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 三年孵化,浙江民间工艺“尖子班”交上了毕业佳作

2022年12月 三年孵化,浙江民间工艺“尖子班”交上了毕业佳作

近日,“时光·时刻·时代——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工艺美术)三年成果展”在浙江展览馆拉开帷幕。来自浙江各地的民间文艺家齐聚杭州,带来了各自最新创作的得意作品,为三年的孵化交上了一份毕业佳作。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赵晓刚、王先中、童颖骏,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人事处长张赛飞,中国民协副主席、浙江省民协主席杭间、浙江省民协相关主席团成员以及“名家孵化计划”团队的全体成员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郑蓉主持。

开幕式上,杨守卫为导师颁发证书,吕伟刚、赵晓刚、王先中、童颖骏为助教颁发证书,杭间、张赛飞为学员颁发证书。学员代表叶品勇、导师代表陈水琴,杭间先后发言。

展览看什么?

此次展览共展出木雕、石雕、青瓷、刺绣四个品类150余件作品,其中包含了12位国大师的作品,是难得一见的一场高规格展览。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融入作品,体现了他们记录时光、讴歌时代的真挚情感和创作才能。这些作品不仅是工艺技术上的精品,也是艺术上、思想上的创新。

两件获得了第八届浙江省映山红奖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亮相。新晋的国大师金家虹的刺绣作品《丝路锦绣》采用了杭绣针法,通过十几种传统与现代针法的融合,形象展现了丝绸之路沿路的风土人情,她也凭借这组作品入围了山花奖。

同样是以丝路为主题,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俞柏青的木雕作品《丝路记忆之敦煌》则在雕刻过程中融入了中国话的写意,更加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创作者情趣。

来自台州的廖春妹刺绣作品《凤鸟栖枝》,“花鸟寄托着美好的寓意,也是绿水青山的象征,我把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大篆体嵌入花朵中,表达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

俞田带来的竹雕作品《雷峰塔下的故事》,体现了其新的创作方向:这件作品耗时两年、份量十足,用戏剧式的人物造型表现雷峰塔下纵横古今的民间爱情故事,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展览将展至12月25日,更多优秀作品,可到浙江展览馆观看。

三年,“同学们”交上了什么样的答卷?

“名家孵化计划”是浙江省文联2020年推出的艺术人才培养重大举措,后被列入浙江省“五个一批”文艺人才孵化项目· 工艺美术名家培育计划。涵盖美术、书法、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5个艺术门类,力争经过3到5年时间,推出10名左右在国家级重大文艺评奖和展赛展演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名家,壮大浙江省文艺发展领军人物队伍。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

民间工艺从木雕、石雕、青瓷、刺绣四个门类切入,由中国民协副主席、浙江省民协主席杭间担任团长,特邀吕品田、乔晓光、郑建明、张敏杰等全国知名教授成立专家组,挑选出18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且有一定声誉的名家孵化对象,并特别聘请高公博、周金甫、徐朝兴、陈水琴、吴尧辉、陈小甫、卢伟孙、林霞8位行业知名国大师分别担任团队导师和助教,共同组成孵化团队,通过学习培训、创作点评、采风交流、展览展示、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举措,探索文艺人才培养新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薪火相传。

第八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颁奖典礼

为期三年的“名家孵化计划”已近尾声,省民协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在最近两届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孵化团队3人入围终评;在2021年的第八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评选中,孵化团队5人获奖;在今年的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浙江共11人上榜,孵化团队更是占据5席,他们是:卢伟孙(青瓷)、金家虹(刺绣)、廖春妹(刺绣)、牟湘波(木雕)和叶品勇(石雕)。此外,还有6人在今年评上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三年孵化,大家做了什么?

选定了优秀的人才,如何培养?

针对浙江民间工艺精技艺、缺思想、缺眼界、缺艺术涵养的实际情况,“孵化计划”对工艺师的培训集中在思想理论、艺术涵养、美学情趣、设计理念、创新能力上。

孵化团队在龙泉交流创作心得

导师团列出了学员的学习书单,要求全年完成自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授课内容涉党的文艺政策、哲学、文学、美学、设计理念、工艺理论、融合创新能力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孵化计划”还组织学员赴大师工作室现场考察学习,积淀知识、拓展视野;开展创作交流。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创作点评;召开专题创作心得交流座谈,思想碰撞,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孵化团队在天台采风

石雕组的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回顾起“名家孵化计划”三年来的所学所得时说:“这次孵化计划,不仅学员,也是我们导师的一次学习机会。在与学员交流,听专家授课,和木雕、青瓷、刺绣其他行业的工艺师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都为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想法。工艺美术的进步都是“逼”出来的,在这个大家不断交流,不断参展,不断评比的过程中,我们很难不被这样火热的氛围所影响,而去‘逼着’自己创作出更多作品。”

2021年省民间工艺“名家孵化”计划首期创作交流活动

省民协在浙江民间文艺人才培养中同步推进“新峰人才计划”和“名家孵化计划”,形成了阶梯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新峰计划”着眼于青年民间文艺人才的挖掘与培训,其中的佼佼者达到一定艺术高度后可以进一步提升,进入“名家孵化计划”。

在未来,省民协将继续挖掘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探索培养工作的新机制、新思路、新途径,使青年民间文艺人才的培养理念更为科学、培养方法更为完善。

——部分作品欣赏——

导师组作品

周金甫 山海黎乡

陈水琴 杭绣·双面绣禽鸟系列《翡鸟》

徐朝兴 青釉双耳牡丹瓶

吴尧辉  左右开弓 黄杨木雕

卢伟孙 山水清音

学员作品

金家虹 单面绣《南涅水众生》一套12件

廖春妹 《凤鸟栖枝》

孟永国 喜从天降 发绣

余知音 清寂 刺绣

牟湘波 佛音 乐清黄杨木雕

万少君 木雕“乘风破浪”

俞柏青 日新月异之山城印象

周桂新 竹·空间 竹根雕

罗洪文 南宋官窑“青玄”旋纹瓶

杨小秋 龙泉青瓷“侈口工纹尊”

陈学农 石雕   菊黄蟹正肥

董仁庆 春天的故事

李德 行舟

裘良军 迎春


             

            

 编丨俞越、厉亦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