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森华|做自然忠诚的奴仆

楼森华|做自然忠诚的奴仆





“桃——楼森华写生油画展”已于10月22日顺利开幕。展览首日,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艺术家楼森华为观众导览,并畅谈他对桃写生的感想。


















做自然
忠诚的奴仆

 

编者按:2022 年 9 月 17 日,“桃⸺楼森华写生油画展”筹备期间,我们履道堂工作组拜访了楼森华老师的工作室,碰巧艺术家贺勋也在此做客。二十余幅关于桃的油画靠墙站立,对着它们,楼森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和桃的缘分、他对桃写生的感受,乃至他的静物画思想。不多时,贺勋先行离开,楼森华老师重新回到工作状态中,他一边画,一边和我们漫谈,这里将谈话内容一并录入。他的讲述就从当时刚画完的《红露姑娘》开始……



红露姑娘 
布面油画 20cm×30.5cm 
2022




(楼森华指着《红露姑娘》讲)姑娘果是东北北边的,差不多快到了俄罗斯了,红露苹果是云南的,最南边快到越南了。所以觉得挺有意思,南北两极的水果放在一起。履道堂上次做了一个猫展,这次想做一个桃子油画写生的展览,但这是一个特殊的题材,刚好有这么二十来幅,最早的那一幅是 01 年的。16、17 年我给学生辅导作示范的时候画了几张,而后应该是 19 年吧,张亚旭、李洪亮来了我又辅导他们画了樱桃。樱桃也算桃吧,但只有一张。

其实很想画的水果,苹果、桃子,忙忙碌碌就没画。然后就烂掉了,烂掉的我也画了一张,还放了一个猕猴桃。感觉水果这种静物画,让人想到欧洲传统油画静物,当时的写实就相当于后来照相机的功能,要把它记录下来,中产阶级、尤其荷兰小画派有静物这个题材,就是证明自己生活的美好、富足,最早大多是板上油画。那都是古典风格。慢慢地到了印象派时期,印象派主要是室外光线,尤为关注色彩。





青桃 

布面油画 28.5cm×21cm 

2001






猕猴桃 
板上油画 23cm×40cm 
2018





樱桃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19




(贺勋问)这个是有上过油的吗?

(楼森华答)有。

(楼森华继续讲)我画静物写生的时候大抵沿用印象派的色彩观念去看待物体,用室外看待室内。在古典时代,室外画成了室内的效果。贺勋你看,哪怕是提香、委拉斯开兹,包括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画的那个外边,包括画天堂也跟画室内是一样的。它没有冷暖色的概念,因为那个时候没到发现七彩光,三棱镜那个透镜还没有发现,不知道光线有三原色。到有那个原子理论,就产生了印象派绘画。所以科学一直跟艺术是有关系的。

然后那个时候是在认识意义上,不是在媒体意义上的。当时颜料有锡管状的,柯罗就开始用锡管颜料,可以写生了。但是静物画呢,我们还都是放在室内画的。人一旦认识变了,室内也像阳光一样有冷暖色了。所以色彩开始丰富,有对比度了,色彩跟素描一样重要了。色彩从印象派开始。这个跟我们东方绘画不一样,东方没有自觉地进入科学革命,认识到跟古典时代完结后突然要有一个变革。




三个毛桃 
布面油画 29.5cm×38cm 
2016




但是静物画后来又变成像塞尚这样,研究它变得很方便。他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他老婆做模特儿时爱动,他就说你怎么不能像苹果这样。他的画并不只是去画它的外观,而是画他的理解。就是他对万物开始重新观察、重新理解。然后理解变了,表达,成熟的表达方式,别的大师用过的方法不好用了,要找到自己的手法,这时找到的自己其实是不成熟的,一种原创的,甚至是未完成的,成为后来实验艺术的祖师。

加上语言哲学影响,然后我们开始知道,过去表达事物不是被表达那个事物的意义或者价值,所谓它的本质,或者真理,就是表达本身也值得重新研究。很可能,世界是被表达而产生的另外一个世界,而不仅是被表达那个世界,那个世界恰恰是不及物的。这些东西在二十世纪产生很大作用。

静物画在我这个画里面,既有古典画的影响,也有印象主义的影响,还有中国画的影响,都会有。但是我画的时候是无意的,我画桃子,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我喜欢吃桃子。因为桃子的那个鲜味、香味,尤其是水蜜桃。



豆中桃 
布面油画 40cm×30cm 
2016




杭州人其实很会吃桃子的,阳山的还是大观山的,或是奉化的也好,都是国内最好的品种。年纪大的人喜欢吃水蜜桃的,桃在古代就是寿桃嘛。记得小时候看外婆把它的皮剥掉以后,水会流在下边的碗里,这个水要喝掉,因为那很鲜美。水果里面桃子那个果香味很独特很好闻,还有鲜味。而这个鲜美在视觉上怎么来表达,我想找这个东西。我写生油画水蜜桃并不想给别人看。小桂是无意当中看到我这些小画的。




攀枝花油桃 
布面油画 70cm×50cm 
2019




(指着《攀枝花油桃》)其实油桃不怎么好吃,但是前年四川的盘小东说他那里的油桃不一样,那我说你寄来,寄来以后我就画了这张油桃,这是2019 年的,新冠疫情以前。到了 9 月,我画了阳山水蜜桃,又画了奉化水蜜桃。这两个水蜜桃有点分不清楚,都很优秀。这张上面有荔枝的。




阳山水蜜桃 
布面油画 50cm×59.5cm 
2019





奉化水蜜桃 
布面油画 25cm×35cm 
2019





水蜜桃与荔枝 
布面油画 40cm×40cm 
2017




我就是想把我看到的水蜜桃的色感、质感,它的粉感,那种型有点性感的,然后它那个引起食欲的香味,以及那种想象的鲜美和甜味,我就想视觉的那种自我翻译吧。这种翻译当然也是自作多情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梅洛 – 庞蒂讲的,包括很多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在研究眼、心、手的关系时,都是通觉理论。一切终究要人去感悟。

就像语言一样,我们表达“痛”这个字的时候,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表达一个事物的形状、颜色、形象的时候,其实也是每个人不同的。所以产生千差万别的艺术风貌。当然,现在有太多的艺术,我们确实可以说不一定是出于真实的感受,它可能只是一个游戏,只是一个形式上、形象上、图像上的游戏。那种作品很多,我这些作品显得比较古板,也老实一点。

只是想把桃子画成我认为的样子,我感受到、认识到的、体味到的样子。我们知道事物是不可还原的,在视觉上还原它只是一部分,它的味道,绘画是不可能让人品尝的。但是通觉告诉我们,这些表达可能人类会暗通,虽然我不知道是否成功,当时画这个桃子的时候,只是想画出桃子的那个味道。



桃肉 
布面油画 20cm×20cm 
2022



严格意义上,西方绘画有两个传统,一个就是写生,研究性的,习作。还有一种就是创作,主题性的,有题材的,都可以有风格探索,语言探索的,同时也有实验性的。写生的、创作的、实验性的,我这次展览写生因素多一点,基本上称它为油画写生就好了。

我几乎没有根据图片画画,极大多数都是根据实物画的。实物画就是这样,有事情一干扰就画不完,未完成的状态我也放在那里。所以很多人问我这里(指着画)为什么这么处理,我有时只是因为来不及。可我觉得画到这里,桃子已经烂掉或者被人吃掉,我就不画了,很少再根据图片把它画得完整。有些是当时就画得非常完整,写生的时候已经画完了。


日月星辰 
布面油画 60cm×50cm 
2022




也有的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放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说画得不错,于是就没去动它,又留下来了。因为绘画在时间的沉淀中,它会获得第二次创作,颜色的稳定性和谐度,它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主要是我们对它的看法变了。一旦被描绘的写生对象抽离的时候,一幅画就变成独立的存在了,相当于长成了。只要模特儿在的时候,作品是永远不完美的。模特儿抽走的时候,作品就自我完美了。这非常有意思,这是在写生当中一种很大的体会。

其实人类绘画已很难有新的样子出现,因为在历史上出现得太多了。这一百多年来,各种面貌的画家都有,所以绘画要变得很新颖是很难的。当然总有那么几个出来特别不一样的,一般都是观念性的革命。但是我们在一般状态,在描绘一个事物,尤其是在写生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要求。或许是另一种更高的要求。




琉璃世界 
布面油画 50cm×60cm 
2022




1996 年我看里尔克的文章,说艺术家和诗人就像上帝的奴仆。写生有一个优点,不那么需要自己的一个主张或者所谓的原创性,而是这个东西本身有一个依靠,有一个仰赖,所以这是信仰、信赖一个东西,它们是老天爷的作品,我们只要做忠诚的奴仆就可以了。而忠诚的奴仆是很难做的,因为个人的成见与野心。作品要是做得非常日常,这在艺术界是没有效果的,你的画很难刺激到别人,让别人记住你,对于自我满足那就无所谓啦。


桃子的味道、形象,我把它画出来,做一个忠诚的描绘者。这个跟现当代意义上个人野心的创造是非常不一样的。它也可以说不是当代意义上这么简单的。它是在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和当代之间都有的一种真诚的反应。因为我确实接受过这些教育和自我训练,真诚地反应在我的写生上面。


因为写生我也可以规避自己是不是有原创性,所有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们在写生的时候,他们也都会去看事物本来的样子,但是这“本来的样子”也是打疑问的,这和认识有关。



恋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




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是古希腊的,“神奇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而是它居然存在”。这句话曾经非常震惊我,这也是无论哪个宗教都有追求清净的、静谧的本真世界的原因。艺术家是准宗教的存在,作为一种观点,作为自我是可以成立的,是可以满足的,或者说,自我也是可以不停地去追逐的,永远达不到的那个很高的符合度的这么一种探索。

你怎么样要做到一个忠诚其实是没底的。那个本真是没底的,真理也是,相当于一种信仰,不一定真的就在,而是在追求在的路途上,在追求存在的路上。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我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要说的理由。至于别的,是画家自己的任务,一种感性的、技法的,或者当下自己生发的,也不一定要有一种成熟的东西。




古陶与鲜桃(二) 
布面油画 50cm×60cm 
2017



对水蜜桃的反应,品味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很少在图像意义上去画。我看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水平,他怎么观察、理解、表达世界上事物的能力,我觉得写生作品是最反映艺术家真正的在语言上的能力,而创作实际上是靠想象力。

那想象力,我觉得有一类画家是不用想象力创作的,往往是用感受力或理解力,那塞尚就是用理解力,更多的画家,比如梵高是感受,想象是超现实这种,我理解叫想象。当然还有更高级的想象,就是我怎样表达,也可以算作想象范围内,但是它的基础一定是感受和理解。至于语言、技法,这种都是传统,就是过去画家怎么做的,我们可以怎么做。都是有一个偶然的情景,我看到了,就很想表达。因为我在工作室里生活是一个人,喝点茶,看会书,写会字,有时候画一点水墨,想画油画了画一点油画。



画上的冬桃

布面油画 40cm×50cm
2022




尤其是画桃子这种,不是为了展览,也不是为了谁,既不是为了卖,也不是去展览,我就想当时看完以后把它画下来,因为它会烂。真漂亮,怎么那么好看。美它不光是视觉的,它的味道也会刺激你的视觉,一个东西不好闻,它特别美你也不想接触它,至少不想近距离接触它。它的气味一直会影响我们对它的观看。表达不一定成功,但它一定会表达出不是这样看世界的那种东西,会触及到,不一定到很纯粹很成功这样的地步,不一定的。

画家,是涉及到作品怎么产生这个问题。我们画画的人,谈这个谈不好的,谈的都是自己的比较主观的,或者行业里的话,但是观众或者说艺术爱好者们,虽然对怎么表达有好奇心,但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作品本身的意义。我觉得作品的意义,更本质地来说,不是那种被文学化的意义,而是在发生学意义上的。



半缘修道半缘君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




(楼森华背对我们边画边说)有时候画画会遇到挫折,就会画很久才会画成,你理解吗?有些画一下就画好了。就是看效果。因为我现在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只有一个面貌可以去追逐了。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吧,这个是并置的啦,还是挪用的啦,还是原创接受的啦,主要是应用,其实那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还是相信艺术永远是原创的,永远会有新的东西会产生。就是那个创造性变成了最重要的价值,至于别的东西也没有共识。共识就是被称为忠诚的表达这样的东西。

我画油画一直用比较好的颜料。很早就用国外的好牌子的颜料。



琉璃杯与蟠桃 
布面油画 40cm×50cm 
2022




(晓禾问)这个有没有可能是跟您也画水墨有关系?

(楼森华答)有可能吧。但是因为很贵的颜料你堆上去也不合适,另外好颜料和差颜料确实在保存上面会很不一样,表达的时候颜色的确会高级一些。颜色和颜料是不同概念,色彩和颜色又是两个概念。我有个学生叫王霈的,他看到我的画,很震惊说你用这么好的颜料,我在九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都是用进口颜料。因为我当时在学校卖过几次画,得用好颜料,画更好的画啊。我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好像伟大的艺术都是源于艺术家在生活上的失败,哈!


编辑:晓禾





更多展出作品



围城 
布面油画 46cm×61cm 
2008





一篮黄桃 
布面油画 50cm×40.5cm 
2016





红男绿女 
布面油画 50cm×40.5cm 
2016





古陶与鲜桃(一)
布面油画 40cm×29.5cm 
2016





桃型罐里的杨梅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17





天人供养 
布面油画 40cm×49.5cm 
2018






荔枝 
布面油画 20cm×20cm 
2018





致奥斯卡·柯柯什卡 
布面油画 40cm×50cm 
2019





时鲜 
布面油画 38cm×61cm 
2019





桃型草莓 
布面油画 40cm×40cm 
2019





八仙 
布面油画 30.5cm×40cm 
2020





古陶与鲜桃(三)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22





二个礼拜 
布面油画 40cm×50cm 
2022





亲爱 
布面油画 50cm×60cm 
2022



红山楂与冬桃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



楼森华
Lou Senhua


又名楼笙华,籍贯浙江富阳,曾从医八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供职于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于国内多所大学,长期从事油画、中国画、诗歌、书法及情景装置创作,涉略现当代艺术评论与古代艺术品鉴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履道堂”(ID:yiziru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