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up
在埃及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于近日落下帷幕。城市脱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韧性等热议话题,启发我们探索:如何通过专业所长助力建造环境行业迈向更具韧性的未来。
作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工程及规划咨询企业,奥雅纳积极参与气候行动相关研讨,分享我们的实践与经验。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平台
在COP27峰会上,奥雅纳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国际数据平台”—— Zero。
© Arup
基于该数据平台,我们收集并分析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促进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倡导者2030年建筑环境突破性目标 —— 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实现运营净零,隐含碳排放减少至少40%。
Zero数据平台涵盖奥雅纳参与的近1000个项目的碳排放数据,项目横跨全球五大洲的30个国家。未来,我们希望携手全球房地产、建筑和设计领域的更多参与者,共同建立具有可比性、公开透明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数据集平台,加速推进建筑行业的大规模深度脱碳。
© Arup
构建亚洲气候韧性
亚洲拥有众多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和地势低洼的岛屿,是极端事件频发、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们持续思考,探索如何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危机,构建一个更具气候韧性的亚洲。
© Arup
在COP27大会召开前夕,奥雅纳在多个亚洲城市主办了“迈向韧性”主题系列活动。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及业界思想领袖聚焦洪水管理、包容性设计、参与式低碳设计和可持续交通策略等议题,分享见解与经验,共同探讨建立气候韧性的解决方案。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城市正处于气候行动的最前沿,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打造具韧性的生态系统,融合水敏感城市设计、综合防洪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等,保护并加强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的恢复力,改善市民的健康和福祉。
采取渐进式自适应策略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最坏场景无法预测,渐进式的自适应策略可经济高效地确保实现城市中短期防洪韧性,并保持灵活性,以便在未来采取更为广泛的干预措施。
团结各方的低碳设计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亚洲城市,诸如贫富差距、灾害和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低碳设计和规划策略须在提升城市服务、促进就业和教育、推动经济平等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机遇,从而吸引各方积极参与。只有通过相关群体的直接参与,才能不断明确需求和挑战,推动减碳策略的实施。
可持续的交通战略
日益繁忙的交通系统是城市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通过运用创新性的数字工具及“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将促进更多人选择诸如轨道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为城市培育可持续的交通战略。
氢气,具韧性的能源载体
作为一种切实可行、具韧性的能源载体,氢气将在多个行业的去碳化进程和零碳经济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氢能的大规模投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进一步明确运用的最优形式及领域,以及推动全价值链的广泛参与。
为未来经济建立能源韧性
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乡村地区的电力需求及城市能源需求均加速增长。各地须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及发展可再生能源。然而,如何建立韧性能源系统并没有通用的良方。奥雅纳的能源韧性框架综合考虑一系列技术及非技术因素,为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佳能源韧性方案提供了范例,帮助各地应对机遇和挑战。
助力中国气候战略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在COP27大会上,中国生态环境部、亚洲开发银行和全球适应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角边会,介绍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奥雅纳副董事Martin Shouler参与圆桌讨论,与来自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融资和管理与协作展开探讨。
奥雅纳是较早开始气候变化和韧性城市研究的国际咨询公司。我们与政府机构、企业和学术机构等展开广泛合作和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应对气候变化在不同领域的挑战。
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 Arup
上海市中心可持续雨水排水规划
© Arup
长三角城市群气候灾害与基础设施
风险评估工具
© Arup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国内城市韧性研究、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国际经验带入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上海市中心可持续雨水排水规划和长三角城市群气候灾害与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工具等项目中,助力中国城市构建气候韧性。
作为设计师、规划师、工程师和可持续顾问,我们在为业界提供卓越技术的同时,不断凝聚共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致力于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和知识共享,携手各方,共建安全低碳、可持续、具韧性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rup奥雅纳”(ID:Arupin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