先,积极拥抱互联网,探索“互联网+演艺”新模式;其次,开展文艺创作,向生产型剧院转型;再次,创新艺术新产品,拓展新的营收渠道。

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      

       

     

新呈现·探索多样表达,他们这样说    

  12月9日,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论坛开幕式由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诚担任主持人。

  论坛特邀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为支持单位,海内外诸多深耕舞美艺术领域的嘉宾,围绕“新呈现·探索多样表达”的主题,通过最前沿的案例分享,阐述舞台美术、舞台空间、舞台多媒体、布景设计等方面的新科技、新呈现,激发新思考,引领舞美行业发展新方向。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在致辞中表示:舞台美术是独具特色的艺术语汇,在歌剧、舞剧、音乐、戏剧、戏曲等各艺术门类演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舞美行业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因循守旧,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需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勇攀艺术高峰的道路上,诚挚邀请海内外艺术团体、专业机构、艺术家携手同行,紧密沟通,为深化舞美合作、增强发展活力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舞美学会会长曹林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围绕新的呈现方式和新的表达方法展开讨论,重点关注数字互生与表演设计、线上演播与视听表达、网络数媒与演艺传播等话题,目的就在于从舞台空间出发,构建数字化演艺空间的理论体系框架,为数字化战略在舞台美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方法论和工具指引。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要看到数字化转型给舞台美术领域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管建波      
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      
     

  线上演出必须要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性的进行节目内容策划和新颖独特的视觉传达。线上演出通过摄像机录制完成,既然观演关系发生了变化,在专为线上播出策划的演出项目中,舞美布景的设计就可以更多地考虑摄像机镜头捕捉的画面效果,而不必考虑现场的观众视线和视角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舞台、VR等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线上演出中,沉浸式的感受、任意切换的视角,将为网友们带来新的观看体验。

朱塞佩·库恰      
国家大剧院歌剧顾问      
     

  戏剧布景中新技术应用是一个宝贵的工具,能够降低成本,并达到高通激励的效果。其中一个突出的方面,通过精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布景的成本,提升观众的体验。数字化不仅被视为歌剧中一种灵丹妙药,它能够解决很多这个行业所面临的长期的问题。

高广健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      
     

  舞剧《只此青绿》的舞台上空三重弧形板对应地面四层同心圆转台,上下升降,缓缓运行,遮蔽与打开,周密的舞台调度不仅完成了空间与空间的合并,或是情境连接,还整体性地实现了场景、人物的无缝连接,从而带来如电影运镜般的流畅体验,呈现出“展卷”这种独特的美学形式与意境。

马修·希尔沃克      
美国旧金山歌剧院机构总监      
     

  我喜欢把剧院与大众的关系,想象成从核心向外辐射的多个层次。而我们的核心就是舞台上的歌剧。歌剧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艺术形式,并且永远是人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途径。我们必须拥抱新作品、新故事、新艺术家和新的舞台艺术风格,这一点至关重要。

乌戈·德·安纳      
著名导演、舞美设计师、服装设计师      
     

  在剧院的舞台布置上,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比如有机玻璃镜面与真空彩绘的结合,让彩绘背景创造出全新场景和特定氛围。视频投影技术也让场景变得更加真实具象。

王志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我们不断的在寻找、突破,一直围绕着“科技+艺术”的这个内核。我们也是希望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下,以中国文化为内在表达,以数字科技为手段,不断的创新和丰富我们的作品的维度。

保罗·盖普·库克      
D-Wok创意总监兼首席执行官      
     

  每次创作新作品时,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总是:Why?如何讲述故事,让其衔接当代,指引着我们的思考。尊重原作者的想法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兼顾作品与现代接轨。同样的,新技术的运用也是为了还原原作内容的同时,创作出新的表达形式。

  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各位代表一致认为:表演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一是,要在传承中延续经典,在创新中走向未来。二是,要应用新技术、新媒介、新空间,持续拓展表演艺术的边界,服务更多元公众。三是,要携手致力于表演艺术传播普及、青年艺术家培养扶持、新作品创作呈现,为全球表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四是,要密切互换巡演、联合制作、联合呈现,深化各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

  作为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的两大重要论坛,本次“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 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世界剧院联盟官方网站、央视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在线点击量超1500万次(截至12月9日23:00),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表演艺术发展的广泛关注。



   

   

   

   

  论坛期间还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剧院联盟成员大会,秘书处通报了联盟2022年工作成果,发布了2023年度工作计划,就进一步推动交流合作、打造联盟品牌活动等方面,与联盟成员进行了讨论。

  “艺术融合世界、艺术温润心灵。” 论坛闭幕式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表示:推动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使命;交流互鉴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与时代偕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国国家大剧院愿与各位团结协作,共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文案:钟天骐

摄影:甘 源

编辑:高 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黑弓BLACKBOW”(ID:blackbow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