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籍西泠印社名誉社员闵庚灿先生在杭州仙逝

韩籍西泠印社名誉社员闵庚灿先生在杭州仙逝

昨天傍晚,西泠印社官微发讣告:“西泠印社名誉社员闵庚灿先生于12月29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88岁。


 


闵庚灿,1935年出生在韩国仁川。十岁那年因故到杭州。专攻山水,其画得黄宾虹水墨华滋 ,复渗入蒲作英之潇洒恣肆。于1991年加入西泠印社。数十年来,其一直致力于中韩文化的双向交流,推动韩国的中国艺术热,是一位中韩友谊的使者。”


1945年开始,出生韩国仁川,有传奇经历的闵庚灿从韩国经青岛到上海,再辗转客寓杭州,在杭州新民小学、中山中学(现在的十二中)上学。闵庚灿的小学辅导员是当时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著名画家周昌谷先生的姐姐,所以他随后得以拜周昌谷为师学书画,并有幸得到中国一流的国画大师潘天寿、黄宾虹、陆俨少、沙孟海、余任天、诸乐三、王伯敏、王个簃、谢稚柳、程十发、黄胄等当代大家指点,沐浴最优秀的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滋养,加之天赋勤奋,终于成为非常出色的中国画画家。



 


西泠印社社员倪郡阳闻讯发朋友圈——


我与闵老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情投意合,交往甚密。一老一少亦师亦友,饮酒品茶,谈艺论道,互赠字画,镌刻印章。闵老为人耿直,性格开朗,诙谐幽默,侠胆重义,勤奋好学,博采众长,中西结合,技法高超,意境深远,已形成了鲜明的“闵氏笔墨”,他的艺术成就深受老一辈书画艺术家的赞誉。我们曾一起赴韩国,北京、山东等地举办闵老的书画展,他的每次展览都能引起当地书画界、评论界、新闻界的轰动,他身为韩国人,为传播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作出了毕生重要的贡献。


闵庚灿的老朋友、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回忆——


“1978年,(浙江)美院要评第一批副教授,一天我去他家,他对我说:“学院要我报副教授,我填表时,报了你与闵庚灿二人为入室弟子。你们二人是我最困难时走得最近的学生。”闵庚灿是韩国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被准予回国。快到临别时,周老师对我说:“明天我们二人在‘天香楼’为闵庚灿饯行,费用我们二人平摊,如何?”我说,“费用我来出好了。”老师说:“不行,平摊较好,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于是第二天我们在天香楼设宴为老闵饯行。



 


1983年,闵庚灿回去韩国,直到1986年周昌谷先生去世,两人没有再见面,但他们两人深厚的师生感情在坊间一直传为佳话。在闵庚灿心目中,周昌谷先生是一座给他艺术蒙养的灯塔,他在浙江乐清“周昌谷纪念馆开馆座谈会”等许多场合都对恩师致以崇高敬意。闵庚灿与周昌谷的关系,有点相似于闵泳翊与吴昌硕的关系,当然具体各有各的故事,主要是指中韩艺术家之间交往这一史实层面。



 


周昌谷 题贺


闵庚灿是杭州通,担任过浙江话剧团舞台美术设计。青壮年画山水为主,晚年则钟情松树与梅花。2007年,中韩艺术交流使者的他携全家又从韩国重返魂牵梦绕的杭州定居。如今很热火的杭州转塘外桐坞、画外桐坞村就是这位曾经的“小朝鲜”、“韩国小孩”最早艺术入驻,挥洒笔墨,从此交通不便、风景旖旎的外桐坞村名声大振,一房难求:有个老外艺术家在这画画。2016年10月6日,杭州一位记者应邀参加“水墨东方——闵庚灿艺术馆馆藏作品展暨G20礼仪服饰原作首次展出”开幕式,釆访生活在中国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韩国艺术家闵庚灿:“杭州是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文化名城,杭州之美,美在西湖。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我站在中国土地上,就要为中国服务,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杭州G20峰会上礼仪小姐身穿的西湖山水旗袍,上面东方情调的水墨画就出自闵庚灿之手。闵庚灿读懂杭州、读懂西湖、读懂国画,他的落笔一定没有隔阂,带有温度,纯粹是中国式的。



 


沙孟海 题署


“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闵庚灿结对缘的绘画艺术诚如1985年周昌谷先生为他的高足回韩国第一次画展所题的这十个字一样,十分精准难得!


闵庚灿部分作品欣赏



 



 



 



 



 



 



 



 


   

 编丨lisa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