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展讯 | 新一年的113场当代艺术展

2023年1月展讯 | 新一年的113场当代艺术展

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作为2023开年的一月,百场当代艺术展值得一看!可以艺术公司本月整理出上海、北京、杭州、合肥、南京、深圳、广州及周边、成都、贵州区域内的共113场当代艺术展讯。逛起来吧~
重点推荐
星美术馆——“开启START”

整场展览由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组成,涵盖了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

木木美术馆——萨勒曼·图:夜虹

“夜虹”是巴基斯坦裔美国艺术家萨勒曼·图(Salman Toor)在亚洲的首次美术馆个展。

SIMULACRA——可便携文档格式

SIMULACRA 邀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9家当代艺术机构,集合了国内外3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

SPURS Gallery——穿行其间——亨利·柯桥德、艾森·威尔斯和张移北三人展

有着不同生活与创作背景的三位艺术家都善于以个人的独特表达唤起更广泛的人类经验和感觉。


偏锋画廊——马轲 西游记与变形记

变形记”章节囊括了马轲一批黑白色调的绘画,极尽简化的动物和人体,看似是对立体主义的回应,更是画家与近三十年的自我经验,与整个绘画传统间的博弈。

展览指路

上海(1-51)
北京(52-87)
合肥(88、89)
杭州(90-92)
南京(93-96)
深圳(97-103)
广州及其周边(104-106)

成都(107-112)

贵州(113)

上海


美术馆
01
打开心扉:李庆美个展

地点:宝龙美术馆 7号厅
展期:2022.12.18-2023.2.5
宝龙美术馆将于12月18日举办韩国当代艺术家李庆美的个展,展出其50余件架上绘画和新媒体作品,包括今年的最新作品。展览呈现了李庆美生活的缩影,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象征着光明和充满激情的新世界。
02

世迹:圆大西个展




地点: 上海宝龙美术馆
展期:2022.12.2-2023.1.29
宝龙美术馆将于12月2日举办艺术家圆大西的美术馆个展,展出其作品40余件。圆大西从小研习书法、水墨、西方艺术和古典音乐。媒体称他“功夫在画外”,他抱有一个信念,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精神”,认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必须广泛涉猎。


03

Under Current 伏流:日本当代艺术的新未来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
展期:2022.11.11-2023.01.29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有:小西纪行Toshiyuki Konishi、长井朋子Tomoko Nagai、松川朋奈Tomona Matsukawa、多田圭佑Keisuke Tada、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猪濑直哉Naoya Inose、森本启太Keita Morimoto、无名 实昌Namonaki Sanemasa、加贺温Atsushi Kaga、山本雄基Yuki Yamamoto、铃木雅明Masaaki Suzuki、丸山太郎Taro Maruyama、工藤麻纪子Makiko Kudo、小林万里子Mariko Kobayashi、安井鹰之介Takanosuke Yasui、熊谷亚莉沙Arisa Kumagai。





 
04

“开启START” 星美术馆开馆展 第一季




地点:星美术馆
展期:2022.12.30-2023.05.21
开馆展“开启START” 由创办人、馆长何炬星先生领衔的策展团队精心布局,其成员多为跟随该馆筹备多年的研究专家。整场展览由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组成,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艺术家地籍分布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涵盖了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作品的时代力量感和创作想象力美学价值均将成为当代审美与文化表达的全新范式和未来经典。





 
05

孙逸飞:十日谈




地点:星美术馆SSSSTART
展期:2022.11.25 - 2023.01.15




“十日谈” 将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十个“孙式故事”——包括6件色彩艳丽的丙烯作品和4件简洁直接的“白描”线稿。艺术家以自己的绘画手段,将图像完成得即细节又失真,充斥虚拟的3D游戏质感。展览中的“故事”均无法简单地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图像会在同一时间将故事的结构与剧情、开始与结局同时呈现于观众面前。而此展的英文“Ten Sniglets”正回应了这一复杂观感——sniglet这一造词意在强调那些无法被精准的词汇表达的事物,是文化与文化、个体与个体在沟通交流中不时存在的“语言的间隙”,是一个只有图像可以去完善的思维想象——此亦为孙逸飞的绘画所展示出的独特个性。





 
06

黄玉龙:甲乙丙丁


地点:昊美术馆 HOW+SPACE 展厅一
展期:2022年12月24日-2023年02月07日




艺术家⻩玉⻰个展“甲乙丙丁”展出了他的雕塑作品——“卫衣人”系列,作品始于嘻哈文化、街舞等街头活动。黄玉龙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卫衣人”的面孔消失,使既定的社会身份消失,留下一个深幽的空洞,把卫衣作为共同的皮肤,建立文化认同。“甲乙丙丁”也是一种集体身份的数列顺序,意味着以集体的身份参与到场域的构建中。每个卫衣人都是甲乙丙丁集体中的一员,他们的身体在集体活动中做出剧烈的释放来表达精神的诉求,作为集体的身体比个人的身体更容易冲动紧张,也更有活力。同时,个人的身体律动与抗争也在群体中获得合法性。
07
亢世新:亢世新,啊!

地点:昊美术馆 HOW+SPACE 展厅二
展期:2022年12月24日-2023年02月07日
本次展览将展出亢世新最新发展的系列作品。甜美的色彩与图形,用来美化成人的世界观、把成人的生活回溯到稚气的童年。就像儿童喜欢的彩虹糖一样,甜甜蜜蜜的各种口味对应各种颜色,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他自己喜欢的那一味。品尝简简单单的满足感,无需赘述⻓篇大论的深奥理论和概念。一罐彩虹糖,就是去中心化碎片拼贴的集合体;每一颗糖就是一块体验感的碎片。每一个人收纳到的碎片,都来自于大家各自当下的存在瞬间,没有过去或未来,只是不断推移变幻的每一刻。

 
08

去去当何极——谭恩个展


地点:春美术馆
展期:2022.12.24-2023.1.31
谭恩,自幼习画。2002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在成都、上海、杭州。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新(加坡)文化使者,中粮集团雷沃堡国宴用红酒唯一终身签约的中国艺术家。作品被法国A X A 集团男爵、都古尔家族等知名酒庄,以及国内各大著名机构、公司收藏。谭恩一直致力于用自己风格强烈的图式,传播和表达触动人类共性的视觉图像。

 

09

郑明河:暗游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展期: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2月5日





上海外滩美术馆于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2月5日带来郑明河艺术项目“暗游”,项目将呈现展览、一系列公共活动和一本出版物。其中,展览在美术馆的4层空间内呈现艺术家的多部重要影像、音乐以及文本资料。郑明河1952年生于越南,是一名艺术家,也是作家、作曲家、电影制作者、文学理论家,目前作为特邀教授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性别与女性研究系和修辞学系研究生院。





 
10

时间存在 Being and Time


地点:宝龙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5日
这次展览源自于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观察了多位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改变,针对绘画史中永恒的话题“风景”与“人物”开设专题,邀请了13位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多样的思想维度。他们来自日本、比利时、中国台湾,通过“城市景观” “色块张力” “可爱恬静” “具象静物”,四个版块汇聚成本次展览。

 
11

王郁洋:液体的月亮,长在墙上的汽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一切






地点:OCAT上海馆
展期:2022年11月11日——2023年3月12日




王郁洋的新展是他在OCAT上海馆的首个尝试。展览空间由奇特的阻隔和空地,以一种吹毛求疵的精确呈现,其间亦散落着怪诞的物什。这种略带神秘意味的布局并非超现实主义梦魇的后果,也非某种浪漫主义者的狂想所致,它一部分源于细菌粘液和微生物的黏性所培育出来的机器的欣喜,更准确地说,它源于艺术家身体的细胞。它使肉眼和知觉不可见的东西得以显现。此外,湿度、干燥度、空气中漂浮的微粒,以及OCAT里来去的来访者等构成日常生活的林林总总,也促成了这里诡异的景观。





 
12

存在于世——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地点: 龙美术馆
展期:2022.11.13 - 2023.2.5




这是一个为了回应我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对于和他人互动的冲动而构想的展览,通过不同艺术家的视角为观众提供了与“人”互动的机会。






13

多重景观——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地点: 龙美术馆
展期:2022.11.13 - 2023.2.5




展览“多重景观”以中国现代抽象绘画的代表人物吴大羽创作于1950年的《京韵》为开端,试图通过从1950年代以来迄今为止,横跨70余年的创作个案,为观众提供一个欣赏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具有抽象性的艺术作品,以期带来多重想象的可能性。在这些作品中,线条、形状、空间、色彩等要素的相互关系被艺术家持续探索,材料的运用走向多元,视觉与心理效应、色彩与情绪反应被反复研究。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探索、新的观念都如视觉景观一般在展览中逐一呈现。





 
14

本特·艾克曼斯



地点: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1月10日 - 2023年1月15日
作为近来在世界范围内屡受关注的比利时艺术家,艾克曼斯将自身的绘画实践作为一个中转站,不仅衔接起他自己与深流在其血液之中的佛兰德(Flemish)艺术传统,也勾连起他个人与观众的经验和幻想。受这个过程的启发,TANK Shanghai的展场本次将聚焦于日常的本质,把艺术家明朗、冷静而又诙谐的特质传达给观众。






15

安德罗·维库亚「喷泉中的海豚」


地点: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1月10日 - 2023年4月9日




安德罗·维库亚1977年出生于格鲁吉亚,他在黑海沿岸的苏呼米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因为内战而离开了家乡,前往西欧生活。格鲁吉亚的童年生活以及在动荡时局中的离散经验,使得维库亚的创作实践始终透露出如迷雾一般的易碎气质,怪诞而纯真的孤独,同时也让过去与当下交织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我们可以在其作品中捕捉到一些他在内战时期格鲁吉亚生活经历的视觉图像,它们是个体的、私人的、身份不明的,更重要的是它们拒绝指向、表现和阐释。它们是碎片化的记忆,处于现实和虚构之间。


 

16

石英高原的遗迹—丹尼尔·阿尔轩×宝可梦






地点:上海chi K11美术馆
展期:2022.12.31-2023.05.07




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与宝可梦(Pokémon)合作的展览项目:「石英高原的遗迹: Artifacts ofIndigo Plateau」即将抵达上海,当皮卡丘或杰尼龟等宝可梦角色都变成了化石,它们还会依旧可爱吗?
17

被看见的女性


地点:上海chi K11美术馆
展期:2022.11.08-2023.02.12




本次展览首次系统性地呈现了 40 余幅绘画作品,有「工作中的女性、休闲、家庭三大系列。艺术家用画笔捕捉平凡人物的私密时刻,直白且细致地呈现出各类女性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细细观察这些画,人物个性与其居住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画中主角生活的复杂性也满足了观者的感官。通过探索「局外人的客观视角」和「放大当事人体验」之间的边界,这些画作将引发公众重新思考与讨论那些日常生活中被忽视、或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女性职业与个体价值。



 
18

她们与抽象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2年11月11日–2023年3月8日




展览中,她们不是模糊而笼统的“女性艺术家”,而是有着姓名且以各自方式推动抽象艺术史的个体。即日起,我们将在社交平台发起话题#她值得被看见#,藉由展览让大众重新发现被忽略的那一面。同时,也欢迎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在社交端与我们分享关于本话题的所闻所感。






19

胡晓媛个展“ 沙 径 ”






地点: 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2.11.11 - 2023.2.26
作为中国迄今为止首位受邀参展“卡塞尔文献展“的女性艺术家,“ 沙 径 ”是胡晓媛近年来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项目,西岸美术馆展厅0将成为一个近似微型迷宫的腔体式空间,并通过其全新创作的十余件作品,将观众引入一场可以自行“选择”的场域,探询时间、物质可能被打开的不同维度。
20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至2023年2月5日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通过18个章节带领观众深入二十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21
无尽之旋 ETERNAL SPIRAL






地点: 艺仓美术馆
展期:2022.11.12 – 2023.2.12




美是简明的宇宙里终极的演化力量,不可化约、不可分割的不二一体,连接自然与文化——贯通物理世界的森罗万象以及其中生物一心一意创造赋予这世界的意义与美。生命召唤我们踏上旅程,在路上我们一起成为了旅程,以及沿路的良辰美景,爱与感动。





 
22
乌雷·无量之物



地点: 昊美术馆
展期:2022年11月13日-2023年03月12日




本次展览是一次穿越乌雷艺术作品与生活的旅程,关注三个不同的时期: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艺术活动、他在1976年至1988年间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合作和他在90年代末的个人创作。
 


 


 

 
 


 
23
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






地点:没顶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22日-2023年4月15日




⚡️《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针对当下愈演愈烈地算法思维引起的同质化现象与既往的西方主导的全球艺术双重提问,开启了一段重新发现作品展示制度的旅程🐶。13位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没顶美术馆主题展厅的室内和户外空间💩,探索了更新☠️身份政治、🌧️美学体制、以及其他先锋派👻遗产的紧迫性。展览的临时性与展厅外的荒芜与废墟感所象征的地质深度时间,非但不冲突🤢,反而使得展览中的作品和图像具备流动性和在🤞白盒空间无法获得的存在强度。📶




24
金锋“软如棉,硬如针”




地点:没顶美术馆
展期:2022.10.27 – 2023.4.15




本期的没顶美术馆驻地访问艺术家是跨学科艺术家金锋⚡️。2000年以来他长期参与上海艺术家群体的自我组织的各种当代艺术活动及展览。金锋的作品创作涉及多种媒介,致力于模糊艺术家与理论作者双重身份之间的联系。





 
25
集光片羽





地点:UCCA Edge
展期:2022年9月30日至2023年1月8日
展览将收集弥散于流动现实之中的数字之物及由其编织而成的数码光谱,通过策展人及艺术家共同谱写的、如棱镜般的内容结构,调度多元主体的叙事方法,试图书写有关全新感知形式的思辨科幻三部曲。
 
 
 

 
26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2年11月10日至2023年2月12日




这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耿建翌的个人回顾展。展览由凯伦·史密斯与杨振中策展。本次展览旨在考察耿建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6年之职业生涯的广度与深度,囊括了其最具有意义的代表作。展览中部分作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示,如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堂呈现的特别项目《自来水厂》(1987/2022);以及艺术家在2016年赴日本,以纸浆为材料创作的从未公开的作品实验。本次展览得到很多耿建翌的老师,朋友和学生的鼎力协助。






27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一季“手艺再兴”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2月5日




《狂人之丘》回到东西方哲学的源头,强调手艺作为一种认知和“看见”的能力。展览记录了艺术家“日常劳作”的过程,观察他们如何用“手艺”将身体与物质世界连接,最终却呈现出一种高强度的、反效率的、质朴的“疯狂”。《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则在文明的更迭导致手艺终究失落的今天,主张将“手艺”二字重置于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产体系中进行探讨,在尝试拾回人与自然联结共情的方法的同时,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画廊
28

罗敏:灯火阑珊处





地点:SGA沪申画廊
展期:2022年12月18日-2023年2月19日
展览名称出自该艺术家2022年的最新创作,以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诗歌《青玉案·元夕》中最后一句为灵感。通过运用绘画及拼贴等手法,带领公众走入一段往昔的美丽记忆,为身处快速变化环境中的心灵带来慰藉及期望。本次展览还将展示包括罗敏的“女兵”和“花间集”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以及2022年最新创作的“27记”的纸本素描,大幅油画“游春记2”和纸本册页“灯火阑珊处”。

 










29

唐潮个展“话音未落”






地点:Vanguard Gallery
展期:2022年11月08日-2023年2月04日
唐潮1990 年生于湖南,2014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现居上海。唐潮的工作本质有像在实践写作中一种深思之轻的建议,比如把剧本提炼成一句话:“身处现代岛屿的困境,一个自我放逐的乐园。” 到最近:“几种心旷神怡的点状覆盖一连串孱弱的呼声。” 你可以集中在这句话的语气、节奏,换成摄像机的话,就是聚焦在晃动、光线还有景别。话的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轻声细语、结巴,或颠三倒四。当然他偶尔也用图片、行为、装置、戏剧或舞台实践来说出,甚至是键盘上敲击几个字母。唐潮擅长在特定的地方摁下空格,连续摁住几秒也可以。他总是试图在每段平铺直叙的空白处释放一些言外之意。




 








30

玛丽·斯蒂芬森(Mary Stephenson):柔软供应 Soft Serve




地点:LINSEED
展期:2022.12.30 - 2023.3.4
玛丽·斯蒂芬森1989出生于英国伦敦,2011年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取得学士学位,现于皇家艺术研究院(The Royal Academy Schools)深造,工作与生活在伦敦。斯蒂芬森作品中的张力与略带的忧郁情愫常与其独特的戏谑和幽默相消解;明亮饱和的场景徘徊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离奇边界、引人进入一个亟待探索与发现的空间。





 
 
 
 
 
 
31

韩修智 Han Xiuzhi:笛梦 Flute Dream




地点:Gene弥金画廊
展期: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5日
艺术家韩修智个展主题引援自黑塞的短篇小说《笛梦》,书中黑塞以诗性的语言讲述了未谙世事的少年远游世界的历程,超现实的光怪陆离与浪漫抒情诗的缠绵交织,经由多人之口诉说着个体观景和人生际遇。

32

 周子曦个展“合奏”




地点:没顶画廊
展期:2023.1.13-3.5




周子曦的创作反映了他在面对不同潮流盛行时对艺术的承诺,以及他对自身持续关注主题的敏感性和悲悯之情。展览中的作品都是自他上海的生活和“记忆”中——包括松江的工作室、崇明岛的没顶美术馆驻留计划——绘制而来。艺术家并非对外界无动于衷、只活在工作室的小天地间。作品不经意间流露的抒情与无奈预示着即将发生在他身上的重大变故——当下他作为艺术家和一个父亲在社会动荡和变化时期的挣扎。但他拒绝被具体事件带走,在我们这个变动的时代依靠个人强大的意志力去维护他所描绘的布面世界的纯粹性与神秘感。这也正是本次展览主题渴望表达的:艺术、时代、历史、个体的命运共同交织的合奏。

33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




地点:清影艺术空间
展期:2023/01/08 - 2023/02/15





清影艺术空间联合啥空间,荣幸的邀请到了70位艺术家,每人呈现一件作品,以“琳琅满目”为名,相约这一次欢聚。我们认定艺术能在轻盈的品质中蕴含穿透力,在温情与欢乐中蕴含坚定的态度。





34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地点:狮語画廊
展期: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26日
阿明·勃姆和牟桓两位艺术家对当代世界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们都曾经是德国著名艺术家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 1945-2007)的学生。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下,两位艺术家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语言。两位中德艺术家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张力,呈现了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呼应着我们所面临的这个时代。

 








35

毛冠帅:月影






地点: 德玉堂画廊
展期:2022年11月5日 - 2023年1月14日
毛冠帅的作品引发着触摸的冲动,这是雕塑和触摸的特殊关系,一些只有触摸才能获得的信息,隐藏在了手指和作品触碰的瞬间。那些不必诉诸语词的感受,微妙、强烈、复杂,那是隐藏于我们自我体验最深处的秘密。

 
36

理查德·迪肯 (Richard Deacon) 个展「海港」






地点:里森画廊(上海)
展期:2022年10月29日至2023年1月14日




这位享负盛名的英国艺术家自1980年代以来便一直是英国雕塑的领军人物。自1983年于伦敦空间的首展开始,他已经与里森画廊携手走过将近40年,此次个展是他在里森画廊的第12次展览。在逾40年的创作生涯中,迪肯不懈地对多种材质进行实验以试验和拓展媒介的极限,这种追求卓越的实践令他受邀在全球众多顶尖艺术机构呈现个展、代表威尔士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荣获透纳奖的殊荣。

 
37

徐震®个展《走神》






地点:香格纳上海
展期:2022/11/8 - 2023/2/5




展览将展出徐震®最新创作的“激情”系列绘画。此系列延续了徐震®对新技术、知识信息过剩和人的智性进化这一系列命题的关注,以及对创作媒介多元性的不断探索,秉持着在后全球时代语境中对视觉创造的高度敏锐和全新拓展。





 










38

福永大介:丰饶的休憩




地点:天线空间
展期:2022.11.08-2023.2.25




福永大介的作品以生活中的平凡瞬息为中心,着眼于那些经常被忽视的熟悉之物。他的“表象主义”方法,磁场扭曲的画面和苍白却丰富的色彩运用,与实际现实环境色调明显不一致使得虚构的感知进入了据称是现实物体的画布中。画布中的形象姿态各异,神情或忧郁、或恬静,他们浸润在一个静谧的幻想世界,因而从微观角度捕捉到一个幽密而独特的场域在画布轮廓之外灵动地展开了。





 
39

GIFT 禹露个展




地点:八大画廊
展期:2022.12.10 - 2023.2.10




本次禹露个人展览“GIFT”将在八大画廊举办,在这个冷风凌冽的寒冬,禹露的作品将引导观众步入鲜花盛开的温室,以鲜艳的饱和度色彩注入一丝温暖的力量,让花种在每一位亲临观者的心田,开得更旺盛更灿烂更明媚。一如即将到来的佳节,槲寄生悬挂铃铛声响起,禹露的“礼物”将准时送达到这座寒冷的城市,且待观众们亲自莅临拆开这份惊喜,收获这份喜乐。

 
40

菲利普·考尔伯特个展:《⻰虾⼤都会之梦》




地点: 藝術門画廊上海
展期: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2月19日
藝術⾨上海空间于11月12日开幕的个展《龙虾大都会之梦》,呈现了艺术家菲利普·考尔伯特的全新作品。通过仿佛在经历着永恒的循环变幻的不同龙虾形象为主题、包含绘画与雕塑的系列创作,展现了一个超流行的奇幻世界,邀请观众们一同畅游在菲利普·考尔伯特打造的超现实的、富有想象⼒的荒诞梦境之中。
 

 
41

魔幻现实主义 Magical Realism Revisited




地点:BANK
展期:2022/11/6 - 2023/01/20
本次展览汇集了一批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的艺术家,他们在21世纪不仅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类型创作的一些原始含义并还延伸了其内涵。从绘画和雕塑到装置,这些艺术家跨越了媒介的范围,探索了真实和想象之间的界限。通过独特的技术、色调和社会文化主题,这些艺术家都采用了心理学和历史的主题来构建集体和个人的世界观。鉴于我们目前的全球形势沉浸在似乎是超现实的持续困难中,展览既提供了一次逃避,也是对我们不确定的未来的预言。










42

王芮《银灰色的死》




地点:BANK 金库项目
展期:2022/11/6 - 2023/01/20




王芮,1989年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四川。2012年在四川美术学院完成本科学业。随后前往北京。在北京生活工作6年,于2018年搬到上海。现长期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世界里四处游荡。是虚拟世界的“流浪者”“自然主义者”和“隐身客”。网络ID:“闲人”“人精”。

 
43

姜琤个展“形同陌路的时刻”




地点: 艾可画廊
展期:2022.11.05 - 2023.01.15




姜琤的创作通常围绕着讨论“观看及其产生的结构”这一主题。艺术家通过打破观看的秩序,将每一个当下转化为陌生的时刻,拒绝意义、内容的有效交流,将艺术回归“危险时刻”——“我”与你(世界)接触时打的那个冷颤。 

 










44

身外之躯


地点:BROWNIE Project 画廊
展期:2022/11/8 - 2023/2/12




BROWNIE Project 于上海艺术月期间欣然呈现 陈孟涵、黄含康、金赞颂、麦海士 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在他们的绘画与雕塑中,身体被用作为达成某种超越的工具,分别化作肉身与实在间离的隐喻、心智与自然的中介、数码造物的历史回应与政治寓言。这些基于身体的表达将身体从其原初的物理属性中解放,将其模糊和延展为精神社会研究与情感的能动——最终指向一种“非身体(non-body)”的可能。四个篇章于画廊空间中穿插,启程一场漫长而内向的身体本能(力比多流)与身体本质(死亡欲望)间的折返。

 
45

村上隆版画展






地点: 华氏画廊
展期: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0日
欢迎来到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大花园!!!

 


其他
46

姜纬策展「骆丹:无人之境」



地点: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
展期:2022.12.24 — 2023.01.30
摄影师骆丹通过使用富士GFX100中画幅相机,每一次快门可以采集超过一亿像素的信息,这样的精度超越了肉眼的现场观察,产生一种介于真实和超越真实之间的特殊观感。
47

何塞·勒马(José Lerma)「安静、寂静、寂灭」


地点: 阿尔敏·莱希 - 上海
展期: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7日




何塞·勒玛近期的超写意肖像画或许意外的令人感动严肃。其画布上所承载的浓厚颜料量增强了为数不多的笔画:每幅画只有约三到十道笔触。虽然厚涂法(impasto)通常充满自由生气和活力,但这里的笔触有条不紊地描绘出人物正面或侧面的静态头部。庄重严肃的侧面脸庞,让人想起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经典双肖像名画《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而勒玛作品中与这位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细致通透油釉相反,勒玛在画布上堆叠成块的丙烯颜料。在将快干颜料结合凝胶和其他增稠材料后,并仅以最少的笔触在画布上构图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这种有条不紊的绘画手法,产生的图像所散发出的深刻静谧,也与手势笔画带有的生动性形成对比。除了将两种看似相距甚远的风格:引人入胜的表现主义和形式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相结合之外,该系列作品其实透露了更多矛盾抵触之处,不断挑战观众对绘画和肖像画的期待。





 
48

刘唯艰个展:那人




地点:166艺术空间
展期:2022/10/28 - 2023/2/1
本次展览呈现的是艺术家刘唯艰从未公开展示过的人物肖像画。过去十几年来,刘唯艰在以描绘现实风景为主体创作的同时,一直不间断地画着肖像画。这些画的主角经常是艺术家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妻子的表妹、他的朋友、艺术家同事… 甚至包括艺术家自己。许多时候,这些画面上的人并没有被邀请作为模特,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端坐着等待被画,而是艺术家在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邂逅或是蓦然回首的注视时,这些形象所处的环境,他们的动作姿态,或专注或走神,或极度平凡,或甚是离奇… 无论怎样,一定是在那一刻,在那个境况中,艺术家被他们身上散发的某种气息或情绪所吸引,以至于他必须通过用颜料将他们留在记忆中的感知和痕迹还原在画布上的过程,方能释怀。





 
49

袁远个展「树冠之下」




地点:乔空间
展期:2022年11月10日至2023年1月8日




袁远的近作专注描绘封闭的空间。观者欣赏他的作品,好像透过一道铁栏、窗框,或是帘幕向内窥视,视点一直深入延展。艺术家似乎有意创造一个内向,甚至是密封、令人产生幽闭恐惧症的氛围。他时而布置、调动不同的建筑元素,呈现虚空的空间,时而把不同的空间结合为一,以绘画创造出全新的空间,一种介乎于现实与想像的景观。

 
50

群展:灼热边缘






地点:Longlati基金会
展期:2022.11.09-2023.01.15




“灼热边缘”(Burning at the Edges)将呈现 Longlati 基金会近期在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这一主题的影响下购藏的诸多巨大尺幅作品,包括 Y.Z.卡米(Y.Z. Kami,1956年生于伊朗德黑兰)的“穹顶”(Domes)系列、伊伯翰姆·马哈马(Ibrahim Mahama,1987年生于加纳塔马利)的黄麻袋作品以及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1984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黑白绘画作品。展览将探讨这三位艺术家如何对神圣建筑、全球化商品、宣传与涂鸦文本的形象进行转化,继而探索流动身份与相应的内在冲突所带来的意义。该展览由 Longlati 基金会制作。





 
51

李喷泉x张云峰 怎么用唯物辩证法去写一封情书




地点:Paral . Space
展期:2022.11.11-2023.01.08




“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北京
 

 
 
 
美术馆
 
52

萨勒曼·图:夜虹






地点:木木美术馆(798馆)
展期:2022年12月17日—2023年3月9日




《纽约时报》旗下的《T Magazine》刊登了艺术家萨勒曼·图(Salman Toor)即将在木木美术馆(798馆)呈现的新作品《深夜晚餐》(2022)。





 
53

张如怡:低声细语”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




作为张如怡近期规模最大的机构个展,展览重点呈现了艺术家受委托创作的20余件最新装置作品,系统梳理了艺术家以仙人掌、混凝土和网格等元素为代表符号的艺术实践对当下人与社会、人与建筑空间、自然与工业之间关系的探讨,并首次有针对性地呈现其对玻璃、塑料薄膜等透明标准化生产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材料背后所隐含的透明性之多重意向的思考。“张如怡:低声细语”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54

杰夫·奥本海默:逆向度的人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杰夫·奥本海默(1973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于中国举办的首个个展——“杰夫·奥本海默:逆向度的人”。二十多年来,奥本海默以雕塑、视频、素描与摄影等媒介对社会、政治与图像和物品的关联进行剖析。本次展览通过特别搭建的墙壁、地毯、批量生产的物品和原材料构成的沉浸式空间语境,展出艺术家受UCCA委任创作的最新作品。其中重点呈现的三件金属铸造雕塑作品分别代表了当代社会中三个重要的角色原型:商人、旗手与观察者。这些作品曾于去年在UCCA团队策划的沙特阿拉伯首个当代艺术双年展“迪里耶双年展:摸着石头过河”中展出。本次在特别设计的UCCA中展厅中,艺术家藉由雕塑作品与其互文环境展现了人们对当代艺术与现代社会经济中符号、形象和原型的愈发关注,审视了图像和人物如何成为符号象征的过程,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艺术家在揭示这种简化过程中失却的清晰与关联的同时,鼓励观众重新思考自身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以及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联。

 






55

与虚空的温感对话






地点:博乐德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2日至2023年2月25日




展览呈现作品出于10位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每个作品的场域中都交叉传递着痕迹,循环不息,生存可能的发生。我们是这浩瀚星河的原子产物,艺术品也是艺术家行为的粒子产物。

 
 


56

沈远:垂钓




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期:2022年11月2日至2023年2月26日





本次展览由侯瀚如策展,展出艺术家沈远的6件装置作品,其中5件创作于2019至2022年这段特殊时期,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有关,作品溯源于日常生活场景和身体亲密细节,它们看起来是开放的、柔软的、流动的、几乎无以名状的元素在“漂浮”,既透气又紧缩……






57

馆藏: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黄永砅、安德里亚斯 · 穆埃、托尼·奥斯勒、塔提亚娜·图薇






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期:2022年9月30日-2023年2月26日




红砖美术馆于9月30日推出精选馆藏展,5位享誉国际的重量级艺术家,包括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黄永砅、安德里亚斯 · 穆埃(Andreas Mühe)、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塔提亚娜·图薇(Tatiana Trouvé),共计14件作品,涵盖装置、影像、新媒体等形式。

 
58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期:2022.10.1-23.1.29




展览“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是对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纽约下城区艺术群体的一次集体回眸与致敬。该艺术家群体不仅在当代艺术史中举足轻重,对当下流行文化、设计与时尚等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





 
画廊
59

可便携文档格式


地点:SIMULACRA
展期:2022.12.31-2023.1.21
展览标题“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简称即是我们日常使用的“PDF”文件格式。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不可避免的“线上化运动”是否可以掀起去实体化的浪潮?本次展览将与艺术家,艺术机构主理人以及藏家一并探索在艺术品交易的环节中,观看实物这一步骤彻底缺席的可能性。

 
60

汪建伟个展“涌现”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期:2022.12.17-2023.02.15




艺术家汪建伟把自己的四十年的绘画实践推入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的象征不确定性之中,主动让自己的绘画技术最大程度地接受来自画框外的考验,主动到深度时空和地质历史之中去探险,像赌徒那样,押上了全部的方法论家当,冲进了气候变化下的当代艺术工程之中。他被迫同时像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那样,一个人去顶着人类世的那爿天空了。古生物学、大气科学、地质学、景观学、思辨实在论、绘画方法论、图像制作程序、时间、空间、观念、工具箱、园区消防、艺术工作节律、疫情事故、拆迁传闻等等,都被他扁平地安排进同一个平面之中。

 
61

一件作品:梁绍基《醉日》


地点:香格纳北京
展期:2022/12/27 – 2023/01/31
《醉日》是艺术家梁绍基2020年受浙江美术馆委托创作的一件大型空间装置。作品围绕《山海经》为核心概念,对材料、内容乃至空间呈现的多样性展开了新的探索:在其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养蚕实验之上,艺术家特意注入声音和气味元素,通过意识联觉触发我们对生命、自然始源的思考;源自远古神话传说的诸多线索,经过诗意的转译,潜藏在幽幽的埙乐蚕声和酒气弥漫的场景里,由此串联出一幅庞大而迷醉的世界图像。

 
62

岳敏君最新个展“幸福”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期:2022.12.15-2023.2.15
此次展览将全面呈现岳敏君多年的创作,以其最为广为人知的“笑脸”系列开篇,其中有贯穿了“经典再造”“场景”“迷宫”等不同系列的精彩之作,以及近两年新创作的“花”系列作品。本次展览也是继香港空间“拈花一笑”个展后,艺术家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再一次合作。
 
 
63

李黛伦个展“穿越幻想:一个女人的碎片”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期:2022.12.16-2023.2.12
李黛伦是一位藉由描述性方式探索潜意识世界的艺术家,在本次展览的全新作品中,艺术家将“暹罗”这一角色化作象征意识与无意识的符号,运用戏剧化的幻想元素营造神秘色彩。





 
64

穿行其间——亨利·柯桥德、艾森·威尔斯和张移北三人展


地点:SPURS Gallery
展期:2022年12月22日至2023年2月12日




马刺画廊荣幸地宣布将于2022年12月22日呈现艺术家亨利·柯桥德(Henry Curchod)、艾森·威尔斯(Aethan Wills)和张移北的三人展“穿行其间”。作为本年度最后一个展览,“穿行其间”是一个进入艺术家创作的复杂性与丰富度的动作,进而观察与体验日常生活与人生际遇可以如何向外延展。有着不同生活与创作背景的三位艺术家都善于以个人的独特表达唤起更广泛的人类经验和感觉。

 
65

Birth——劳大伦


地点:站台中国
展期: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2月5日




艺术家“劳大伦”,在充满了偶然性的创世造物假定场景下,依靠自身逻辑开垦了一片想象的疆域。他显像于绘画媒介,剥离出事物的基本要素,构建了他所面临的未知世界。它们就如同宇宙大爆炸后放射至绝对真空中的碎片,脱离于画面背景,仅仅保留了绘画最为基本、尤其纯粹的状态。在“劳大伦”的绘画中,人物与物体独立呈现于空白画面中,明显看出他们与自然之物的差异。他创造了一系列可在此基础上演进的绘画元要素,形成了新的视觉造型意识,但却并未由此向情境和叙事迈进,而是反向行动,将核心退回至基础元素。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语言实验,当基本法则被单独提炼放大,它们作为元语言,构建了一系列元图像,以极简的处理方式关切着复杂的审美问题。这是艺术家着力解决的基础,也是在此之上序列推演的前提。





 
66

窗凝:原乐何在




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展期:2023.1.1-2023.3.12




本次展览集结了包括武汉、上海、北京、深圳、格拉斯哥、东京、马赛、汉堡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15位艺术家的实践切片。主要聚焦于艺术家们在诸多魔幻现实交织的三年来如何像“窗凝”般在限制中展开工作和生活。“窗凝”来自泰戈尔的飞鸟集段落:“I sit at my window gazing the world passes by, nods to me, and is gone.“window gazing”在彼刻他的语境里,路过世界的“我”却把世界看成了路人。作为拥有人格的“世界”在错位感中踱步,庞大却比人本身更加轻巧,以至于任何一场大潮便可轻易席卷。





 











67

郭凤怡:宇宙经络




地点:长征空间
展期:2023.1.7—2023.3.26




郭凤怡画叫什么画?自然超能是什么意思?人体数字密码是什么?人的大脑从开始到现在都经过那些动物?
……
这些南辕北辙又多少有些风马不接的提问都来自于艺术家郭凤怡对其作品的命名,它们或许可以被视为一种“创作主题”,但更是郭凤怡彼时尚处启蒙的问题意识,以及,尚能发问的纯真与冲动。





 






68

坚决复习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 上辑:固态模具


地点:长征独立空间
展期:2022.11.26—2023.1.14
为了深入从“坚决提高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到“坚决复习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的实践,也就是从对于实践的批判过渡到对于批判的实践,这次所辐射的范围或领域被设定在四大建筑场景之中:纪念碑、摩天大楼、市民广场、前线地带。前两者是长期致力于输出“生产力”的“固态模具”之典型,不管本身是否具备“生产性”。纪念碑将人民意志与社会生产捆绑起来,摩天大楼则追问高度、速度之于社会生产的真正意义。后两者是近来促进了“生产力”迁移的“液态循环”之节点。市民广场为推动舆论、整合社会的公共空间,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无所区分,前线地带更是作为关键的基础建设网络为区域性活动做出卓越贡献。展览邀请了诸多实践者介入到这些场景当中,一同考证具体的建筑案例、事件、行为作为“生产性建筑”或“非生产性建筑”的属性,及其“标准”所反映的政治秩序。而“复习”洽是他们的创作手法,或将抚平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因“生产”或建设而产生的裂痕。





 
69

相地通景——陈彧君个展





地点:势象空间
展期:2023.1.6 — 2023.3.10




展览展出艺术家2021年以来的新作二十余件,涵盖“生长”系列、“地中‘海‘”系列和最新的“相地通景”系列,呈现艺术家陈彧君的最新创作面貌。





 






70

沈忱“无光之光 - 对灰色的追问”


地点:今格空间
展期:2022.12.17-2023.03.11




今格空间从2019年开始,陆续推出了沈忱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的重要研究性展览:“书写:1980年代抽象水墨”、“日记:1990年代实验丙烯”、“无题:2000年以来的创作”。而本次展览是从另一个纬度对艺术家“灰色时期”创作的一次主题性研究。展览精选了从2005年“灰色时期”以来的10件作品,着重研究和体现其有关“灰色”的理念和意义,展示了沈忱四十年创作生涯的另一条线索。





 




71

朱利安·奥培 (Julian Opie) 个展


地点:里森画廊 北京空间
展期:2022年11月19日至2023年3月26日
著名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培 (Julian Opie) 在里森画廊全新北京空间的首次个展将呈现一系列2022年创作的全新作品。本次展览将通过不同媒介呈现奥培最标志性的艺术元素和突出他使用的全新技术,展出作品包括风景灯箱、全新不锈钢人体雕塑系列,及以 LED 动画、乙烯基和马赛克瓷砖呈现的舞蹈人像,它们共同彰显艺术家对当代生活体验的持续探索——无论这种体验是发生在城市、乡村还是虚拟世界。本次展览是奥培继2020年的上海个展后,再度在里森中国推出展览。





 

72

丙烯一层皮儿——季大纯近作




地点:艺·凯旋画廊
展期:2022.12.09-2023.01.31




季大纯1968年生于江苏,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季大纯以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广受瞩目。创作了许多艺术生涯早期被广泛认知的具象画之后,季大纯开始钟情于相对于油画颜料更为轻薄、不饱满的丙烯。从最开始对丙烯迟滞和拖泥带水的画面效果吸引,到最近的两个以「黑」和「白」为主题的系列中,他用佩恩灰这一他称之为不稳定的颜料色,实验其在画面上如何呈现不同的透明度、软硬、颜色层次,体会颜料主体、残留物与画面的关系:季大纯总是在这一工作中尝试理解自己的绘画实践在(艺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的位置,用种种理由制造/拆解颜料实验,徒劳地接近有限之物的阈限。





 
73

東京画廊+BTAP


地点:東京画廊+BTAP
展期: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7日




展览没有预设主题,而是基于直观呈现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识和思想状态,笼统来说,管勇、刘洋、林枞、伍思波、杜汇、欧阳苏龙、吴波、蒋非默的创作中凸显的是一种厚重的历史人文意识,志村姐弟、王永学、金泽友那、朱宝元的创作中展现的是人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意识,汪莺莺、熊璇、李文杰、新野伽留那、三浦梨沙的作品中透着强烈的女性和自我意识,北川宏人、张旭、王一龙、郑孟强、西泽千晴的作品中则是现代都市人或温馨或孤独的情感意识。

 
74

信息捕捉器、超未来、启示、友爱共生:Group exhibition 2022






地点:妙有艺术
展期:2022.12.10-2023.02.01




2021年因疫情的联动影响,顽固的东西慢慢变化,新的观点悄然形成,虚拟妙有艺术在这个节点发生,元宇宙、NFT 等事物被人惊喜或者置评,我们响应时代的节律和发展的需求,给艺术家建立一个支点,看他们与内在变化节律化学反应。期待丁智恒、张艺鑫、郑子豪、季俊、李关帅、陆叶等关注于虚拟现实,精神域界、声音和视频为媒介的艺术家的未来呈现。   





 
75

马轲 西游记与变形记


地点:偏锋画廊
展期:2022.12.15-2023.02.10




近十多年里,马轲总是反复地刻画同一题材和意象,在重复中探索图像和变化的可能,陆续创作了“顶硬上”“成语故事”“风景”“读书”“变形记”等系列。“西游记”是他近期开始创作的绘画题材,艺术家对其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新奇,而正是因为这些形象太家喻户晓了,艺术家不需要过多的着墨于塑造,转而专注于通过绘画建构视觉语言,回归到最基本的维度——点线面、笔触、色块——去探讨创作。“变形记”系列最早创作于2016年,昆虫盘踞在画面中,分节的足肆意地抵向画布边缘。而这里的“变形记”章节则囊括了马轲一批黑白色调的绘画,极尽简化的动物和人体,看似是对立体主义的回应,更是画家与近三十年的自我经验,与整个绘画传统间的博弈。

 
76
光阴 Light and Shade ——孙彦初 Sun Yanchu
晚灯 Evening Light ——黄晓亮 Huang XiaoLiang




地点:新氧艺O2art
展期:2023.1.7 - 2023.2.11


77

嗜睡症 Narcolepsy


地点:新氧艺O2art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1月10日




睡梦占据了我们三分之一的人生,梦境中的经历往往是与生命个体相关的多重体验。《摩诃婆罗多》就曾提到,"宇宙中存在一种非实体物质,它记录了所有的事件,并且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信息和知识",这被称为阿卡西记录(Akashic records),传说梦是人类连接这宇宙生命信息数据库的唯一通道,这种真实又奇妙的体验赋予人类极具创造性的意识状态。正如弗洛伊德所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无论对于经济生活、科技发展还是精神信仰,人类都需要想象力的驱动。如果将整个宇宙有知觉生命的梦境化为同一种集体意识,做着“千人之梦”的世界又将怎样被改写?本次展览希望藉由几位艺术家们从个体体验出发,与观者进行“梦境交互”,将身体与情感的维度相渗于虚实交错的边界,共同探寻宇宙中存储于以太里的神秘档案,以收获独特的记忆与体验。

 
78

胡庆雁:2023


地点:麦勒画廊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6日




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胡庆雁的最新创作,也是艺术家对造型、媒介以及复制、转换所进行的持续而深入的探索。在延续艺术家“空”与“实”这一主题的同时,尤其将对周遭现实的所见所感以一种强烈而个人的方式予以介入性呈现。

 
79

多萝西娅·里斯汉姆个展「巴别图书馆」






地点:户尔空间
展期:2022年11月06日-2023年1月07日




此次具有回顾性质的展览是里斯汉姆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品跨越这位德国艺术家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巴别图书馆”将户尔空间改造为一间实验性的图书馆。展览呈现的灵感来自西班牙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同名短篇小说,该小说将宇宙描述为一个完全由六角形房间组成的图书馆,里面摆满了生活必需品和四面书架墙,包含的内容由22个字母和三个标点符号构成,其中有无穷的变化。在这些难以理解的文本中,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伟大书籍的内容。就像博尔赫斯图书馆里的书一样,里斯汉姆的作品在连贯与不连贯之间的空间中运作。

 
80

建议以看待树林的方式阅读展览


地点:魔金石空间
展期:2022.12.10 - 2023.01.14
段正渠、付佳妮、郭鸿蔚、郭城、胡尹萍、经傲、李倩羽、梁伟、任莉莉、麻剑锋、史国威、杨沛铿、铁木尔·斯琴、唐永祥、武晨、宣琛昊、臧坤坤

 
81

橘·柑_梁铨·吴杉双人展






地点:拾萬空间(北京)
展期:2022年12月10日– 2023年2月12日




同生于南方的橘和柑,皆甘之于口,但细味略不同,展览便以此两种水果之名,借喻两位艺术家在共通的审美范畴里,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语言和感觉气息。

 
82

混合基因




地点:北京博乐德国际当代艺术中⼼(WOAW Gallery)
展期:2022年12⽉8⽇至2023年2⽉8⽇




放眼世界,华⼈当代艺术在当今艺术⾏业中已成为⼀股不可忽略且无法⼩觑的⼒量。此次参与展览的艺术家们,不会刻意考虑⾃⼰处于国际背景中的族裔身份,他们在思想和情感的创作呈现层⾯,有着极强的进取⼼。他们的作品不满秩序与标准,在如今艺术品可复制的⼯业时代,突破了想象、审美对象以及技巧的边界。





 
其他
83
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





地点:69 ART CAMPUS
展期:2022年12月18日至2023年3月13日




展览名取自诗人何其芳1942年即整风之年的同名诗作,以此作为题引,标识着转折时期与之相随的日常生活的剧变;发历史之忧思,着眼的仍然是当下的现实,尤其是与相关历史的想象性联系。展览中的作品,注脚着这个时代对于日常生活的波及,导致的某种或者种种离开,尤其体现在人与周遭环境中的微妙突兀感、现实中的超现实,及其共同展现而出的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时空。

 
84

一场关于荷兰的想像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2.12.16-2023.04.09
《想像荷兰》是一场围绕荷兰当代摄影艺术的调查展,展览包含了在荷兰生活和工作的11位资深艺术家与新秀的创作——不仅仅批判性地考察了艺术家们对荷兰历史、社会、文化等议题的及时回应,同时挑战了荷兰摄影传统中固有的范式、语言和技术,反映出艺术家们重塑荷兰当代摄影的努力。

 
85

多物种之云


地点:美凯龙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4月16日




“多物种之云”是美凯龙艺术中心规划的“谁拥有自然?”研究性系列展览的第一章。在这个展览中,我们试冬呈现一则关于新型物种间关系的隐喻,其一方面指向了不同生命形式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亦涉及一个全球性的交换系统,于其中人类世时代的物种以近乎信息、物质与能量的方式流动。在这朵“云”内部物种的边界异常模糊,且不再具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分,其“身份”亦不断经历交融、重组与变异,进而这个相互交织的过程逐渐演变为一个蔓生与延展的开放性世界。

 
86

幻觉乱码 




地点:頌艺术中心
展期:2023.01.07 - 02.08




「頌」艺术中心欣然宣布,继2022年开馆大师展“頌之回响”之后,我们携手上海最知名先锋艺术机构没顶画廊,将于2023年1月6日下午4点在北京798「頌」艺术中心隆重推出新年首展“幻觉乱码”。本次展览由国际著名艺术家徐震担任策展总监,著名青年策展人孙啟栋担纲策展,「頌」创始人苏芒担任出品人,汇集了没顶画廊力推的12位新锐艺术家:蔡坚、陈英、方阳、冯至炫、李汉威、何岸、苗颖、商亮、田翊、王梓全、徐震®、张艺,以其代表性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为北京的艺术界、时尚界带来崭新的艺术观念和青年艺术新面貌。

 
87

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






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期:2022年11月17日至2023年3月31日
展览《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通过呈现十余位活跃在计算机技术、动画、经济、政治、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国内外艺术家的十组影像、装置作品,从比特币时钟出发,以超验时间(Chimera Time,算法-时间)、能量时间(Energy Time,生态-时间),思派时间(Spime,社会关系-时间)三种平行的时间网络为线索,探索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多重理解以及在区块链技术飞速发展的背后其运行机制与现实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链接。



 
合肥

88

王一个展「模拟矩阵」


地点:可以画廊
展期:2023.01.07-02.27
王一的新作强调了当下的媒介特征,他将异化的图像再传译,像素块的人体、工具化的形象、刻入脑内的卡通形象…他们透露着条件反射般的快感,带领人们踏入记忆中快乐的深渊。

 
89

徒劳之歌 SONG OF FUTILITY


地点:壹 ART 艺术机构 
展期:2022.12.10-2023.01.08
“徒劳之歌”来自尤金·萨克(EugeneThacker)的《宇宙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是思想的暗夜,是一部大脑徒劳的通俗剧,是一首写在哲学墓地的诗。而徒劳之歌是弥漫在悲观主义中的宿命论。四位艺术家不是宿命论者,而是当我们知道失败时,不纠结“是否”,只享受“何时”。在享受过程中,每一次的思考都将我们引向无穷无尽,一条横贯在思想与世界之间,不可撤销的鸿沟。

 
杭州

美术馆

90

Elmgreen & Dragset 个展






地点:天目里美术馆
展期:2022/11/13–2023/04/09




“拂晓”是90年代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地下舞池,1994年,年轻的诗人迈克尔·艾默格林(Michael Elmgreen)与在学习戏剧的英格·德拉塞特(Ingar Dragset)在这里初次相遇,并自1995年起共同开展艺术创作。两位艺术家在工作中的合作足够漫长,甚至到了衍生出一个共同体的地步,塑造了为世界所熟知的艺术家组合“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

 
画廊
91

黑夜、白天与棋盘


地点:离画廊
展期: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2月28日




标题取自博尔赫斯《棋》。诗里讲:棋子不知自身的命运,因为是棋手在摆布,而棋手的命运亦另有主宰。那么,主宰的主宰呢?——可怜的诗人直直追问。对于画家,作品原初的基底就仿佛是待落子的棋盘,只不过,当作品宣告完成,观者其实不知那黑夜与白天之间进行的棋局是怎样的自我博弈,甚至无法了解最终时刻的投子、平手或者胜利是依着什么规则而判定的。于是,画面与观者、画家与观者之间的博弈势在必行。





 








92

谁说真实未必虚幻


地点:B1OCK Gallery/想象力学实验室/马丁·戈雅生意
展期:2022.12.24-2023.03.12
从意识到躯体,从现实到超现实,从当下到未来, 他/她们各自在后网络语境中沿波探索,就像一部小说的三个篇章:在实体主义与非实的对撞之间,触动的神性与人学;在神秘主义与空虚之中,生成的写实与投射。他/她们将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之中发掘的意向多面扩散,用影像与装置作为媒介,使虚幻场域附于真实之上,并在与之流露的迷幻与虚构中捕获现实,当彼此错综相合时,谁说,真实,未必虚幻?

 
南京

93

塞尔·戈麦斯:企业






地点:四方当代美术馆
展期:2022年11月04日-2023年04月09日


四方当代美术馆荣幸宣布美国艺术家塞尔·戈麦斯(1982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在亚洲的首次机构个展“企业”。本展览通过绘画、雕塑和影像等多种媒介的作品,探索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与新思路,呈现其实践的创新与广度。从壮丽多彩的场景和令人炫目的自然景致到废弃的广告牌和街道设施,“企业”探讨当代城市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现实。

 
94

无物之物——刘春杰


地点:乙观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1月19日-2023年02月05日




此次展览,由知名哲学学者孙周兴、聂圣哲倾情策展,现场共展出了当代艺术家刘春杰“一以贯之”“私想鲁迅”“让他说话”三个系列版画作品百余幅,更有“私想鲁迅”木刻原版系列特别展出,全方面、多维度地呈现了刘春杰多年来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历程,以及他立足当代、直面未来,对于版画思维之传承、融合与创新的探索。





 
95

记忆与梦境:米罗的花园


地点:北丘当代美术馆
展期:2022年12月20日
北丘当代美术馆很荣幸地举办现代艺术大师胡安·米罗的个展《记忆与梦境:米罗的花园》,本次展览共计178件作品,由20件米罗的真迹、51件彩色版画和五个系列的主题插画作品构成。这些作品展示了米罗对自然、动植物、人类的观察,也是他与20世纪先锋艺术家、作家的友谊见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米罗的艺术造诣和社会交往,使观众多面地了解、发现米罗。



 
96

在地·生成




地点:FFA艺术中心
展期:2022.12.30-2023.02.28
FFA艺术中心即将于2022.12.30-2023.02.28举行艺术再出发第五回,主题定义为“在地·生成”,这是继2018年以来每年一度的例行展览项目。以“多元、差异”为特点,由具有个性创作的艺术家构成联展框架。艺术家们以隐蔽的方式借助艺术语言表达个人化的视角。同样,艺术也以不确定和争议始终存在。在展览线索上,我们希望从“在地”审视艺术个体,包括个体和文化、经验甚至地缘的关系。而“生成”则似乎是通过作品去还原一个消失的或者不为人知的过程。我们提供探索的呈现视角,而不是给出答案。





 
深圳
 

 
 
 
美术馆
 
 


97

蒋志:刻舟的人


地点:坪山美术馆
展期:2022.12.24
蒋志个展《刻舟的人》希望用改变展式空间的方式使“观看”以新的外貌构成新的展览概念,在展厅中开辟一条隧道,用缩小观众身体空间并调暗亮度的方式重构“观看”行为。所以姑且可以称我们将置身于一个展览宇宙——面孔、言语、童话和渴望的具体化身。它的形态或许需要嵌入宇宙秩序在身体器官和社会延伸中的循环往复的再现。在这个召唤观看的装置里,观众不能走近作品,但可以走进作品。艺术家在用拍摄的方式进行观看,本展览也希望重现艺术家创作里的“对观看的观看”;塑造一个个纵情延伸眼睛去包容旧的现实的姿势,塑造一个产生新的意识的空间。





 
98

动物园对面的游乐场


地点:云美术馆
展期:2023.01.01-03.07




云美术馆欣然宣布即将于2023年1月1日推出年度重磅展览“动物园对面的游乐场”,此次展览由东门杨担任策展人,邀请了雕塑家娜布其,画家陈可、苗妙、孙一钿、王晓曲、温凌、武晨、烟囱,这八位在当代艺术领域十分活跃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参展。展览基于一加七的结构,由一位雕塑家的大型游乐互动式装置,串联起七位画家幽默跳脱、风格各异却彼此呼应的作品。通过轻松、直接、参与式、互动性的艺术创作的勾连组合,营造出一种带温度的场域,将艺术体验融入自在、日常的感知。



 
99

王川:方-圆






地点:坪山美术馆
展期:2022.9.13起
“方-圆”作为本次深圳坪山美术馆的王川个展的标题,一方面取自于他创作中的两个核心元素“方”和“圆”,另一方面正是希望勾勒出他艺术创作的本质,即“居于中”的状态。“方-圆”同时还有规矩和法度之意,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先行者之一,我们也希望在此重新梳理王川的艺术贡献和成就。

 
100

墨花轻飞 千禧一代水墨画家


地点:hiart space 深圳空间
展期:2022.12.24-2023.2.1
本次展览携参展艺术家陈艺峰、代瑞雪、狄青、杜月超、高宾宾、高翔、关伟伟、韩佳茜、杭春晖、何馥君、黄帆、黄方启、李戬、林国成、林梓楠、刘琦、刘少媛、刘天怜、刘亭、邱炯炯、魏雨桐、武一杉、杨梓健、姚浩、赵鹏、曾健勇、曾志钦、查美男共28位,参展作品57余件。

 






画廊
101

在你的手心里掌握无限


地点:万一空间
展期:2022.11.22-2023.1.14
此次展览将展出意大利艺术家阿德莉娅·桑托莉(Adria Sartore)近年创作的微型油画作品与一众以掌心为尺度的古代文房及各类小中见大的掌玩器物,共同在方寸之间生发灵性激荡。

 
102

万花筒






地点:摩天轮画廊
展期:2022年11月28日至2023年2月18日




摩天轮画廊特别邀请国内外七位艺术家联袂精彩呈现群展“万花筒”(KALEIDOSCOPE),荒木经惟、蒋若禹、金顺爱、林山、迈克尔·伊德、蜷川实花、严善錞,七位不同文化背景,创作媒介各异的艺术家汇集,以“花”为载体,展现出一幕异彩纷呈的万花图景。

 
103

毛艳阳:我在我能想到的地方






地点:美成空间
展期:2022.12.17—2023.02.05
毛艳阳近年的绘画艺术创作,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碎片化生存的虚拟图景。他根据历史文化图像、社会现实场景和对未来的想象,通过收集和自我设定的图像以及扮演各自的角色,将个人与现实境遇的冲突,在画面上构造和聚落出一幕幕“剧场舞台”的戏剧化、荒诞性效果。而他极其认真的工作方式,更凭添出荒诞的意味,并试图在这些互为图像的关联中,寻求一种隔空的游走和光影间离的触感视觉,显示了他恣肆的想象力和自由穿越时间、空间界限的能力。

 
广州及其周边
 

 




104

夜帘、星光、迭奏






地点:广东当代艺术中心
展期:2022.10.15-2023.2.15




“室内”是张业兴经常描绘的场景,它们往往来自于我们记忆中似曾相识的片段,一盏夜灯,几段帘幕,角落里丛生的绿植。“帘布”与“帷幔”是画中故事的道具,也是阻隔观看的屏障。张业兴对于如何在绘画中思考故事和空间关系,有着极大的兴趣,画中的形式总是能将故事掩藏,将观众的所见之物引向漂浮的“此刻”,像是“刚刚发生”和“已然结束”的不确定关系。犹如夜晚的窗帘,拉开帘布,一个窗外的无限世界若隐若现,拉下帘布,屋内的故事有着自己的发生,人们在夜晚,在卧室,在客厅,记忆在不完整的时空中流淌:在夜色的遮蔽下,每个人都过着极其有趣的生活。

 
105

朱利安·奥培: 都市街头




地点:和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01月31日




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人物肖像、自然风景、城市为主题的标志性作品,共同诠释着现代人居环境的互通性。这些作品在空间中交织,与观众发生共振,引导他们进入与体验各种感官与感觉经验——听觉、触觉、视觉与平衡感。





 






106

罗海伦个展——回溯与流逝


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2年12月16日 - 2023年1月15日
摄影总是不可避免地与记忆相关。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会在照片之中构建回忆,回溯性地去理解业已流逝的过去,并让未来在时间中展开。在本次展览中,罗海伦从回溯与流逝这两个方面出发,展出了近年拍摄的两个作品《Yaya》和《Before Loss》, 用平实有力的影像去探讨生命中的事件与记忆的关系。

 
成都

美术馆
107

新物种Ⅵ:剩余与冗余


地点:成都时代美术馆
展期:2023年1月15日-3月5日
第六届“新物种” 跨媒介当代艺术邀请展-- 「新物种V:剩余与冗余」,即将于2023年1月15日盛大开启,展期为1月15日-3月5日。本届《新物种》展览主题为“剩余与冗余”,力邀22位当代艺术家展出超20件当代艺术作品。本次展览将以超越往届的力度更为全面地拓展当代艺术的思想角度,从对“剩余”的概念重塑到观念化的现实议题、社会生态、技术控制、艺术批评等跨界角度都将分别进行深度的演化。

 
108

幻·季






地点:知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5日-2023年5月
展览由50余件美轮美奂的现当代艺术作品铺陈开来,以百年视角展现了东方美学生生不息的艺术精神。展览以四时更迭、万物相联为主旨,对应中国传统色系统为线索,将知美术馆幻变为艺术、自然、精神交汇的神圣空间。
109

消失的展览






地点:知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5日-2023年5月




“消失的展览”受到老子“有无相生”哲学观的启发,在知美术馆以似有若无、常新更迭的形式巧妙亮相,意在将作品隐入建筑。这也正是美术馆设计者隈研吾“消失的建筑”所传达的理念。建筑隐入自然,作品隐入建筑,这种理念间相互咬合的张力也是策展人宁文想传递给观众的独特感受。同时,该展览亦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别致的展览舞台。






110

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




地点:知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5日-2023年5月




近30件展品完整展现知美术馆从零到整的美学基因及建造脉络,帮助观众深度了解知美术馆,零距离沉浸式解读展览中最盛大的一件“作品”:知美术馆建筑本身。



 
111

《不安》刘耀华个展


地点:AC 艺文立方
展期:  2022/12/24-2023/02/23
刘耀华个展「不安」作为AC青年艺术推广计划第六期将于12月24日落地成都。本次展览是对艺术家最新项目“祝你平安”的一次全面而立体的呈现,摄影、X光胶片、录像和现成品装置等媒介之间互为关系,七组作品彼此穿插,相得益彰地塑造了此次展览的语言结构,从视觉层面再现了艺术家以观念为核心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在回应我们共同的当代生活和精神处境时的某种可能。

 
画廊

112

尹朝阳的绘画课






地点:K空间  
展期:2022.11.5-2023.1.8




k空间荣幸地宣布,将于2022年11月5日推出新展“尹朝阳的绘画课”。将展出艺术家尹朝阳的最新创作及近年代表系列。





 
贵州

116

可么可么啰/嘘!只对我一人!蒋小余+胡丽君 双个展


地点:开始艺术区
展期:2022年12月18日—2023年01月18日
此次蒋小余与胡丽君将通过艺术创作追踪、感悟、再现生命中热烈且狂热的部分,视角切入日常生活,他们从琐碎生活中抓取到真实的,闪耀的生命灵感,利用年轻的创造力使得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拥有不同的诠释形态,藉由不同立场以及视觉语言阐述了生命的激昂本貌。展览试图制造一个多样的对话语境,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场情感的释放,而对于观众,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启示,藉由观者自身情感及个人记忆,在蒋小余与胡丽君描绘的场景中寻找共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以艺术公司”(ID:keyiart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