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售罄!一次“AIGC”与“NFT”的碰撞 | 藏家反馈、摄影师眼中的AIGC是怎样的?

火速售罄!一次“AIGC”与“NFT”的碰撞 | 藏家反馈、摄影师眼中的AIGC是怎样的?

11月22日13:00起,“元视觉”艺术网正式发行来自500px摄影师的3款AIGC数字艺术品作品上线后几分钟内迅速售罄


       

       

       

       
藏家评论      

     

       

       

       

       

上线发售前,即有藏家表示AIGC是自己看好的品类、有抢购的欲望,也有藏家夸藏品好看,为其点赞。


     
👍👍一直看好AIGC板块发展,今天必抢

     
蘑菇真好看啊,晶莹剔透的,想吃😄

13点起,迅速售罄的紧张局面,让抢到的买家大呼过瘾,没抢到的人在社群内表示要互换。


   
已经抢空了,还好今天准点去抢了

   
卖完了已经!这么牛的么?!

   
好想要蘑菇!!用数字风暴互换蘑菇🙏互换来!

同时,藏家也看好此次含版权发行。


   
@元视觉小秘书 希望从版权数字艺术品中找到元视觉艺术的突破方问🌹


       

       

       

       
摄影师观点      

     

       

       

       

       

本次作品参与发行的摄影师们是如何看待AI摄影的?一起来看他们从创作者视角带来的关于摄影艺术、技术、人类与AI的观点分享~

01      
肉联厂RPF®斧头哥:不能被工具所驾驭      

           

从年初我就开始接触了AI绘画,越玩越觉得有意思,不同于现实传统摄影,当摄影师用上AI绘画后,其作品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AI绘画与玩摄影一样,点个按钮和按个快门没太大本质区别,但是要出一幅好作品,那是需要花费很多学习成本的。

这些用的是Stable Diffusion GRisk GUI软件做的,非常简易,生成的图分辨率也不是很高,不过已经能出一些不错的人物肖像了。后来开始学习本地部署Stable Diffusion,在自己机子上畅快玩耍了,研究各种提示词组合,权重分配等,作品也开始涵盖了风光,城市,概念设计,二次元等。

AI正以24h不间断的深度学习在成长,而我们更是不能松懈,不能被工具所驾驭,我们必须成为主导。希望更多的爱好者一起加入AI绘画,一同来创造AI艺术视界。


           
02      
ATIME斯基:短时间产生大量概念草图      

           

严格来说我不能算作一名摄影师,摄影是我的爱好,专业学的是计算机和画画,相比用相机摄影机来说,我更擅长用鼠标和计算机来创作内容,在AI出现之前都是用3D软件来完成创作,3D的好处是想象力可以放飞(有时间预算的情况),坏处也显而易见,就是效率太低出图太慢,想要达到最终的效果往往需要1、2周,甚至1、2个月时间。

AI这个工具大大缩短了这个时间,可以说提升了上百倍的速度也不夸张,我觉得这些工具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完全地发散想象力,做到以前我们很多概念设计师完全做不到的事情,短时间产生大量的概念草图,减少了创作内容中的前期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对于很多内容创作相关行业来说,AI工具的出现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短期内对于创作结构而言,正面大于负面,对于个人创作者而言,负面大于正面,但是长远来看,我更相信会有更多人利用好这个工具来创造以前达不到的价值

正如Midjourney的创始人David Holz表示,“我觉得人工智能就像水。水有危险,你可能会溺水,但你也可以在里面游泳,可以用它发电。Midjourney并不试图成为水,而是试图为人们制造冲浪板,让大家能成为与水一起生活和共事的人。”


           
03      
宾果:Ai虽好,不要贪杯      

           

我很早就关注AI关于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这个领域,一直比较感兴趣的是机器通过大数据学习来模拟人类影像创作。我最早是通过玩手机的Dream软件,做了一些自己影像作品深加工,感觉很好玩,但是距离我想象中作品还有一段距离。今年接触MidJourney以后,创作风格开始海量增加,让我对Ai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里我还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Ai虽好,不要贪杯。Ai这么厉害,还要我们人类干嘛?模仿不是艺术,雷同不是艺术,现在Ai的创作还是基于人类先前的艺术作品累积,Ai并没有独立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基于超级算法也无法超越人类。艺术的魅力在于思想,思想是不断创新和变化,在这个原则下,机器就不可能在艺术创作方面超越人类。所以,我们人类还是不能放弃和停止思想,思想才是我们艺术保持独立的根源。


           

此次发行是“元视觉”艺术网对AI赋能与数字版权的探讨,未来将持续探索并积极构建平台、消费者、艺术家的多赢机制,用人机共创探寻元宇宙道路,用数字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视觉艺术”(ID:yuan-shi-ju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