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鲁与海东青》
《巴图鲁与海东青》——胡镇彬满族民俗人文影像与研究作品展将于1月15日(本周日)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二楼Aphoto雅昌影像艺术空间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雅昌文化集团主办,Aphoto雅昌影像承办,港深珠澳摄影影社、深圳市摄影摄像技术研究会协办,欢迎广大摄影人莅临观展!
本次展览由雅昌特邀策展人、美国国际摄影师联盟特约策展人孙传彬特别策划,集中展出了摄影人胡镇彬的60幅作品。这组作品以满族引以为傲的民族图腾——海东青为着眼点,采用纪实摄影的方式与人物环境肖像等影像语言,记录了朴实无华的东北农民、吉林农村满族的民族习俗和生活场景。
《巴图鲁与海东青》
海东青
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
摄影家胡镇彬的创作构思
摄影家胡镇彬与海东青
如何运用影像符号表达民族特色,如何运用特定符号揭示民族特点,是我进行影像创作的主要方向。对于生活在我身边的满族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一开始把主要观察的地点选择在哈尔滨的阿城与五常地区,阿城是女真金朝的发祥地,五常是满清重臣和珅家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这两地能看到大量的满族村屯,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影像的方式将其民族特点表达清晰却很难做到。2000年左右,我通过阅读找到一条线索,吉林市的乌拉街镇是满族的主要聚居地,追着这条线索我便经常过去探访、拍摄。经过几年的寻访得知,在吉林一个打鱼楼村是满清时期镶蓝旗的一个望族伊尔根觉氏家族的聚居地,这部分满族人历史上是努尔哈赤指定到打鱼楼居住的。努尔哈赤安排这个族群住在这里,目的是让这部分满族人为大清皇家捕贡鹰即海东青等事项。得到这个线索后,我想尽各种办法,经过反复沟通,慢慢走进这个群体。在打鱼楼村最典型的满族习俗就是驯养海东青。而驯养海东青这在华夏族群中却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恰恰非常有利于运用影像的方式对满族文化传承进行表达。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从2005年开始,利用十几年的时间,不断地深入到打鱼楼村,与训鹰的训鹰把式们同吃同住,细心观察,以请鹰、熬鹰、围猎和回归自然为线索,对满族文化进行影像表达。
本次展是十几年的观察后得到的影像及我对满族古老文化思考的部分作品,希望我的影像作品能为各位观看者传递出驯化海东青的满族文化传承的生活场景,引发出民族文化应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的思考。
胡镇彬
摄影家胡镇彬说:“Aphoto雅昌影像的展览综合解决方案颠覆了我对办展这件事的认知,这种全流程、一站式的服务太省心了,所有工作都在网上沟通、网上操作,Aphoto雅昌影像有一整套办展的方法体系,就算是从来没有办过展的人也不用担心,按着这套体系一步步走就行了,非常的清晰、简单;同时,他们还有水平非常高的、资历非常深的合作策展人团队,可以帮助摄影人梳理、提升创作的专业性,保障展览的呈现效果。另外,最让人惊讶的就是性价比,真是没有想到这种收藏级品质的输出会有这么低的价格,而且据说是一种新一代的纳米级数字微喷技术,色彩还原程度以及影像呈现效果的细腻程度让人惊叹,这对摄影人来说是个福音,有了Aphoto雅昌影像的展览综合解决方案,每一个摄影人都有机会办一个自己的个展。
胡镇彬
海口经济学院摄影专业摄影教师
哈尔滨学院摄影专业摄影教师
中国高教摄影协会理事
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电视教育协会摄影分会副理事长
摄影经历:
2009年《流动的风景》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0年《林业记忆》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4年《鹰》参加浙江丽水国际摄影节;
2018年《回忆·守望》参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道外黑白影像七人展;
2020年《中国俄罗斯族》参加贵州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
2021年《天恩·水润--查干湖冬捕》参加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策展辞
知名策展人孙传彬
研究民族历史的摄影家胡镇彬在二十几年前就关注了满族的民俗民风,拍摄了大量的人文田野调查影像资料,包括了满族的日常生活和婚、丧风俗,尤其对于满族引以为傲的民族图腾海东青民俗文化进行了多年的跟踪拍摄与田野调查研究。摄影家采用纪实摄影的方式与人物环境肖像等影像语言记录了吉林农村满族农民的世代保留的民族习俗;请来海东青、日夜的熬鹰、用它们去围猎、为他们心中图腾而祭祀欢庆以至于最后将为猎鹰人的生活增添传承乐趣的功劳满满的海东青放生回归大自然,转年又进行这样的轮回。
本组影像作品不但让观者看到了东北满族兄弟的农村民俗生活场景、朴实无华的东北农民,更为重要的是引导观看者对满族民族特性的了解与思考。他们为什么那么崇尚一个猛禽并把海东青敬为鹰神视为民族的图腾,他们不单单用猎鹰狩猎而是汲取了海东青的忠诚凶悍、迅捷骁勇化为民族的精神。当时弱小的女真人不但灭掉了年年向他们强迫索取海东青与美女的契丹人的辽国,又进关覆灭了强大的大明王朝。在这里不可忽视的就是女真人的民族精神他们勤劳团结忠诚,把海东青的围猎习性化为民族的凶悍的性格与精神,“善骑射”又是这女真草原民族的本性这些都是致胜的本源。
《巴图鲁与海东青》摄影家让我们从记录发掘东北村民俗人文影像,延伸到一个民族古老的习俗与传承,再让我们回顾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真是难能可贵的。胡镇彬从影像采集到民族习俗的研究,既可以记录一个民族的古老的习俗又起到弘扬一个民族从爱鹰到人鹰共存的生活,并让一起生活劳作一年的鹰回归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东北满族这习俗也得到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认证与保护。
孙传彬
雅昌文化集团特邀策展人
美国国际摄影师联盟特约策展人
其摄影作品分别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丽水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大理国际摄影展、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多彩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纽约国际摄影展、德国纽伦堡及艾尔兰根两个城市邀请展、广东四十位摄影名家传统银盐作品典藏展。其作品被公开拍卖、被典藏,大画幅铂金作品参加红树林保护基金会公益拍卖及典藏。
2015年台北国际摄影博览会最佳策展人奖;
2016年纽约国际摄影展策展获记录、艺术类金奖作品,特约策展人;
2017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中外百位大画幅摄影家作品》最佳策展人奖。
Aphoto雅昌影像简介
Aphoto雅昌影像是雅昌文化集团业务四大板块中的影像业务单元。雅昌影像业务整合了雅昌文化集团近30年来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资源、技术和经验,重磅推出“Aphoto雅昌影像平台”,专门为摄影人提供影像定制输出服务。致力于打造摄影后生态综合解决方案及标准化体系,并提供全方位、平台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商品和服务。
Aphoto雅昌影像以“你只管按快门,剩下的我们来做”为品牌理念,以“让每一位摄影人都能轻松制作自己的影像艺术作品”为企业使命,以“成为当代的柯达!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影像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旨在成为影像生态圈创新引领者,为文旅机构、影像机构、专业摄影人、摄影爱好者以及影像消费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除了展览产品
更有摄影艺术画册、雅影集、艺术作品集......等多款影像呈现形式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雅昌艺术网”(ID:A8048008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