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角设计地图 · 北京新展 | 解封之后,相约一起打卡吧!

麟角设计地图 · 北京新展 | 解封之后,相约一起打卡吧!

——

【温馨提醒】

解封≠解防

请提前查询展馆最新开放情况

预约后前往

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


随着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逐步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逐渐回归常态,令人翘首期盼的各大艺术展也终于告别停摆,陆续重启——冬日看展日程,是时候安排起来了!
本期#麟角设计地图,为您推荐一波北京艺术新展。


这个冬天,就让艺术,温暖生活。





— 打卡!沉浸式艺术展 —
光影绚烂的沉浸式艺术展,可谓是目前最火爆的展览形式,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声、光、电等元素赋予艺术灵感以全方位的呈现,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魔法世界。





01.

国际性跨域艺术团队teamLab

「EPSON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



展期:2022年11月19日—12月31日

地点: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10层


这是teamLab基于“数字技术将人类的表达与体验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这一理念打造出的超越了物质概念、极具沉浸感的巨大空间。



人们可以在这里将身体沉浸到作品中,用身体去认知,去探索一种没有界线的连续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影响作品,让自己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此次展览,带来了40多件teamLab近年来的全新力作。参观者可以在《弹弹跳跳床宇宙》感受时空扭曲、星尘汇集、星球诞生,也可以在《涂鸦自然》中共同描绘出各种生物,并使其进入作品的生态系统中,繁衍生息……




teamLab是以团队创作为理念的国际性跨域艺术团队,在上海、澳门、纽约、伦敦、巴黎、墨尔本、东京等地都举办过大规模展出,全球累计观展人数已超过2800万人。






02.

遇见博物馆

全国首家数字艺术馆Lightest Lab

「凡·艾克、勃鲁盖尔、鲁本斯光影展」



展期:2022年10月1日—2023年1月2日
地点: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



这场诚意之作以光影形式,重现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26位大师的90余幅旷世杰作,以与大师对话的形式,360°沉浸式穿越回西方艺术史上的高光时刻,开启一段奇妙旅程!



该展于去年斩获了两项国际大奖:Golden Muse国际艺术创意设计奖、Heritage in Motion Awards年度10大杰出多媒体艺术展。此次开展是大师光影展的全球巡回中国首展。


置身现场,在光影的交错中,无论是孩童还是大人,都能尽情体验艺术之美,近距离观摩大师作品真实高清的细节,开启跨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代的三百年艺术之旅。






03.

声·生

当代艺术体验展



展期:2022年12月18日—2023年2月27日

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11位当代艺术家,3个主题单元,用“声”与“生”的流变,将古老的声音以未来的方式重构,通过“声音”探寻“生命”里纯粹原始的无尽力量。


展厅当中,集结了包括声音艺术,机械互动装置,光影互动体验,沉浸式视听装置,实验音乐,影像等在内的多种前沿艺术形式,关于生命的流动与变奏,在此发生……







04.

「异形之父」吉格尔

日本传奇艺术家空山基

「明日迫近 双人联展」




展期:2022年11月19日—2023年2月19日

地点:UCCA Lab北京艺术空间


「异形之父」吉格尔,瑞士著名画家、雕塑家、布景设计师和概念设计师,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得主。他的作品中,充满奇异的女性形象、怪诞的风景和外形可怖的异形生物设计,开创了极具辨识度的生物机械风格。


日本传奇艺术家空山基最具代表性的“机械姬”系列,展现了未来主义和科技融合产生的极致美感。在金属外观下散发着神秘感的机械姬,完美呈现了空山基对于人体和机器之美的极致追求。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永久收藏。


吉格尔与空山基的此次联展,分为三大章节主题,从神话谱系延伸,展现两位艺术家从1960年代至今45件(组)雕塑、绘画及装置作品,是暗黑美学与未来主义的极致碰撞。即便不熟悉他们的作品,也能开启对现实境况的思考及未来尺度的想象。




艺术装置 —
文学评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当参观者对注入艺术家精心构思的艺术装置互相“凝视”,美妙的氛围便产生了……





05.
Leon Wang及其团队
「OutSad Feast 悲伤之外——盛宴」


展期:2022年11月1日—2023年2月5日
地点:SKP-S 4F T10艺术空间


11月1日,由艺术家Leon Wang及其团队共同打造的“OutSad Feast 悲伤之外——盛宴”艺术展,亮相于SKP-S 4F T-10文化艺术空间超大展厅,将免费展出至2023年2月5日。

Leon Wang擅长使用多元化的技术、工艺、材质创作作品,用数字影像、机械自动化、全息雕塑、绘画等方式,建立与每一位观者的关系。

艺术家希望用展览作为一面镜子,让观众从中照见自己。镜中每一个人,都是作品的一部分。Leon Wang希望以一个普世的情感基底为基础,通过作品在艺术和普通观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将情感付诸于作品中去,使每个人都能从主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06.
沈远
「垂钓」


展期:2022年11月2日—2023年2月26日

地点:红砖美术馆



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沈远的6件装置作品,其中5件创作于2019至2022年这段特殊时期,溯源于日常生活场景和身体亲密细节,它们看起来是开放的、柔软的、流动的、几乎无以名状的元素在“漂浮”,既透气又紧缩……


在这次展览中,沈远把《垂钓巴黎的空气,2020》设置为整个展览动线的里程碑。她的灵感来自杜尚一语双关的视觉和文字游戏。杜尚的作品是语言和心理上的陷阱,创造了一个关于感知/翻译/误解/“误产”(伪造)文化物品和意义的永恒神话。


《马特奥和我,2019-2021》是沈远对失去至亲后自我封闭期感受的回应。她与少年马特奥(Mattéo)合作呈现了两人各自“自我禁闭”的经历。强烈的共情和角色互换,让观众得以重新思考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定义。


《记忆的碎片,2019》,以头梳作为主造型,这是一件或许会伴随人们终生的物品:可以用它梳理去梦的沉渣,开启出新思路。沈远受塞努奇博物馆(Cernuschi Museum)馆长易凯(Eric Lefebvre)邀请,通过作品与古代藏品的对话,唤起人们对时间与记忆的思考。



— 青年艺术家 —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一代青年创意人展现出了蓬勃的创意势能,他们以多元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积极踊跃地寻求着自我表达。






07.
转角见!

首届当下青年艺术奖



展期:2022年11月19日—2023年2月20日

地点: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当下艺术空间

参展艺术家:麻剑锋、谭婧、王玉钰、xindi、熊佳翔、薛萤、袁中天、赵之亮

“当下青年艺术奖”是当下艺术空间发起并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旨在支持和激励青年艺术家在当代中国和国际语境下持续进行创作和实践,助力独立于市场体系外的、自主和自由的艺术实验与探索,希冀呈现当下艺术的前沿面貌,助力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

 

“一堵墙对另一堵墙说什么?——咱们转角见!”(What did one wall say to the other?-I’ll meet you at the corner!) 这段话,出自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的小说《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书中的儿童们历经战争丧痛,仍保有坚定和纯真,热切地希望:总有一天,破碎的生命得以相逢相遇,那时人们将“身心健康如初”。


参展的八位艺术家均出生在冷战终结、高墙倒塌的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大多数人曾进入艺术院校求学,并走向国际舞台。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恰好也是当年塞林格写下“转角见”寓言的年岁,他们要走出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要如何去跨越表征和现实的双重危机,又将如何翻过墙篱去重新想象、策动和重启未来?





08.
于方
「FAST FOOD FAST ART」



展期:2022年11月1日—待定

时间:周二至周日,11:00—19: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内706,北一街WKgallery


艺术家于方以主厨的身份用美式快餐、日式料理为载体,结合影视动漫角色为灵感来诠释外来文化对他们这代年轻人的影响。他将对生活的思考隐藏进这些餐品中,呈现给各位顾客。


以美漫、日漫和超英电影为主题的“Hero”系列,是于方的心血之作。在他看来,在讨论“文化自信”之前,先要正视从小面对的外来文化,包括流行文化和饮食文化,文化的优劣是无法通过地域来进行区分的,是相互影响、共促发展的。


这幅作品则是钢铁侠在《复仇者联盟4》牺牲后,于方个人夹杂着私心的表达,戴着无限手套拿了一个甜甜圈。灵感源于《钢铁侠2》里斯塔克在一个超大号甜甜圈上吃着甜甜圈。“吃甜甜圈的手势和打响指很像,希望在某个平行宇宙里,他不要打响指,吃个甜甜圈吧。


整个系列虽然是探讨文化入侵这个严肃的话题,但于方也希望观众可以轻松地去看待问题,无论喜欢与否,当所谓的文化到来的时候,既别过度害怕和抗拒,也别深陷其中,权当消遣就好,切勿上纲上线,生活也能因此更简单一些。



— 探索未来 —
一群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艺术家,用超凡的智慧,以独特的表达展现无限幻想……





09.

《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




展期:2022年11月17日—2023年3月31日
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从区块链技术与时间性的新锐角度继续探讨“颠覆未来”这一主题,策展人毕昕的策展实践一直关注艺术、分布式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及亚文化的交集,本次展览既是个人艺术理念的全新实验,也是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大奖一年一度助力青年策展人探索前沿科技与先锋艺术的成果展示。


展览通过呈现十余位活跃在计算机技术、动画、经济、政治、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国内外艺术家的十组影像、装置作品,从比特币时钟出发,以超验时间(Chimera Time,算法-时间)、能量时间(Energy Time,生态-时间),思派时间(Spime,社会关系-时间)三种平行的时间网络为线索,探索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多重理解以及在区块链技术飞速发展的背后其运行机制与现实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链接。








10.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合成生态



展期:2022年10月28日—2023年1月31日
地点:798CUBE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创意广场



中央美术学院携手798,基于「未·未来」(Future Unknown) 全球倡议进行战略合作,以此为起点,共同发起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双年展以“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为题,邀请来自全球50位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生态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我们这个危机与生机并存时代的突出症候。

作为798CUBE开馆的首个展览,“合成生态”将思考的视角从人延伸至万物、从社会拓展至宇宙,以科技手段和艺术化的作品呈现,展览运用了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数字制造、新兴媒体等多种前沿科技手段,启发大众对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思考,引发人类对未来共同命运的关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各设计师、工作室及原作者所有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麟角LINJOY”作者:小麟(ID:LINJOY-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