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医巫闾讲座
“建筑、空间与遗产”系列第八讲
历史与空间:晋东南古代艺术与社会
晋东南,包括长治市与晋城市,古称“潞州”和“泽州”,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太岳山与太行山环绕的上党盆地之内,与河南安阳、河北邯郸为邻。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重要分布区域,尤其以元代及其之前为特色,另有大量壁画、彩塑等附属性文物,并与村落、山地形成丰富的人文景观。本研究以青莲寺为个案,采用多学科方法,从地方性材料入手,包括修缮改易、宗教地理及区域社会等内容,分析传统意义上美术史、建筑史与社会史的基本构成,呈现微观视野下的“历史与空间”。
主持:吴世旭(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主讲: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与谈:段彬(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时间: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19时
地点:腾讯会议 ID 989874541(密码 4229)
主办: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从事文化遗产研究。
段彬,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博士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历史地理和山西地方史。现已参编《印记·江宁非遗地名》《晋中市榆次区志》等著作六部;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古典文献研究》《中国地方志》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沈阳师范大学医巫闾讲座
医巫闾讲座创办于2011年,初衷是结合沈阳师范大学人类学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育,通过多学科的学术互惠与知识呈现,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讲座一度中断。2019年末,讲座重启。在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承蒙学界好友不弃与帮助,由本院人类学学科主办的医巫闾讲座2020年举办了16讲,主讲人和与谈人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俄罗斯、美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讲座主题涉及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建筑学等学科;2021年举办了13讲,其中,线下讲座3讲,线上讲座“理解经典”之人类学系列10讲;2022年举办了13讲,全部为线上讲座,其中,“理解经典”之民俗学系列11讲,主讲人和与谈人均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此,我们对各位主讲人和与谈人深表感谢!同时,感谢参与组织工作和录音整理的各位同学!感谢各位听众的参与!《医巫闾讲座实录》第一辑和第二辑已经出版,第三辑也将在辽海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
2023年上半年,医巫闾讲座将启动“建筑、空间与遗产”系列,系列讲座仍秉承多学科学术互惠的初衷,希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促进中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诚挚邀请学界好友与同仁莅临指教!热烈欢迎各位听众参与讨论!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2023年1月12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ID:cafa_heritag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