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帝 | 东方美学演绎坎贝尔镇威士忌的历史荣光

格兰帝 | 东方美学演绎坎贝尔镇威士忌的历史荣光

走进艺术史的浩瀚长廊,翻开一帧帧经典艺术作品,与酒相关的场景不一而足。从庞贝古城的狂欢壁画到中世纪的丰收主题挂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盛宴历史画作到当代的多媒体艺术,酒与艺术,如影随形,相辅相成
酒赋予艺术创作灵感,艺术又因酒的助兴而焕发别样光彩。近日,UCCA Edge策划了一场主题为“金色声浪”文化艺术展,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格兰帝Glen Scotia作为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其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艺术美酒之旅。
UCCA Edge上海
位于坎贝尔镇的格兰帝酒厂
格兰帝邀请六位艺术家:黄锦、马灵丽、王郁洋、徐渠、杨凯以及Alice Angus(爱丽丝·安格斯),结合不同媒介、观念与文化背景呈现跨感官的文化现场
除此之外格兰帝还与UCCA携手五位参展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一系列酒标作品,并推出合作款单桶威士忌,对应的酒款都为艺术家亲自选择所选酒体风格跟他们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风格契合度颇高。
UCCA集团艺术总监、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在开幕现场为嘉宾VIP导览




“金色声浪”文化艺术展

人们往往认为艺术品是形而上精神的一种物质化身,在形式发展和意志追求的内外双重属性中均具备自律自足的特征。然而随着20世纪艺术研究方法的进阶,人们逐步意识到艺术毋宁更应该称为一种生产性的社会文化实践形式
譬如16世纪前后,东西方的绘画艺术已经具备了商品情境,对艺术的关注除了在于创作端,也应着力对于作品消费端的分析。诸如谁是艺术作品的受众?作者在创作时如何设想与受众的关联?作品的应用场景如何营造?消费者的趣味又如何影响了艺术风格的变化?这就使得我们在讨论审美与感性时,往往尝试将纯艺术与一般意义的消费产品放到类似的逻辑系统中进行参照比较,这种工作方法一方面使得我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封闭观察推进到产生对于所在社会的认识,拓展了艺术作品仅仅作为美术馆墙壁装饰物的一般审美意义,成为富有价值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也令我们对消费产品自身具备的文化价值得以认识,从而令日常生活更加丰满,延续了古典时期自由艺术之于当下社会之众的意义。

“金色声浪”文化艺术展展览现场,2022,UCCA城市天台。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与西方不同,东方美学体系下的格物中的既可作为包括工艺品、奢侈品、艺术作品的长物,亦包含有儒家也即是事态事理的意涵,这也导向了中国的作者与受众,在与进行情感或行为连接时,总具备双重感受——既在感官层面上,也处在类似心物不二的意趣上。两者无法脱节,彼此成就,同时回应了18世纪西方早期美学中审美感性的一体双面。

“金色声浪”文化艺术展展览现场,2022,UCCA城市天台。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本次展览以金色为题,通过艺术家的委托创作、空间设计和威士忌品鉴区域,讨论日常生活中这一隐性的体验结构,列举出艺术作品欣赏与威士忌品鉴过程中的内在同一性,供观众回味其中真韵与情趣。
在时间维度上,艺术在时间中传承、绵延和流变,时间亦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在各种媒介中形成多样的形状;而在多年陈醇后,威士忌口感丰富而多层次,如同时间在酒中留下印迹,令人回味无穷。在官能层面,佳酿与艺术一道推动受众与世界之间的情物交感,无论流觞曲水间共庆,抑或自得其乐独酌,均可唤起人们对世间种种情状的感兴,层层递进,宛若声浪。




格兰帝 X UCCA艺术酒标

时代变换,万象更新,日常生活和文化艺术在不断复苏、复兴、更新。来自苏格兰最小独立产区、维多利亚时期世界威士忌之都——坎贝尔镇的格兰帝,致力于成为“坎贝尔镇威士忌文化复兴引领者”
对格兰帝而言,“复兴”意味着延续和重现昔日坎贝尔镇威士忌的荣光,让其在时光的淬炼中历久弥新、闪现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2021苏格兰威士忌大奖赛Scottish Whisky Awards格兰帝蒸馏厂获封“苏格兰年度最佳蒸馏厂”

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以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和制成艺术酒标的形式,完成了与格兰帝威士忌的映射和美学碰撞,以期人们在细品这款酒时,能感受到艺术家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精心甄选格兰帝蒸馏于1999-2000年的单桶单一麦芽威士忌,打造UCCA“金色声浪”艺术家定制版单桶威士忌。酒液在经历了20余年和橡木桶的交互、1/4世纪的天使分享后,被赋予了层次丰富的香气和口感,如同时间在酒中留下层次分明、圆润丰盈的香甜印迹,细细咂磨,回味无穷。
格兰帝酒厂及酒厂经理Iain McAlister

 


格兰帝 X 艺术合作酒款


 
艺术家:杨凯  
杨凯,毕业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他的艺术实践关注亚洲传统化的当代表达,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汲取灵感,创作媒介跨越绘画、装置和场域特定创作,作品曾在香港艺穗会、德萨画廊、北京芳草地画廊、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宁波美术馆、山东美术馆、香港海事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海事博物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等地展出。
杨凯,《礼三十九》,2022,纸本、水墨、丙烯、矿物颜料,164x107cm。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合作酒款:格兰帝1999年份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桶号:21/55-2)
杨凯的作品《礼三十九》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家具。在艺术化的转译过程中,杨凯讨论了家具的文人趣味在当下的延续,使得视觉成为意义的“重叠”。本件作品以明代官帽椅为图像来源,叠合了现代设计的视效,乃至像素化的处理,意味着数字时代对传统构图与技艺的重新演绎。这些物象进一步指向日常生活的复苏,同时暗示了更为具体的社交或品饮者的生活场景。在品饮者拿起酒瓶,品尝美酒时,口感层次分明的格兰帝威士忌带动品饮者的体验,从知觉层面的具象逐渐延展感觉层面的抽象。




 
艺术家:马灵丽  
马灵丽,198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她的作品着重于研究艺术品基底的物质感,并让图像附着于这类物质的过程,展现出自我与外部世界接触、纠葛或分离的博弈。其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松美术馆、福冈亚洲美术馆(日本)、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术馆(英国)、法国泰勒基金会(法国)等机构展出。曾获得凯撒新星大学生提名展金奖(2013);“富隆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金奖(2012)。
马灵丽,《酒神》,2022,绢本综合材料,122 × 156 cm。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合作酒款:格兰帝2000年份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桶号:20/912-4)

马灵丽的《酒神》将哲学家尼采所描绘的热烈、激情、本能的“酒神精神”,透过一只酒后凝视的灼热眼眸呈现在品饮者面前。酒醺,既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状态,也是在生命冲动下人与神话的结盟,仿佛无限的创造力正在降临,品酒成为具有表演性的舞台被观望、对视与回应。迷醉的眼睛,徜徉在格兰帝威士忌金色的色泽与醇厚的酒香中。当品饮者拿起酒瓶,它与品饮者无声地处于视线的交会之中;当它静伫一隅,依然冷静而慈悲地注视着色彩斑驳的世界。









艺术家:徐渠  
徐渠,197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2008年毕业于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获绘画和电影硕士学位。从泰康空间的51m²,到录像行为作品《逆水行舟》和《习惯》,再到2015年在欧洲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个展《货币战争》,徐渠以其原创的多形式方法和丰富多样的作品而闻名,他艺术创作始终是以一种直接的行动探讨各种社会关系背后的美学问题。
徐渠,《迷宫对立黄紫》,2022,布面丙烯,375 × 250 cm。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合作酒款:格兰帝1999年份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桶号:21/177-1)
“迷宫”系列的绘画创作初始于2007年,艺术家徐渠的灵感源于一个提问“人类为何总是着迷于讨论绘画与图像的意义?”由此艺术家绘制了由不同趋向的路径组成的迷宫,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复杂、无穷尽的迷宫正向观众发出邀请,鼓励其参与一场视觉游戏,而不意在探究图像背后的含义。本件作品中,迷宫演变出双重图像,两个迷宫以镜像的方式并置,增强了观看的视觉体验。从这个意义出发,格兰帝威士忌成为一面镜子,映照着彼此文化,投射出饮用者的镜像,将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转化为现实世界的隐喻,推动了品饮者与世界之间的情物交感,在交错迂回、宛若迷宫的世界中觅取解脱之路。




 
艺术家:王郁洋  
王郁洋,1979年出生于哈尔滨,曾经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他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对“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更感兴趣;作品涉及各种媒介,并充分拓展其内在潜力,以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
王郁洋,《第二次》,2014,布面油画,300 × 300 cm。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合作酒款:格兰帝1999年份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桶号:905)
《第二次》用现代算法代替古代笔墨,将文本转化为序列,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文本,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转化成充满活力与动势、同时和谐统一的画作;这幅画作源自规律的创造而非主观干涉的结果。这种创作方式亦如威士忌诞生的过程,蒸馏师是造物的使者,麦芽、海风、橡木、空气和自然规律借由格兰帝的手转化为醇美的威士忌,并最终呈现至品饮者的杯中,这个过程既有其精密的逻辑,亦有规律与时间的成就。 







 
艺术家:黄锦  
黄锦,鼓手、打击乐手、电子音乐人,来自四川成都。其个人创作项目以工业电子及噪音为基础,运用鼓机和接触式麦克风在打击乐器里寻找高辨识度的、属于自己的音色,并将其节奏量化,通过音序排列和触发器进行现场演奏。
黄锦,《Sine》,波形文件,9′3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黄锦,《打谱实验》,2021,综合材料,尺寸可变。图片由UCCA Edge提供。
合作酒款:格兰帝1999年份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桶号:500)
黄锦的作品《Sine》以数学概念Sine(正弦)作为一段声音的创作逻辑基础,用一种接近定义式的理性创作思路,创造不同侧面且结论不明的听觉体验。声音亦如同烈酒,以有限接近无限,层次丰富而分明。欣赏声音的过程如品饮者渐入佳境,带动着情绪或沉思,或激荡。而品饮者的心绪变幻与层层渐进的音乐互相交织,形成多重的个体情绪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赋予格兰帝威士忌以听觉的特质;听者,亦是品饮者在具有严密而递进的电子旋律中,品味悠久历史、口感醇厚的格兰帝威士忌,感受与酒共振的频率,在不断发散的感官中探索各自的自在天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绘画艺术坏蛋店II”(ID:dixiaowei32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