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院or直向建筑,谁是令你心动的offer?

北京院or直向建筑,谁是令你心动的offer?

图源:令人心动的offer4
2022年作为零零后初登社会舞台的第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的毕业季,人们对offer的焦虑使得职场综艺颇受欢迎。《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季聚焦建筑师,将建筑专业送上微博热门。


在无数建筑学子的期待中,面试篇在11月26日中午十二点如期上线,节目中首次实行双公司发offer,更发起了offer史上第一次实习生反选公司的话题。建筑实习生们可以选择两家风格各异的公司,大型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小型事务所——直向建筑事务所


图源:令人心动的offer4
在本期的末尾,节目组留下了一个悬念,被两家公司同时选中的实习生们究竟会选择哪一家公司。面对风格截然不同的两家公司,只有同时对它们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选出你心中令你心动offer。


加油团给出的预测


01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BIAD),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咨询机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并按照《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一级企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BIAD业务范围包括:城市规划、投资策划、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工程概预算编制、弱电工程、装饰工程、工程总承包等领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也诞生了,起初她的名称为北京市公营永茂建筑公司设计部。当时人还很少,只有10多人,但她已是首都北京的第一家国有建筑设计单位,像一粒种子似的,承担起首都的建设任务。




随着公司人数的不断增加,公司经过数次搬迁,并于1952年更命名为北京市建筑公司设计部,当时的设计部已分为三个设计室,职工总数已有400多人。



1949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后图注简称为北京院)前身诞生地:王府井北口的金城银行大楼,名为永茂建筑公司设计部

1953年成立了北京市建筑工程局,经中央建工部核准,北京市建筑公司设计部随之改为北京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从此开始了设计院的称号。


1955年划归为市规划局领导,所以也就改院名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至1957年,两年内,职工人数已达109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41人。1958年,共接受大小各项设计任务共有666项。


为迎接十年建国大庆在首都北京建设十大建筑,有八项交与当时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其中就有设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两项重要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



1958年北京院设计人员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绘制图纸,设计出来的人民大会堂(BIAD信息部提供)



1958年北京院设计人员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绘制图纸,设计出来的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


1989年,改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把设计院的名称中加了“研究”二字,名副其实地反映了其状况。早在1953年北京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期间,就建立了研究科,对各种材料性能的试验工作,结合设计室的工程还对建筑的地基、防水、预制构配件等进行研究,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增加,研究项目的范围不断扩大。




经过几代的发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着四个重视——对于人才和人才的培养; 科研工作和对精品设计的追求;服务于社会的强烈愿望;不间断地探索科学管理的方法。


1950年代的绘图室(选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纪念集1949-2009》)

2021年4月27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研究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2022年4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团委入选“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表彰名单。


代表作品

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航站楼和综合换乘中心




2.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市委楼组团





3.腾讯北京总部大楼






02
直向建筑事务所

直向建筑(Vector Architects)由董功于2008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专业性建筑师事务所。董功在2019年被授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导师,美国伊利诺大学杰出客座教授,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董 功 DONG Gong


直向建筑迄今为止员工约四十人,在十四年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在面对复杂多元的设计线索时,他们持续关注着“场地”,“光” 和 “建造”。


1.场地



在他们的观点里,没有一个建筑是可以脱离“场地”而存在的,建筑要做的是通过精准的空间动作,把这种能量揭示出来,转化成人的感知和生活。这很像是一块被放入水中的石头,它的周围产生了涟漪,我们便察觉到水的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 建筑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它是一种媒介,一种连接和呈现的媒介。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海边教堂





“我们想象这个教堂是非常久远以前曾经漂泊在海上的一艘船,岁月变迁,海水退去,留下来一处空间的构筑,依然凌空悬浮在沙滩之上。”


2.光


“光”则是他们的另一个持续关注点。在他们看来,光对于建筑,既是一种视觉意义上的“观看”,又是一种身体意义上的“沉浸”。

长江美术馆很好的阐释了他们的理念。

在美术馆内部,一个底部直径5.7米、高16.4米的“光塔”是整体空间组织的“锚固点”。“光塔”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们对这个空间的体验从底层开始,参观路径中会有两次对望,结束于沿“光塔”外层环绕而下的螺旋楼梯。





在展览空间内,自然光经过天窗柔化过滤,再透过1.9米见方、1.9米深的井字梁格构渗入展厅,形成一种匀质的、笼罩性的光线。连接二层与四层的外挂楼梯、内院的角窗、四层展厅西南角的竖向开缝,为沉浸于展览当中的人们提供了回眸城市的瞬间。





3.建造

此外他们坚持和工人在一起”的策略。每一个项目,会有一位建筑师被派驻到工地,参与施工的全过程——从初期的材料法的实地研究和实验,构造节点的测试和校正,到后期现场的全程监督配合,确保施工贯彻设计意图。而这个漫长的磨合和协作的过程,能使设计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实时汲取来自当地和现场工人的建造智慧,并不断修正在设计图纸阶段的局限和偏差。



代表作品

1.阳朔糖舍酒店


2.海边图书馆




3.深圳坪山美术馆





03

研究院vs事务所


同为1999年毕业的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硕士,节目中直方建筑创始人董功对北京建院董事长徐全胜说:“研究生毕业一晃二十多年,你现在招呼着四千个人,我招呼四十个人。”


图源:令人心动的offer4

在之后的正片预告中,周榕教授对于进入设计院和事务所的实习生的评价是:“你看他们两拨人(工作的)风格非常不一样。”


图源:令人心动的offer4

设计院与事务所的区别反映在方方面面,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建筑学专业找工作是找设计院还是事务所?”总结一下高赞回答,粗略来说有如下观点:


设计院的优点表现在学科配备齐全,项目运作规范,能全方位学习整个建筑设计的流程,尤其是前期市场运作,后期施工图设计与施工配合;同时抗风险能力强;传统好,老带新,能较快速上道。

缺点为人才众多,崭露头角机会不多;思维较守旧,打破陈规很难;方案能力普遍不强。


而事务所的优点为方案设计能力强;人手少,以一当十,成长快。但抗风险能力弱;人手少,新人可能没有人带;没有太多施工图与项目运作经验可学并且工作强度可能更强。




结语

总之,如果真的热爱,无论选择设计院还是事务所,都只是离自己的梦想向前更近了一步。


只是在前进之前,如果能了解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发展前景,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也许能更快地接近梦想。


图源:令人心动的offer4
参考资料
1.【阅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往事_首都北京 (sohu.com)
2.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biad.com.cn) 
3.直向建筑 (vectorarchitects.com)

编辑  夏婉婷
责编  柯思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