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 只为做中国人的动画!《深海》7年 1478人 1.5亿成本,是突破还是炫技?幕后制作大揭秘-7.GAME

全球首部 只为做中国人的动画!《深海》7年 1478人 1.5亿成本,是突破还是炫技?幕后制作大揭秘-7.GAME

大年初一,春节档第一部电影献给了《深海》

现在深夜凌晨在码这篇文章

《深海》视效的精彩程度,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

让我第一时间冒出“经费在燃烧”这个词

电影主题聚焦在一位孤独小女孩身上

剧情反转的很现实,到最后带着不平静的心离场...


   


   

美、日动画均已形成风格

而田晓鹏试图“破”出新的道路

2年研发,7年制作,1478人,1.5亿元成本

开创粒子水墨动画,全球首部

让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动起来”

《深海》终于正式上映!首日票房破亿


上映第二天中午11时的票房

截至发稿,猫眼评分9.1,淘票票评分9.0

微博高达9.2分,已经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


心之所往,比海更深。

《深海》团队为「创新」而专注

“粒子水墨”技术探索、动画表演难关、

颠覆传统的原创主角……

前所未见的视觉,极具野心的叙事

1000+特效镜头,占全片近70%


从2016-2018年
深海第一张画稿动起来用了两年
中国水墨的
写意和三维动画的写实,两者天然矛盾
为还原水墨的飘逸笔触,用数十亿粒子堆积水墨形态
为模拟水墨色彩流动,尝试100+次的混合实验

1张水墨画
历经2年重重波折终于动起来


1个镜头有20亿粒子
用一眼可见的真实感细节
让人物“活”起来

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鱼群跃入天际,粒子倾泻而下

这里引用一位观众的评价:

“我觉得《深海》非常适合去大银幕观看,

当你戴上3D眼镜时,

才能完全感受到绚丽画面带来的震撼。”


从材质的细节到光影的变化
可以看到毛发、动作的制作非常牛
片子的质感很可以

原创IP,原创的故事和人物
大胆的将主角放在一位"并不讨喜"的女孩身上
织造了一个看似梦幻实际现实的梦


七年制作困难重重
除了技术上的难关,还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挑战
例如办公室漏雨,一夜泡坏40多台高配置电脑
存有7年动画资料的电脑全部进水
即使吹干,还有部分资料永久无法恢复

原定于2022年上映的片子
据传经历了剧情删减,后于春节上映


当初在宣布定档大年初一时

等待已久的影迷终于能放下心

把生活碎片放进作品,就是动画人的温暖吧
片中“有财”的原型来自制作团队收养的20只流浪猫

#01

  田晓鹏《大圣归来》后的突破  

《深海》

2015年暑期档,由田晓鹏执导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将近10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时现象级作品。《深海》是继《大圣归来》后,导演田晓鹏7年筹制的新作,有大圣在前,7年后的新作备受关注!目前已入围柏林电影节

《大圣归来》之后,田晓鹏导演想做一个颠覆男子英雄气概的作品,藏在画面之下的内核才是他追求的真正创新。这一次,主角不再是传统动画里真善美的设定,而是聚焦到一个“心事敏感”的小女孩,很像我们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那种内向小孩,剧中的微动作、微状态都是为了呈现动画人物细腻的情感。


这是一部需要沉静下来的电影,故事里有绚烂的风景,也有现实的灰暗。《深海》片长105分钟,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海底世界,讲述了少女 “参宿”误入深海中追寻探索,邂逅一段独特生命旅程的故事。

#02

   粒子水墨 | 做中国人的动画   

《深海》

“吉卜力他们会为自己的风格花很长时间,因为那是他们找到的。皮克斯会花十年时间研究三维,因为那是他们找到的。水墨是中国的,它是独特的,那我们认为水墨是值得我们去做的。

——《深海》制片人易巧


《深海》历时7年打造,主创团队耗时两年研发了“粒子水墨动画”,让中国水墨画风与3D技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当写意的中式水墨,遇上写实的三维动画,如何突破“从0到1”的最佳结合?这是一次被称为“不自量力”的冒险,也是导演田晓鹏确定的创新道路,所有的「创新」,皆为造就一个「梦」。

“水墨是传统文化的灵魂,把水墨三维化,值得去成为向全世界推广的风格。”

——《深海》制片人易巧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紧接着田晓鹏和团队就立刻投入《深海》的创作中。因为无从参考,《深海》的第一张概念图“动起来”用了两年时间。这是首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水墨」和世界主流动画技术「三维」创新结合。

《深海》涉及的所有效果和技术都是国内没有的,所以才会让这件事变得如此难。


如何实现中国水墨色彩流动的丰富性?深海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将洗洁精、牛奶等流体与各色丙烯想混,为水墨“晕染上色”。


如何实现写意水墨写实三维的结合?三维物体的边缘太过写实,生硬呆板,少了水墨画的洒脱之美,为此深海团队又将目光重新回到水墨画本身,发现线条边缘充满颗粒感。


为实现中国水墨画流动飘逸的意境,深海团队用两年时间,用无数粒子堆积成水墨形态,单帧画面的粒子量就达数亿

为了体现画面的厚重感,有些镜头特效的制作层数会达到上百多层,加起来就是几十亿粒子。从成片可以看到,粒子水墨在色彩晕染、边缘柔化、颗粒感的处理等方面都继承了水墨的精髓。这一技术不仅《深海》能用,也能被其他影片广泛应用


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深海》的难题还有动画表演


就连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参考,都要所有制作人员爬一遍,才能找到导演最满意的效果。


#03

  配色美学 | 炫技or视觉突破? 

《深海》


在用色方面,《深海》相当罕见的采用了大红、橙黄、青蓝等高饱和度的颜色,水墨质感与三维技术进行融合,足够的风格化。

当然,有褒就有贬,这种高饱和度的用色也被部分影迷不看好,认为这是在炫技、晃眼

田晓鹏的《深海》美学,在电影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海底奇幻世界,这里分享几组影片中的配色,用GIF带来更直观的体验。

#04

   剧情 | 孤独的人,我们一同前行   

《深海》


剧中女主参宿是个9岁的小女孩,她的创作灵感受星星“参宿四”的启发,虽然这是一颗恒星,可裹着红色外衣的它,却是极为不稳定的存在,仿佛随时都能吞噬自己。参宿四接近爆炸边缘,而南河三,是陪伴在它旁边的另一颗星


剧中参宿的性格是讨好型人格,她内向敏感又善良懂事,她会放大被人对她的否定,表面看起来很开心,但自己承受了非常重的东西,会谨慎会小心翼翼这种孩子其实会让人很心疼的。

秘密,藏在绚烂的海天尽头。
故事,在深海秘境徐徐展开......


深海里会遇见美景,光也会落在你身上。

你这一生或许见过许多海,
但,可曾到过这样的深海世界:

斑斓的洋流、成群的五彩鲸鱼、绚烂的水母、骤升的珊瑚潜艇,以及,藏在这里的很多秘密...

即使偶尔有风浪,也不要忘记,
你一直都有简单快乐的超能力!
最后用一句电影台词结束今天的分享吧~
已经观影的朋友,来评论区留言互动!

- END -

声明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侵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七点GAME”(ID:SEVEN-7GAM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