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巴·沙赫巴兹
《燃烧的维纳斯 》2016
纸上水彩、茶、水粉彩和金叶
203.2 x 127 cm
阿尔敏·莱希 - 巴黎荣幸呈现艺术家希巴·沙赫巴兹(Hiba Schahbaz)的首次画廊个展「情歌」。展览已于2023年2月23日开幕,并将展至4月8日。
希巴·沙赫巴兹
「情歌」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展期:2023年2月23日至4月8日
64 Rue de Turenne
巴黎,75003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正在展出|阿尔敏·莱希 - 巴黎
「情歌」
2023年2月23日 — 4月8日
虽然希巴·沙赫巴兹的艺术教育根植于巴基斯坦拉合尔的细密画艺术(miniature painting)训练和传统意识形态,但理解其创作不应该只从这单一面向出发,而更要通过沙赫巴兹从小便在书中所接触到的西方名画复制品来梳理其作品中线索。事实上,包含沙赫巴兹在内的,曾于90年代至2000年在拉合尔或卡拉奇艺术学校学习的年轻世代,他们一直被严格的学术界限所束缚,且受到严格的正统教义的洗礼了。在这样的框架内,沙赫巴兹赋予绘画的是表达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角色和使命(通常是从民族主义角度出发),而不是探索和女性身体相关的感官刺激。由此,不难理解沙赫巴兹从孩提时代到现在,在自身艺术中对女性裸体坚定不移的实践体现,所面临到的困难挑战。
正在展出|阿尔敏·莱希 - 巴黎
「情歌」
2023年2月23日 — 4月8日
而正如在画中被宰杀或卧倒血泊中的人物或动物能被呈现为毫无情绪一样,希巴·沙赫巴兹笔下的人物也毫无顾虑或恐惧地将自身投入巨龙口中;任何能立即或容易识别的情绪都被抹除。由于其非透视或浮动空间的排列,细密画这种微型绘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在动态变化中生成双重甚至三重图像,这使得传统的细密画既静止但又能呈现出动感。
希巴·沙赫巴兹
《神奇生物 》2022
纸上水彩、茶、水粉彩和金叶
149.86 x 203.2 cm
在希巴·沙赫巴兹的画中,人物与雄伟的龙之间的单纯对抗就足以让人隐晦的联想到两者之间产出的混合体:母龙/龙女,介于尘世化身和神话传说之间。在这两极之间,能产出数不尽的细致变型的表达形式——就如同在《情歌》(2022) 或《神奇生物》(2022) ,以及《在你眼中》(2022) 画中面对面相遇一般。当我们深入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时,我们了解到希巴和巨龙不仅是身陷一种变形且融合的关系中,而且还处于一种相互友好、滋养、当然还有充满情欲的关系中。沙赫巴兹在她的作品中灌输的主观和女性意识,甚至可能带有某些自传成分的维度,这些叙事都是不曾出现在传统细密画之中的;希巴·沙赫巴兹的创作可说是开拓出一片未经琢磨探究或还未开发出来的广阔全新艺术领域。
希巴·沙赫巴兹
《情歌 》2022
亚麻布面油彩
91.4 x 121.9 cm
在沙赫巴兹中立的表达中,她在纸上所体现的女性形象,仍然是囊括了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谱系的综合化身,通过或多或少的情欲挑逗、挑衅和分歧姿态,她们超越了图像、神话和宗教的想象框架。其中包括艺术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她可说是艺术史至今为止女性解放的究极象征,以及为民牺牲的代表;又或是达芙妮(Daphne):与大自然顺理成章地联系在一起的绝对之美的象征,以及与对美与善的永恒的追求的形式;最后则是夏娃(Eve):其孕育滋养和充满创造性的美德跨越了一切的宗教信仰,但也象征着存在善与恶之间,或在知识的边缘和陶醉的触角之间摇摆,接近无意识状态的人类状态。
正在展出|阿尔敏·莱希 - 巴黎
「情歌」
2023年2月23日 — 4月8日
这便是希巴·沙赫巴兹画中“女性主义”的具体化身:在针对女体以及其衍生出的千万种化身的细致低调处理之中,艺术家将"神圣"的女性形象投射于自身,然而却不故作严肃正经。这些女性形象经常被后现代绘画、电影和文学拿来重新诠释运用,但仍旧保持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普世力量。她们皆为坚强、充满革新和团结力量的女性血脉传承者。除了自身身体,在镜子里看到并描绘自己的希巴,也同时绘出了无数其他的匿名和 "未被正视 "的女性人物,她们因此不径自走地进入了沙赫巴兹的绘画和内心故事,经由创作来被阐明揭示。当沙赫巴兹投身于长时间的绘画过程时,所被创作发明的和被邀请进驻画面之中的,是诸多通向深刻自省的门户或是路径——我们便再次聚焦于沙赫巴兹笔下人物角色的精神和肉体层面,其散发充满感性、冥想和体操般柔软的姿态。
希巴·沙赫巴兹
《粉红山脉 》2022
布面作品
106.7 x 162.6 cm
然而希巴·沙赫巴兹笔下人物肖像中所蕴藏融合的力量,不能也不应仅仅与后现代主义和当代文化这一伟大的沟通工具混为一谈。通过沙赫巴兹的创作更是提醒着我们,远在古老巴哈里斯坦(春天花园)手稿中——这是艺术家巴萨万(Basawan)所描绘的神秘主义诗人贾米(Jami)在16世纪末(拉合尔)创作的作品,以及往后蒙古细密画的精细化过程(其逐渐超越伊朗和巴基斯坦细密画影响),都指向着印度教、基督教图像和琐罗亚斯德教元素的曾经共存。这种独特于印欧肖像的传统在希巴·沙赫巴兹的创作中有幸被传承下来,这可是超前当代全球化趋势的远古兼容并蓄,这一切在关于春天的神话中找到了最美丽的载体之一。这出神话也通过希巴·沙赫巴兹的名义被近乎直白的转化,也可以归功于波提切利笔下著名的维纳斯;这位当代画家邀请自己化身一系列神圣的人物角色——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人物,不仅是维纳斯(又称阿芙罗狄蒂 Aphrodite),还有在原画中围绕着维纳斯的西风之神(Zephyr)和女神弗洛拉(Flora)。
希巴·沙赫巴兹
《燃烧的维纳斯 》2016 (细节)
纸上水彩、茶、水粉彩和金叶
203.2 x 127 cm
但在经典图像和象征寓意之外——虽然这件作品毫无疑问是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裸体——回归古希腊神话的源头也揭示了,在神圣(心灵)和世俗(肉体)爱情之间的迂回路线上,还承载了一趟自洽的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之旅。希巴·沙赫巴兹再次邀请我们踏上自由奔放的欲望之途,作为一种对自我和世界的纯粹认知的探索,用以考验验证人世间最令人满足和以及感到困惑的经验。
希巴·沙赫巴兹于工作室,2022年 / © 希巴·沙赫巴兹 - 致谢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家希巴·沙赫巴兹出生于巴基斯坦卡拉奇,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布鲁克林。其艺术实践横跨纸上绘画、运用红茶、水性颜料,以及亚麻布面油画创作。她的作品聚焦描绘女性身体,并且经常参考自画像,通过绘画为自己和其他女性创造一个讲述故事和回顾历史的空间。自从移居美国以来,其绘画实践便从微型的细密画扩展到真人大小尺幅的绘画作品。
沙赫巴兹于巴基斯坦拉合尔国立艺术学院接受细密画训练,并获得普拉特学院绘画硕士学位。近期参与的展览包括:迈阿密当代艺术中心(ICA Miami)群展「火焰、人物、幻想」(2022)、阿尔敏·莱希 - 伦敦群展「来自第六维度的讯息」(2022)、2022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以及艺术制作基金会(Art Production Fund)所策划的洛克菲勒中心公共艺术委托项目「在我心中」(In My Heart,202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敏莱希 AlmineRech”(ID:gh_fb3f42edc87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