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AI下午茶-SLAM导航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活动回顾 | AI下午茶-SLAM导航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技术能力先进,对社会带来的价值显著,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研究人员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探索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研究中逐步应用到了SLAM导航系统,使机器人发展更加快速,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领域运用到智能机器人SLAM导航技术,起到为其领域服务并更具发展性和智能型的作用。2023年1月13日下午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后简称:协会)主办、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AI下午茶之“SLAM导航技术研讨会”线下沙龙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阶梯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诺亚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分别从标准研究和产业应用的角度,围绕各家智能机器人导航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使用的差异化特色和应用案例进行分享。

活动开场,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蔺道深做开场致辞,蔺总表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制定,未来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将会携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做好关于智能机器人多维度的系列活动,为智能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随后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部长徐琦介绍了协会及标委会的整体情况,今后协会将会继续扮演好“政府助手、行业推手、企业帮手”的角色,搭建好政府、社会与人工智能行业及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

到了正式分享环节,演讲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企业的SLAM导航技术,并结合各自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技术探讨和应用案例分享。飒智智能科技的CPO韦鲲分享的主题是《激光SLAM变异算法实现移动操作机器人“真”感知》,韦博士提到,飒智智能在近100个场景中已提取出七大场景共性,并在分享中介绍了如何在多元复杂环境中提升机器人路径规划速度和路径规划的动态特性、灵活性、最优规划规则;激光雷达如何扫描环境、障碍物获取的识别数据,利用变异算法处理速度更快、节省算力资源,建图速度提高,使感知变得更加“真实”。

诺亚机器人导航运动算法部总监张干分享的主题是《医院物流机器人导航技术及应用》。分享中提到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面对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面对医院行人多、临时摆放物品多、环境变化多、工作空间小、安全要求高等特点,诺亚深耕医院物流机器人领域多年,在行业内首先使用3D激光雷达+2D激光雷达+RGB相机+ITOF相机的方案,结合基于图像、点云的目标检测、定位、跟踪等功能,开发出多模态地图、立体眼技术等,极大提升了机器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超120家医院客户的认可。

木蚁机器人研发中心SLAM方向负责人陈晨光分享的主题是《3D激光导航-室外搬运的第一基石》,分享中提到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3D激光的优势也在不断展现,3D SLAM技术逐渐从Demo走向了落地。通过3D激光的应用落地,木蚁将不断挑战新的场景,不断克服更困难的问题。白天或黑夜、晴天或雨天、拥堵或空旷场景,不需要对场地的进行任何改造,3D激光SLAM为我们提供了更精准稳定的位置信息。3D SLAM构图定位技术以及3D感知技术的成功落地,带领木蚁机器人从室内走向了更广阔的室外,坚信这项技术能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擎朗智能科技战略发展总监徐斌菲的分享主题是《室内无人驾驶导航技术及新消费场景》,分享中说到擎朗是行业内首家激光(SLAM)+视觉+深度视觉融合定位导航方案的领先者,应对不同极端的复杂室内环境,如:酒店、医院、餐厅等,擎朗都能提供完善的导航方案,同时,应对高层楼宇,擎朗还做了相关业务层面的开发,例如梯控系统,闸机系统的算法开发等。

思岚科技研发副总裁白静的分享主题是《多源融合slam导航技术研究与应用》,白总分别从SLAM导航技术的发展,思岚的多源融合SLAM导航方案,落地应用角度,分享思岚目前slam导航技术研究落地情况。她表示:SLAM导航技术作为机器人移动的核心技术,是自主导航的第一步。我们的SLAM3.0算法采用图优化方式进行构图,能实现10w+㎡级别的地图构建能力,同时拥有主动式回环闭合纠正能力,能很好的消除长时间运行导致的里程累计误差,让机器人移动效率更高,很好的应对强阳光、玻璃、高反射物体的应用挑战。

舜宇智能光学算法总监张新远带来的分享主题是《移动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实践和探索 》,张总结合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实践, 讲述了视觉感知应用需求及痛点,并介绍了舜宇在各场景下移动机器人视觉系统产品解决方案,以及针对服务机器人的SLAM、3D避障和人机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典型问题,舜宇如何从视觉传感的角度更好地帮助客户整机产品提高场景的鲁棒性等问题进行了分享。舜宇智能光作为机器人视觉系统方案解决商,以识别与定位应用领域为基础,在光、机、电、算等技术方向建立了专业研发团队,和全球多家科研单位、行业知名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公司具备视觉标准产品和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现已与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全球知名头部客户达成稳定、紧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已为多家服务机器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并量产,涵盖餐饮配送、酒店配送、医院配送、商用清洁、引导接待、智能服务等多领域。


达闼机器人高级技术总监贾全博士,通过线上的形式带来的分享主题是《达闼云端融合导航架构及场景应用》。分享中提到达闼作为云端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在推动产业落地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成果。打造了一套基于云端大脑的技术体系,在云端大脑的帮助下,机器人可以更好地定位、导航,更聪明地完成客户指派的特定任务。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云端融合导航系统架构,可以通过云端实现大场景探索式建图、合图以及地图更新,更好地支持定位;自主研发的视觉融合SLAM系统,克服了复杂作业场景下的定位难题,保证了作业成功率;通过强化学习、数字孪生推演等技术方案,使机器人在导航作业过程中更加流畅、自然,满足了人机共融的技术需求。相关技术在酒店、餐厅、图书馆等国内外多个业务场景实现落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紧接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技术总监蔺道深为各位与会嘉宾带来了“TCEEIA 564-2022机器人移动算法测评要求”的标准分享。蔺总在分享中提到机器人的移动算法可以分为建图、导航、定位、路径规划、避障、防跌落、覆盖率、安全性等类型,其优劣是衡量机器人移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机器人移动算法进行评估也是对机器人整体智能化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蔺总还为参与技术分享的7家企业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干活的分享。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诺亚机器人、思岚科技、木蚁机器人、舜宇智能的演讲嘉宾围绕室内导航,结合了各自公司的技术特点及产品应用方向,分别就室内导航的难点及痛点等系列问题进行了互动解答。最后活动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及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也将持续从产业生态角度出发,做好企业和政府的桥梁,发挥好服务和创新生态的平台作用,将从服务、活动、标准和场景对接四个方面做好智能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同时,也欢迎更多优秀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与协会一起打造智能机器人的健康生态平台,为智能机器人更好地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ID:saia202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