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逸兴——张谷旻写生作品展开幕

林泉逸兴——张谷旻写生作品展开幕

湘湖精舍·张谷旻中国画工作室

“林泉逸兴——张谷旻写生作品展”于2022930日在杭州湘湖精舍开幕,展览共展出张谷旻作品56幅,并于开幕式后举办了“林泉逸兴——张谷旻写生作品展研讨会”。本次展览全面地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游历写生的轨迹,作品都源于艺术家感悟自然下,思与景的融合,是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西泠书画院、美术报联合主办,展期自930日起至1220日。

本次展览与研讨会以“林泉逸兴”为主题,其语出自郭熙:“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展出的许多作品为带队下乡与硕博研究生写生时所作,似有传统师徒制游学意味。故此展不单单是张谷旻在其独特写生观下所作作品的集中展示,也是张谷旻课徒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原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健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正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韩璐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道斌致辞

美术报总编辑杨丽致辞

陶将先生代表浙江省美协致辞

张谷旻教授致答谢词

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宣布展览开幕

参加开幕式嘉宾
(前排从左至右:刘正、陆秀竞、钱晓芳、任道斌、张蔚文、刘健、吕建楚、卓鹤君、傅肃琴;

后排从左至右:仁量、陆元峰、胡进曦、田舍郎、陈坚、缪宏波、韩璐、张谷旻、顾迎庆、杨丽、韩祖耀、孔国桥、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卓鹤君与原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健的采访视

转载宝藏公众号



开幕式现场

从左至右: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浙江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吕建楚、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正

从右至左:浙江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原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健,原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傅肃琴

从右至左:西泠印社集团副总经理陆元峰,原西泠书画院副院长陆秀竞,原萧山区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关良

从右至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卓鹤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道斌,美术报总编辑杨丽

从右至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韩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迎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孔令伟

从左至右: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子翔,杭州市美协副主席、杭州画院副院长缪宏波

从右至左:西泠书画院院长助理、一级美术师田舍郎,西泠书画院专职画师、一级美术师胡进曦,西泠书画院秘书长陈可

从右至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丽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叶剑波

右一:浙江省美协驻会干部陶将

从右至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讲师陈明坤,浙江耀江建设集团总裁章钧明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研工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王一飞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尉晓榕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美术》主编万木春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陈磊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余刚

从左至右:孔令伟、陈磊、傅肃琴、张谷旻、张蔚文、任道斌、尉晓榕、仁量、万木春、陈坚

“品读历代经典,参悟自然造化,随心所欲不逾矩,写自家气韵,成独家丘壑。”张谷旻习画始于探古,进入美院学习后在诸位老先生的引导下遍习历代经典,师法古人,持守传统的画学正脉。对于传统的研习至今也从未懈怠,历代名家画作他都了然于心,时时如置身前贤笔下丘壑,观之思之,体会琢磨。但古法并未成为他艺术创作上的羁绊,在传承中始终探寻属于他自己的笔墨语言。
张谷旻极为重视写生,师法造化,搜妙探幽几十载,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早年间在“85新潮”的影响下,他开启西部新题材的山水的创作,拓荒似的拓展探索着表现语言和意境。之后带着对笔墨的思考再次着眼于江南山水,寻找对语言图式的另类表现,欲将传统笔墨运用于当代之中饱游卧看中他逐步领略自然之真,世间规律与自然雄奇了然于胸。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耕耘下,虽师古人但未被笔墨奴役,虽强调写生但未被形象束缚,可见在“劳形”的汗水背后付出了更多“劳心”的心血,可谓在“形而下”技法与“形而上”哲学思考完美的结合。一路以来的收获相互连通,积聚能量,辛勤耕耘终将绽放,他凭借热血与灵气才情,尽展智慧,迁想妙得,挥洒胸中逸气,为自然图真,彰显江南文脉的深厚广博。张谷旻笔下的自然、淡泊、闲和严静,皆向世人彰示着他的才气与审美品格。

展览现场

中国画自古以来对师法造化异常重视,唐人张璪有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洪谷子终岁游走太行,摹写林木万本,方得其真。畸叟画华山,穷幽极遐道:“画虽形状,主意乎”,提出了意溢乎形。然而,古人对于写生的态度也并非是抄写自然之物,在此格物之上尚存更重要的主观作用。后世又有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等诸位先生对山水写生探究不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薛永年认为,张谷旻继承了 20 世纪的写生传统,但更注重笔情墨趣,有意识地在写生中提炼笔墨。他自觉解决笔墨与景象、感受的结合问题,从刻画对象的笔墨转向在写生中传达自己气质、学养和独特内心感受的笔墨。他在深入自然中,以传统笔墨皴擦表达今时今境,笔笔皆有古义,但皆从生活体悟中得来,所以能与时代精神相接。达到了师古人、师造化再到图真创作的完美融合。张谷旻曾表示,写生起到的作用不光是搜集素材与获取灵感,而是要沉浸于自然之中以心灵感悟,用主观感受表达自然物象,通过自身的笔墨语言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自我与自然的和谐。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写生并非为对具体的一树一石、一砖一瓦具体刻画,而应当找其特性而后悟,直写其精神与气质,方可能气质巨盛。其所表露的也是画家的审美、气质、品格、学养、性情与独特的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于此处讲,写生亦可谓是一种对景创作。

展览现场

张谷旻善于处理作品中的诸多矛盾,他的作品既清灵秀润,又能浑厚苍劲,气象高阔;画面繁密而不拥塞,透露出寂静空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理论家郎绍君认为他的画结景严密,画法精致而淡雅,含倪云林之清逸而无其孤峭,近王蒙之毛厚而无其繁密。在山水写生(或写生性创作)中能如此自如地运用传统笔墨进行写生,是对现代中国画写生的一个超越。

古人素有笔境之争,张谷旻却认为笔境兼夺为尚。他落笔沉着老辣,常常以渴笔杀入纸中,又惯拉长线,时急时缓,富于节奏,方法多样,正侧方圆蓄含其中。时而笔毫行至湿润处,古藤般的线条忽而洇散,似古木逢春,时而又勾皴并行,墨色干湿浓淡层层相破,颇具生机与笔墨意趣。在此之上多饱沾水墨染之,层层积渍润湿。滃郁淋漓,清秀华滋,五韵焕灿,韵味悠长。正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笔墨飞舞的浪漫构思下,却饱含理性的思考,其种种笔墨无一不符合物象之结构与道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尉晓榕称其所画景物都可通过工程做成实景,固知其不做虚妄欺世之像,可谓造妙入微。实处着力,虚处着眼,润泽的墨块中往往分割出几块浅色。虚实莫测,似云雾,似烟岚,似才情、诗意溢于画面,引人入画。

张谷旻师生写生现场

踵武前贤,以昭后学,教化从容,砥砺无穷。张谷旻教授既是杰出的当代山水画家,也是成功的教育者。他不仅与古人、造化为徒,也与后学为师。他不仅是严格的师长,也是有大爱之心的仁厚长者。在教学中,他在强化学生笔墨基本功的同时,尊重学生特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寻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含道必授,薪火相承,致力于美术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

张谷旻的学生们以坚实的艺术功底崛起于侪辈,现有中美协会员十数人,许多同学在国展、省展中创获大量佳绩,又有同学前往世界各地交流学习。在杭州G20峰会主场馆创作以及五水共治等多项大型山水画创作活动中也有张谷旻师生的身影。张谷旻教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其学生走出中国美术学院的课堂后,布列南北各地,出类拔萃者不可胜数。有的执教于国内各大院校,有的进入专业创作团体。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是教学和研创单位中的进取者,在未来也将成为中国画坛中的中坚力量。

展览现场

张谷旻于2018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最高荣誉奖“哲匠奖”,正如颁奖词所言:“他从学院派的角度彰显了江南文脉的深厚广博,诠释与践履了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相和同契的人文水墨品质。这位学者型画家的行与知,一如他笔下的林泉一般气韵高致”。张谷旻教授的为人、为学、为艺的品格,一如他笔下山水一般有浩然正气。这种高尚的人品、艺术的智慧、高华的境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每一位学生,也值得每一位艺术的后学者为之准则和崇敬。

展览海报

【出席开幕式嘉宾】

张蔚文(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钱晓芳(浙江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吕建楚(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浙江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刘   健(原中国美协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刘   正(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肃琴(原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洪关良(原萧山区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卓鹤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尉晓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
陆元峰(西泠印社集团副总经理)
陆竞秀(原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余   刚(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子翔(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杨   丽(美术报总编辑)
陈文琴(余杭区纪委巡视组组长、原余杭区文联主席)
缪宏波(杭州市美协副主席、杭州画院副院长)
韩祖耀(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韩   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王一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处处长)
万木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美术》主编)
班陵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
孔国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
陈   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
陈   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丽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顾迎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明坤(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讲师)
陶   将(浙江省美协驻会干部)
竺勇凌(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仁   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田舍郎(西泠书画院院长助理、一级美术师)
胡进曦(西泠书画院专职画师、一级美术师)
章钧明(浙江耀江建设集团总裁)


【艺术家简介】

张谷旻,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冷书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博士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黄宾虹研究会顾问,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8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最高荣誉“哲匠奖”。

作品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名家邀请展、双年展、三年展等,出版个人画集和专著三十余部。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狮子林 44cm×64cm 纸本水墨 2014年

艺圃 67cm×64cm 纸本水墨 2014年

狮子林卧云室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御碑亭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4年

陕北人家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0年

延长金盘村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0年

天台丰干桥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21年

西泠汉三老石室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2年

国清寺一隅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塔院深深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灵峰溪谷图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石屋洞 44cm×59cm 纸本水墨 2019年

禅寺烟雨图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2年

湘湖黑天鹅岛 45cm×68cm 纸本水墨 2022年

泰顺毓文桥 45cm×67cm 纸本水墨 2015年

五峰书院 68cm×89cm 纸本设色 2021年

烟霞洞 68cm×45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苍岩山福庆寺 41cm×11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苍岩山福庆寺 41cm×11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龙井秋意图 44cm×128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南雁碧溪 41cm×11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编丨 ZYJ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