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马路从艺45年大型个展在京亮相:放下自己,才活出自我

2023年3月马路从艺45年大型个展在京亮相:放下自己,才活出自我

 
 

放下具象之得失,来到更高处,看宏观、 微观于一体,方得自由自在。远离于深入中,静观及细查。放下自己,才活出自我。 

——马路,二零二零年七月三十一日

2023年3月1日下午两点,《从表象到炁象——马路45年艺术发现之路》展览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大街1704号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上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联合主办,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策划,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朱春林、云上美术馆王鹤馆长担任展览统筹,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副教授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主持开幕,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主持研讨会,靳尚谊、邵大箴、马常利、杨先让、张宝泉、曹春生等众多艺术界前辈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马路


   

不仅是“回顾”

 

正如策展人红梅所言:“本次展览不是传统意义上马路从艺45年(1978-2023)的回顾展,而是梳理、追溯、论证马路“炁象艺术”这一与西方“抽象艺术”和中国“意象艺术”区分开来的新的艺术观念及作品面貌形成的必然发展之路的研究展。
策展人红梅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各时期重要作品500余幅,包括油画、水墨、丙烯、水彩、素描、综合材料绘画等,按照时间顺序和马路艺术创作实践的变化分为:
一  从何而来(1978-1984):国内求学与国外留学探索期
二 具象还是心象(1985-2004):表现主义探索期
三 超越心象还是超越现实(2005-2009):超现实主义探索期
四 从抽象到炁象(2010-2022):抽象艺术与炁象艺术探索期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全面展现了马路在近半个世纪里的创作思想和作品面貌如何走出了一条从表象到炁象的艺术发现之路。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还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2023年开年首展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重要的学术品牌展“中国现代艺术大家”展的“一个人的艺术史”系列(“一个人的艺术史”系列包括“先生们的历史研究”展以及“新青年的发展之路”展)中的“先生们的历史研究”展的启动展。

   

“炁象”的语义:马路的“画面宇宙”

 

展览的主角马路,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公派留学德国的人,原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院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理事,历任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和教育家。
现场嘉宾合影
“炁象”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马路发明了这个术语来指称自己最近十余年以来的艺术,从而与抽象艺术和意象绘画等艺术形式区分开来。炁象这个术语的界定来源于马路的世界观,他将整个世界视为是各种不同的能量形式彼此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描绘的是由时刻变动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种不固定形态,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而是一种一直客观存在却未被注意的形象领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种不固定的形态又是自然、人生恒定变化的某种视觉显现。
《玄烨》 布面丙烯综合技法 2017年-2020年6月 110cm×210cm 方向可变
《地龙》 布面丙烯综合技法 2021年10月-2021年12月20日 130cmX100cm 方向可变

艺术家马路曾经在《炁象》背后的题记中,这样记录自己对此的思想和认识,“这是一幅画了十年的作品,今天方能告一段落。因为人总是在生活中认识,自在变化中。各种力的作用,使作品也在发展,只是容下的更多。人生无常,正是其诗意之所在。学会欣赏无常,才是正常。所谓审美,自是认识之根本。多方交错,故更名为炁象 。放下具象之得失,来到更高处,看宏观、 微观于一体,方得自由自在。远离于深入中,静观及细查。放下自己,才活出自我。”

《十二喇嘛》 布面丙烯 综合材料 2005年 180x200cm
穿军装的朋克们 60cmX80cm 三合板油画 1983年


   

路就在脚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在研讨会上谈到,”我觉得马路找了很多,又舍弃了很多,然后形成了他自己的一种精神图式。我们很难理解马路每一幅作品的动机,
他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整体的‘
象’

的确是能够让我们看到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要在建立世界眼光之后,和自己传统的,特
 别是传统文化精髓性的这些元素能够形成连接。所以马路的艺术是不
 
断地寻找一种通的过程,把中西古今贯通起来,把绘画的表达和他对
 
于绘画形象的把握融通起来。所以一个“通
 

 
字就构成了马路一路走
 
过来不断宽阔的境界。
 

研讨会现场
在马路看来,概念中,表象对应具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也是表象。书法、篆刻、身体也是表象。炁象,如果框定了范畴,也成为表象。在这个意义去理解“向死而生”,自然是超越肉身了。肉身虽有限,思想应无涯。“什么它不是问题,一个是一个人要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然后肉体上不断死亡,不断死亡也是伴随着认识的提升或者转变或者角度不同,这些东西都会给我一个新的母题,一个新的创作方式。所以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路在何方,其实路就在脚下。”
《大南瓜》 布面油彩 1997年 100cmx80cm 私人藏
《毛茛》 布面油彩 1999年 100cm×38cm 私人藏
《手真长》 纸本油彩 1980年 55cm×39cm 私人藏


   

展览信息

 

展览题目:《从表象到炁象——马路45年艺术发现之路》展
学术主持:范迪安
策 划:杨飞云
展览统筹:朱春林 王鹤
策 展 人:红 梅
主 办: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承 办:云上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3年3月1日——4月15日
展览地点:云上美术馆  油画博物馆(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大街1704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