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每一部分」
2022年11月17日 — 12月22日
「梦的每一部分」
海莉·约瑟夫斯
@ 阿尔敏·莱希 - 伦敦
展期:2022年11月17日至12月22日
Grosvenor Hill, Broadbent House
London, W1K 3JH
周二至周六:早10点至晚6点
展览以《婴儿口中晃动的食物 / 阳光透过窗户》作为起点,画中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内,婴儿正在吃早餐。观众的各式官体验因而被唤醒:早晨阳光的温暖,精力充沛的婴儿大口吃着食物的味道,以及母亲或照护者的双手,温柔坚定地支撑着这副快速成长的身体。这幅作品描绘说明一个开端,这其中有一道方程式正被拼凑出来——我们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旦我们投身进入约瑟夫斯所认为的“现实之梦”时,我们体验的世界便如同梦一般,充满诱人幻觉。在那里,人类作为主体将经历了一场形同教学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自身所拥有的诠释方法,如何在这场全新的意识领域中被落实应用。
《婴儿口中的食物 / 阳光透进窗户》2022
亚麻布面油画
在持续探索展览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一名人物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这是一条充满开放性的路线,也向我们展现了如何通过梦想前行。每个人物的潜在目的是唤起生命的觉醒。置身于广阔荒野中,以及荒野本身“充满生气”的形式,又迫使这些人物必须梦醒回归当下现实。而在大梦初醒后,身边周遭的现实场景,更有助于恢复个人对现实的意识。因此,梦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语言,当大量的感知和经验无法以言语表述时,通过梦境便能协助传达现实之美。风景、荒野和田园等主题贯穿着约瑟夫斯的绘画创作,在此次展出的新作品中尤其如此。继2021年于阿尔敏·莱希 - 布鲁塞尔举办个展「灵魂指引者」之后,约瑟夫斯便前往缅因州,这段时间里的生命经验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在阿卡迪亚国家公园(Acadia National Park)和位于美国最东边的夸迪海德州立公园(Quody Head State Park)徒步旅行,途径的风景唤起了约瑟夫斯经常反复出现的梦境和记忆,它们便是「梦的每一部分」展中作品背后的重要创作养分。
约瑟夫斯在创作中经常聚焦风景环境,以及人类作为主体如何与之相互依存,因此田园风(pastoral)是理解她作品的关键观念之一,无论是在此次展览还是约瑟夫斯更广泛的创作脉络之中。同样地,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基什内尔(Ernst Ludwig Kirchner)对约瑟夫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运用了怡人、活泼缤纷的色彩创作,这些特质在他一批完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作品中尤为明显。
「梦的每一部分」可说是延续了约瑟夫斯自己对田园风格的诠释延伸。她生动而充满氛围感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一份独特于自己的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手法,尤其是在处理作品中做梦的角色,或在无尽可能中唤起特定梦境的时候;通过白日梦、夜梦或幻觉作为场景。在梦中觉醒的可能性永远存在,梦的本身便提供了转变的途径。无穷形式和性质的梦,也与克服生命中的失去、悲伤和面对人类经验中的种种不确定,油然而生的困惑一同共生。约瑟夫斯也经常于作品中,流连忘返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场所,凸显生命的短暂易逝。在《头壳裂开 / 让上帝进来》一画中,约瑟夫斯想象着画中人物在徒步旅行时抵达了山顶,并在高峰之上,经历了一次极具变革性的觉醒。按艺术自己的话来说:“当他们放手去见证周遭的美丽时,他们的真实自我就显露出来了。”在这一刻,梦境被打破裂开,接踵而来的便是现实和当下的真实之美。
《头壳裂开 / 让上帝进来》2022
121.9 x 91.4 cm
——Kristen Cochrane,作家、研究员
海莉·约瑟夫斯肖像,2022 / © 海莉·约瑟夫斯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 摄影:Dan Bradica。
海莉·约瑟夫斯于1987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201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布鲁克林。艺术家从生命的转变、死亡和女性气质等观念中汲取创作灵感,经常于画中描绘孤身一人的人物置身于超越时空的奇幻场景。其作品色彩缤纷并充满神秘氛围,也仿佛潜藏着一丝暗黑吊诡。海莉·约瑟夫斯的作品广泛于世界各地画廊机构展出,包括克利夫兰艺术学院,其作品也收藏于北京X美术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ID:gh_fb3f42edc87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