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九棵树都市森林
焕光森林·东方曦望
试运营阶段: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2月5日
开园时间:18:30-22:00(21:00停止入园)
每周二园内维护,停止营业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树桓路与金海公路交叉口往西100米中央林地内(园区入口位于树桓路)
动图来源:Digital FUN
LUMINA是由世界顶级多媒体艺术团队Moment Factory打造的,风靡全球的沉浸式户外夜行体验项目。团队集合了视频、灯光、建筑、动画、声音、特效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全球已创造落地500多个独特项目。而LUMINA夜游系列则是MF团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世界每座LUMINA夜游公园都独一无二均以本土的自然风物和神话传说为创作元素。
国际顶尖的光影科技与高水准的审美和表达,让观众能“忘我”地沉浸于林间的神话世界,获得独一无二的游览体验。同时项目以林地本身的自然风貌为依托,实现了林间经济的绿色发展路径,探索了以林养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夜游奉贤”的王牌项目,焕光森林·东方曦望夜游将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上海之鱼等交相辉映,开创奉贤文化旅游的新篇章。
02
光廷Temple of Light
解构·重现——文艺复兴光影艺术展
03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步天歌” 星河角落 x 《中国国家天文》科学艺术展
天体乐章 (上帝之眼),安久,李昊哲,钱正昊,2022,数字影像互动装置(预览图)
天体乐章 (玫瑰星云),安久,李昊哲,钱正昊,2022,数字影像互动装置(预览图)
轨道,Quadrature,2016/2022,投影
孤独研究所,露西.麦克雷,2016,彩色数字影像,有声,9分38秒,微重力训练器 (涂漆钢,聚碳酸酯)
04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沉浸式国风音乐剧场《梦了个梦》
05
OCAT上海馆
王郁洋:
液体的月亮,
长在墙上的汽车,
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一切
OCAT于是成为一种“情境”(situation),可以说是机器中发生的情境,因为它是机器筹划的场景。不过,它不似让·丁格利(Jean Tinguely)所营造的那种由吱嘎作响和冒烟的装置构成的场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在大概 60 年前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雕塑花园中发生过的壮观的爆炸。OCAT的场景是由机器构思出来的。因此,它并不遵循情节线索展开,而是如粉笔和奶酪一样格格不入,融合、纠缠、泄漏、聚合、空白,展现出某种挑衅的特点:液体的月亮、卡在墙上的汽车、真菌和蔓延的藻类。它使得观者在身体和情绪上都不知所措。在丁格利的情境中,机器执行了人类的梦想;而在王郁洋的情境中,机器则规定了人类的场景。
06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 ©塔苏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 ©塔苏
07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08
上海外滩美术馆
郑明河:暗游
上|郑明河,《夜途》,2004年,彩色有声单频道录像,98分。艺术家惠允
下|郑明河,《第四维度》,2001年,彩色有声单频道录像,87分。艺术家惠允
“郑明河:暗游”展览现场图,上海外滩美术馆,2022年
历经与艺术家郑明河长达三年的合作,上海外滩美术馆于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2月5日带来郑明河艺术项目“暗游”,届时,项目将呈现展览、一系列公共活动和一本出版物。其中,展览将在美术馆的4层空间内呈现艺术家的多部重要影像、音乐以及文本资料。郑明河1952年生于越南,是一名艺术家,也是作家、作曲家、电影制作者、文学理论家,目前作为特邀教授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性别与女性研究系和修辞学系研究生院。
“郑明河:暗游”展览现场图,上海外滩美术馆,2022年
“暗游”是一次视觉、声学、诗意和哲学并行的实践,邀请观众用不同于以既定“知识”为基础的方式来重新思考“现实”。可见与隐蔽的互动,或者说看见的、未见的与看不见的元素贯穿了郑明河的创作。在由共振、回忆、交流、反思、语词等构建的蒙太奇中,郑明河的艺术项目打破了固定身份、历史真相或规定领域的伪装,反思并追问由“暗”所打开的空间。“暗游”亦是自2019年起针对郑明河创作的长期合作研究项目中的重要一站,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与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瓦蒂斯学院(旧金山)、符腾堡艺术协会(斯图加特)等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和策划。
“郑明河:暗游”展览现场图,上海外滩美术馆,2022年
09
浦东美术馆
动感视界:
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胡利奥·勒·帕克《蓝色球体》
2001/2022年
勒·帕克工作室惠允
展览现场,姚建良 摄
吉姆· 兰比 《佐波普》
装置,1999年重新安装
2006年由泰特会员赠送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姚建良、解放日报孟雨涵
图中作品:奥托·皮内《光之房间(耶拿)》2005/2017
2019年由泰特会员赠送
摄于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10
SoReal VR超体空间
超影空间齐天大圣光影秀
11
遇见博物馆
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上海站
展期:2022.10.04-2023.01.02
地点: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
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
12
UCCA Edge
集光片羽
UCCA与抖音艺术联合举办秋季大展“集光片羽”,邀请27位(组)国内外艺术家,聚焦多界面切换状态下的当代生活切片,由此展开对人类数字生存图景的全息读解。本次展览将于UCCA Edge线下及抖音线上同步呈现,为观众带来兼具科技感与互动性的全新观展体验。
由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模拟环境、智能设备及系统等组成的当代线上世界,提示着一种由彼此依赖、相互交缠的微系统所共筑的网状岛群,同时也代表着数字自我不断涌现的生机与潜能。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展览将收集弥散于流动现实之中的数字之物及由其编织而成的数码光谱,通过策展人及艺术家共同谱写的、如棱镜般的内容结构,调度多元主体的叙事方法,试图书写有关全新感知形式的思辨科幻三部曲。
“集光片羽”由UCCA Lab策展人韩馨逸、唐誉祯及特邀策展人龙星如共同策划,UCCA Lab项目团队组织呈现。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部分展览现场图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13
浦东美术馆
徐冰:引力剧场
展期:2022.8.12-2023.08.01
地址:浦东美术馆中央展厅X
©️浦东美术馆
《引力剧场》展出效果图
©徐冰工作室
©️MAP观众
©️徐冰工作室
14
缠绕:生物/媒介
第四章:共生
展览“缠绕:生物/媒介”通过重新思考生物媒介的概念来进一步探索这一情况。所有实体都处于不断把握和适应不可预测的熵宇宙的过程之中,自然的波动、演化和可编译的物质性也反映在信息、程序和代码的组织和执行中。而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去探讨人工智能、电子学、算法和信息学中的亲生物特性,“缠绕:生物/媒介”既是对这种视角的思考和行动。
图片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惠允,摄影:朱磊。
15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埃德·阿特金斯: 无用之物
TANK Shanghai 呈现艺术家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的中国首次个展「无用之物」,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3年1月8日。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和 Tank Shanghai 多年对话与筹备的结晶,代表了艺术家过往创作历程的独特表达。
展览的英文标题“Refuse”是一个同形异义词,在文本中无法完全确认其意义。它至少同时象征着一个动词(“拒绝”)和一个名词(“废弃物”),无论表达意图为何,都只能在言语间进行调解。这种不可调和性处于迫近经验外倾斜的意义与无意义之间,是展览中所有作品的共同点。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艺术站”(ID:media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