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有厚度 | 解码世遗属性的文创设计主题沙龙,知识点捕捉!

让设计有厚度 | 解码世遗属性的文创设计主题沙龙,知识点捕捉!

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晚报社共同主办的2022“世遗泉州”城市礼物暨“福狮”文创设计大赛目前处于作品火热征集阶段。期间,组委会收到不少境内外设计院校学子、设计师关于赛事的相关问题咨询。

为了帮助广大参赛选手答疑解惑,进一步领悟大赛主旨,挖掘泉州文化,助力“城市礼物”的打造,组委会邀请了两位有意大利学习经历的设计师作为分享嘉宾,并组织了本次主题沙龙:让设计有厚度-国际视野下,带有世遗属性的文创设计。
 
 
🔥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沙龙,借助腾讯会议与视频号平台,线上直播间内,氛围浓烈,互动交流火热,超1500人观看本场直播。




 

 
   

大赛宣讲


第一环节由组委会工作人员围绕着赛事背景、参赛方向、获奖权益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参会者更深入了解大赛的重要信息,把握创作方向和设计要求,熟悉投稿流程。    

   
         
         
         
         
         
         


📑部分宣讲内容,可下滑查看    

   

       
   

嘉宾分享


     

曲面流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

潘静雨 Arina



文创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文创设计要以内涵为起点和中心,在考虑功能和商业的情况下兼顾审美。文创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和城市文化,我们这次所要做的则是以泉州文化为辐射,发散出各式各样的设计思维和路径。


     
我将在这里分享一些设计灵感窍门:首先是文创产品(从外观和功能上设计符合文化内涵的趣味产品),这更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取向;      

     
其次是文化空间设计,从空间的组成、动线、装饰等展现文化主题。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它是一个大IP,拥有丰富的产出形式和多种类型跨界合作,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若干艺术展览,以及上海打造的著名的城市名片,其实是它庞大的文化体系和内核所供给的。泉州地区刚好上述两座城市一样,它不是从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出发,而是纵览整个泉州古城的文化,用比较宏大的叙事角度去开拓创意。      

     
再次是文化体验服务设计,也就是要让用户有场景感、体验感,通过服务、体验设计让用户切身体会文化,传播文化从而打造成熟IP系统。这点以意大利罗马的美食节为例,用包括烹饪表演、大师班、工作坊、电影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达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还有就是“用文化”设计,可以参考以往在优秀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产品设计,对产品进行再改造、升级,让“老式文化”实现新的价值。如将传统工艺与数字媒体结合,能够帮助解决传统工艺的困境问题。      

     
最后是拥有前瞻性设计理念,如批判性设计和可持续设计,文化遗产不单指一个物体、一个建筑或一种习俗,要探索文化表象背后的真正意义,注重文化启发。      

     
         
         
         
         
         
         
         
         
         
         
         
         
         





 

 


 

     
     

意大利NoveB九丙设计工作室

创始人之一,咨询顾问

Dr.LU

我将从文化要素的拆解与重组;个性化与轻量化;地方文创产业的升级三个维度进行分享。


首先是文化要素的拆解与重组,在整体特征定向上,文化要素囊括种类多,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如文物、建筑、行为活动、生产加工方式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文化遗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和有较高保存价值的文化要素组合。不同于大部分设计,在有了产品之后再为其找到配套使用场景,这次我所要强调的是场景化构思,也就是利用场景反推产品。如在舞台剧布景中,除了基本的整体定向设计(道具、灯光、服装等),还要懂得提取特征元素并将他们重组,如教堂的窗户和十字元素就可反映特定教堂建筑;以及路灯、黄昏等具有离别隐喻的意象就可将观众带入情景。再结合情绪板(五种感官)让产品呈现出氛围和产品展示需要的氛围构成。再就是要注意叙事设计,赋予产品故事性,不一定是宏大的叙事,可选择小范围的文化情感,这样才能增加文化附加值。


第二点要分享的是轻量化,物理上来说就是材料和质量,以及体验步骤的简化,产品要考虑无操作背景知识的外来者,让他们在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产品上也能获得愉悦的体验感。在模块化上,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型和替换者体系,以满足拥有不同需求的大众和市场。

第三点要讲的是地方文创产业的升级,各地地方都在积极地做价值开发,未来将从基于同一地方文化共性,非体系的多产业文化产品/体验设计到基于地方文化共性,系统性的多产业文化产品/体验设计转变。


最后对本次分享的几个维度归纳一下需注意的点:注意删减,避免场景内容冗杂;产品故事性不宜信息量过大,但要有吸引性;文化认同感并非都来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概念将随时间更新;文创产业要以教育为目的;文创发展要不能丢失可持续性,要从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多个角度实现。



     

             
             
             
             
             
             
             
             
             
             
             
             
             
             
             



       

       
       

互动交流


       
       

       

       

       

       

       

       

       

       


设计出独立IP然后应用到文创设计可以吗?老师有什么建议?

答案是肯定的。IP形象应用于文创设计并不少见,比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它把原本和人们有距离感的文物,通过有创意的包装,从而拉近了人们与历史文物的距离,也让文物以崭新的面貌重现于世界。


关于建议则是,要注意IP形象太过个性化,太过个性化的形象在产品融合局限性就大,不容易满足各个层面的需求。



       


老师觉得国内和国外的文创设计的趋势或体系有什么区别?

我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就是国外在文创设计这一类别还未形成系统,它的体系更多是割裂的,如文化旅游纪念品只从它的纪念意义出发,不太注重文化的传播;而国内的文创设计已经是成熟的系统了,在设计创作上注重文化体验和产品的融合,这一理念让国内文创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化的面貌。



       


有考虑和非遗手艺结合设计作品,但是身边没有能取经的老师,该怎么办呢?

组委会在产业走访中了解到,泉州目前有很多的非遗手艺和产业缺少年轻人的传承,一些传统手艺大师技艺精湛,却困于没有现代化的设计软件能力,无法将传统技艺用创新形式表现出来。在此,组委会非常乐于为设计师和泉州非遗产业牵线搭桥,帮助文创多元发展。欢迎有相关意向的设计师、企业单位联系组委会,大赛工作人员将会积极协助双方对接工作。



       
组委会在此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分享会的嘉宾、老师、同学们、设计师,对大赛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大赛,如果还有任何问题,欢迎添加矮凳君微信(IDEN_CN)进行咨询。此外,大赛官方交流群已组建,欢迎意向进群的小伙伴,添加矮凳君微信,申请加入群聊,畅谈好想法,共话好设计!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晚报社

承办单位: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

矮凳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矮凳网”(ID:IDEN-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