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晚报社共同主办的2022“世遗泉州”城市礼物暨“福狮”文创设计大赛,目前处于作品火热征集阶段。期间,组委会收到不少境内外设计院校学子、设计师关于赛事的相关问题咨询。
大赛宣讲
嘉宾分享
曲面流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
潘静雨 Arina
文创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文创设计要以内涵为起点和中心,在考虑功能和商业的情况下兼顾审美。文创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和城市文化,我们这次所要做的则是以泉州文化为辐射,发散出各式各样的设计思维和路径。
分
享
内
容
摘
要
意大利NoveB九丙设计工作室
创始人之一,咨询顾问
Dr.LU
我将从文化要素的拆解与重组;个性化与轻量化;地方文创产业的升级三个维度进行分享。
首先是文化要素的拆解与重组,在整体特征定向上,文化要素囊括种类多,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如文物、建筑、行为活动、生产加工方式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文化遗产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和有较高保存价值的文化要素组合。不同于大部分设计,在有了产品之后再为其找到配套使用场景,这次我所要强调的是场景化构思,也就是利用场景反推产品。如在舞台剧布景中,除了基本的整体定向设计(道具、灯光、服装等),还要懂得提取特征元素并将他们重组,如教堂的窗户和十字元素就可反映特定教堂建筑;以及路灯、黄昏等具有离别隐喻的意象就可将观众带入情景。再结合情绪板(五种感官)让产品呈现出氛围和产品展示需要的氛围构成。再就是要注意叙事设计,赋予产品故事性,不一定是宏大的叙事,可选择小范围的文化情感,这样才能增加文化附加值。
第二点要分享的是轻量化,物理上来说就是材料和质量,以及体验步骤的简化,产品要考虑无操作背景知识的外来者,让他们在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产品上也能获得愉悦的体验感。在模块化上,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型和替换者体系,以满足拥有不同需求的大众和市场。
第三点要讲的是地方文创产业的升级,各地地方都在积极地做价值开发,未来将从基于同一地方文化共性,非体系的多产业文化产品/体验设计到基于地方文化共性,系统性的多产业文化产品/体验设计转变。
最后对本次分享的几个维度归纳一下需注意的点:注意删减,避免场景内容冗杂;产品故事性不宜信息量过大,但要有吸引性;文化认同感并非都来自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概念将随时间更新;文创产业要以教育为目的;文创发展要不能丢失可持续性,要从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多个角度实现。
分
享
内
容
摘
要
互动交流
设计出独立IP然后应用到文创设计可以吗?老师有什么建议?
答案是肯定的。IP形象应用于文创设计并不少见,比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它把原本和人们有距离感的文物,通过有创意的包装,从而拉近了人们与历史文物的距离,也让文物以崭新的面貌重现于世界。
关于建议则是,要注意IP形象太过个性化,太过个性化的形象在产品融合局限性就大,不容易满足各个层面的需求。
老师觉得国内和国外的文创设计的趋势或体系有什么区别?
我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就是国外在文创设计这一类别还未形成系统,它的体系更多是割裂的,如文化旅游纪念品只从它的纪念意义出发,不太注重文化的传播;而国内的文创设计已经是成熟的系统了,在设计创作上注重文化体验和产品的融合,这一理念让国内文创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化的面貌。
有考虑和非遗手艺结合设计作品,但是身边没有能取经的老师,该怎么办呢?
组委会在产业走访中了解到,泉州目前有很多的非遗手艺和产业缺少年轻人的传承,一些传统手艺大师技艺精湛,却困于没有现代化的设计软件能力,无法将传统技艺用创新形式表现出来。在此,组委会非常乐于为设计师和泉州非遗产业牵线搭桥,帮助文创多元发展。欢迎有相关意向的设计师、企业单位联系组委会,大赛工作人员将会积极协助双方对接工作。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晚报社
承办单位: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
矮凳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矮凳网”(ID:IDEN-C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