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丨著名艺术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杜滋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缅怀丨著名艺术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杜滋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著名艺术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杜滋龄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5日6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杜滋龄


杜滋龄,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版家,1941年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系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六七届理事。现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杜滋龄早年在家庭影响下自学绘画,后在天津美协主席马达,以及叶浅予等前辈的帮助和亲自指导下走上专业美术道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创作了《李双双》《红色宣传员》《朝阳沟》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连环画、宣传画、年画和中国画。连环画创作、速写和写生训练奠定了杜滋龄早期作品以线造型的艺术风格。


改革开放以后,杜滋龄于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受教于李震坚等浙派写意人物画大家,他在这里进行了系统完备的技术训练和美学思考,一方面接受新时期新思潮,另一方面又将着眼点和发力点聚焦于优秀传统。尤其是对墨、水的进一步理解,让它们与早已捻熟于心的线高度有机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他洒脱酣畅、灵秀俊美的水墨风格和美学特点。


杜滋龄的艺术创作建立在他对现实生活体验和理解基础上,他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和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描绘不同主题的过程中,极大丰富了他对笔墨的理解、把握和创新;宣纸、画框虽然有限,但杜滋龄正是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将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进行了充分的表达,不断丰富对新题材、新对象的笔墨语言方式,并在精神上升华,达到无疆无界的澄明之境。


杜滋龄还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所创,身体力行地传导给中国美术界和年轻学子,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大量包括水墨人物画在内的优秀作品,还培养了许多中青年美术人才,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

美术报总监刘一丁回忆道:2016年秋,“天行者无疆——杜滋龄中国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举行。我带着新出版的美术报前往祝贺。杜老师看着这期美术报兴奋地说,他一直关注着美术报,美术报刊登过许多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文章,在美术界有很大的影响,祝愿美术报能够办得更好。同时他还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到美术报编辑部来看看。


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教授,博导刘佳悲痛万分,他说:因为杜老和父亲是同学的缘故,从小一直喊杜伯伯,也一直领受着杜老的关心、照顾,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也曾考过杜老的博士。太多太多的往事历历在目。今天也只能泪流满面,天堂应该没有病毒,杜伯伯可以安心画画。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这些晚辈心中,学术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将永留人间。杜伯伯一路走好!

惊悉杜滋龄先生仙逝,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全体同仁深表悲痛与怀念。


杜先生是中国画坛的巨匠,是影响一代人的著名国画家,是建树卓著的美术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艺术成就将与他的名字一起载入史册,他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杜滋龄先生千古!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2023.1.5

著名人物画家、中国美院教授、原国画系主任刘国辉听闻杜老逝世的消息后,表示“此刻说不出话来”,他发来自己曾在2016年杜滋龄“行者无疆”广州首展上发表过的致词,现摘录如下——


悄然的华彩——杜滋龄的“行者无疆”

——刘国辉在杜滋龄“行者无疆”广州首展上的致词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人物画家。


早在他青年时代,创作的水墨画铁木真前传,就崭露头角,广受业界关注,给人们留下了长远的记忆。


在数拾年的长时间里,他从事着美术出版工作,从编辑一直到一个大出版社的掌门。他和他的同事,编辑出版了大量优秀美术读物,对于中国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功莫大焉。这是他的工作,他的人生,也是他的学校。在这过程中,得以结识中外古今的大师,巨匠。优秀艺术经典的熏陶,使他获得了丰富而厚重的艺术素养,这是任何一所美术院校无法比拟的。


杜滋龄先生,是幸运的,在他艺术,人生的初始,就得到二位重要人物的提携,教诲,出版家郭钧和大画家叶浅予,让他明白;艺术为人民,为人民是艺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道理。让他明白,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从此,速写本就跟随杜滋龄走遍天涯。这对于他的成长是至关重要,使他人生起步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行进在正大的道路上。


步入中年,杜滋龄先生又投师浙江人物画的重要尊基人李震坚先生门下,这是一个重要积点,在这里,丰富的自学经验,和严格系统的学院教学得以交汇,交融,编织成最理想的美术教学的基因组合,这使他之后在南开大学,实现自己的艺术教育的主张,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特别要提出的是,杜滋龄先生在进入古稀的前后十来年里,他的艺术才华井喷似的绽放,佳作递出,令人目不暇接。在如此年龄,还在艺术道路节节攀登,这是罕见的。


我熟悉他的艺术的精彩,但是,我还是吃惊于他的如此精彩。我熟悉他不凡的艺术高度,但我还是吃惊于他今天抵达的新的高度。我衷心祝贺他今天的成就,这是我们一代人的成就,他在告诉世界,在当代艺术的精彩里我们没有缺席,在滚滚向前的艺术行列中,我们还在!

2016年7月5日  广州  刘国辉


杜滋龄部分作品欣赏



 


杜滋龄  藏女牦牛   1977年



 


杜滋龄   金色的阳光下   2007年



 


杜滋龄  帕米尔高原驼铃声声   2008年



 


杜滋龄  康巴汉子  2008年



 


杜滋龄 春风吹绿高原地  2006年


 


杜滋龄 牧场飘奶香 2007年

 
 


杜滋龄  帕米尔风情  2007年



 


杜滋龄  帕米尔风情(二) 2007年



 


杜滋龄  帕米尔风情(三) 2007年

 编丨lis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