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大力发展西九文化区,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一直是香港发展的重要任务。西九文化区作为维多利亚港上一颗闪闪生辉的明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此,是故宫博物院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也意味着它是连接古今文化、香港观众和北京故宫的文物乃至世界至关重要的桥梁纽带。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作为首个故宫博物院在中国内地以外合作建立的博物馆,因此获得了长期外借国之瑰宝的“特权”,让一衣带水的两地国人得以共同享有、共同守护5000年中华文化瑰宝,这也意味着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
香港故宫由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操刀设计,造价35亿港元,耗时5年。正是大家对它给予了厚望,当公布实物时,就被群嘲“丑”;甚至大家都说仿佛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真相亦是如此吗?
“丑”是真的,“贵”也是真的,但是它却处处藏有“小心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设计融合了三种文化:香港都市文化、中国视艺文化以及中国空间文化,并且汲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气质、颜色和肌理等。它不仅与M+博物馆相呼应,还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呼应,中西古今大融合,保留了香港的现代化特点,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貌不扬”
整体外形借鉴中国传统器物“上宽下聚,顶虚底实”的美学特点(中国古代文物独有的轮廓),呈现出方鼎的独特造型,营造出一种稳定而厚重的历史感。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色调为红墙、黄瓦、蓝天,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红色为墙体色,米金色为幕的主色调,同样以蓝天为背景。
北京故宫博物院
外形包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特色——序列性空间、层次性空间,无法一眼看尽,有一种不断想探索和发掘的冲动,一步一惊喜的意境。外形为连绵不断的体态代表着永恒的意思,也是中国文化作为世界现存唯一的古文化的象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剖面图
馆内空间呈现“立体故宫”的形态: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呈平面递进,香港故宫借鉴此概念,方位则变为向上递进,引领访客向上参观。香港都市建筑与周遭环境联系紧密,馆内设计有三个中庭,逐层叠高,逐个向上再扭转,朝向各不相同,看到的景色也截然不同,使其实现景观多元化。中庭一朝东面向西九龙;中庭二朝南面向香港太平山的天际线,看得到维多利亚港和西九龙公园;中庭三朝西面向大屿山。中庭天花板以现代手法演绎紫禁城屋顶琉璃瓦铺设,形似轻纱。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部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有九个展厅,九个主题,和而不同,俱全地把故宫文化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展示出来。此次展出914件文物,166件国宝级一级文物,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亦有香港公营机构收藏的文物,更有来自罗浮宫的藏品,还有一些用多媒体来演绎的展品。
北宋《洛神赋图》摹顾恺之
@来自故宫博物院
在这166件国家一级文物中,大概要数《洛神赋图》最受瞩目了。《洛神赋图》原作相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但失传已久。而现存的是北宋画家的摹本。虽为摹本,但依旧被乾隆皇帝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珍藏于御书房中保存,即便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极少对外展出,可见此画的珍贵程度。
北宋 米芾《研山铭卷》
@来自故宫博物院
这是《研山铭卷》首次在大陆以外地区展出。米芾是宋代著名书画家,“宋四家”之一。他的行书大字传世甚少,这一件堪称代表。此作也是2002年国家文物局以2999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赎回并存放于故宫博物院。
南宋 (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来自故宫博物院
《江山秋色图》相传为南宋赵伯驹所画,在笔墨设色上继承了青绿山水的传统画法,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又有文人水墨画的雅逸。而此幅作品在青绿山水画史上,也与在今年春晚因“只此青绿”而“大火”的《千里江山图》比肩。
清 郎世宁《狮子玉轴》
@来自故宫博物院
《狮子玉轴》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9号展厅的重点展品。因此马名为“狮子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进献的贡品,由著名清代西洋传教士郎世宁所绘制。这使此幅作品拥有了极强的文化交流意义。而此次出展香港故宫又为其赋予了更多一层的文化交流意义。
圣佐治屠龙图圆形画拜占庭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约 1300–1350 年
@来自卢浮宫博物馆
马首,或于伊朗东南部克尔曼出土萨珊王朝四世纪
@来自卢浮宫博物馆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卢浮宫与紫禁城中早有显现。卢浮宫内西洋油画中暗藏中式纹样的背景,紫荆城中绘制中国场景、人物以及中国古代故事的油画;出现在卢浮宫内的中国青花和彩瓷和摆放在紫禁城中的西洋钟等等,这些早在300年前,中西方文化就已有了跨越空间的交流。而卢浮宫与紫禁城内所存留的艺术珍品更是历经千年,留给我们的跨越时空的文化宝藏。
上图:忒修斯战斗半人马,下图:路易十四骑马
@来自卢浮宫博物馆
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常与积极、勇敢等美好品质相联系,也用于古代各国间表示友好往来。此次香港故宫的开馆,卢浮宫也借出了逾10件与马相关的藏品,不仅为香港故宫展厅9加入了西方文脉,也是对香港故宫致力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品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展厅信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在京港两地而言堪称“天作之合”,这无疑是连接两岸人民和文化的重要枢纽,促使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步伐越发紧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香港这座现代化城市中不断焕发生机。香港作为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肩负推广中华文化重任。中华民族本就由多民族凝聚而成,而香港故宫让香港与内地文化更加血脉相融,唇齿相依。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香港与内地尚未完全互通,但香港也在为此做出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内地地区的国人,也能有机会前往香港故宫欣赏国之瑰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titled Art 非标题艺术”(ID:untitledartsy)。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