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2年的白金汉宫,一位皮肤白皙、满头金褐色卷发的妙龄少女华丽亮相。正值碧玉年华的她稚气而美好,更令特意前来一睹其芳容的王公贵戚皆为惊艳……
“国王最漂亮的女儿非她莫属!”霎时间,赞扬少女过人美貌的私语传遍了整个大不列颠,人们纷纷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位机敏伶俐的年轻公主将会成为又一个皇家新娘。
上:1785年,9岁的玛丽(左一)和两个妹妹一起玩耍 /
下:同年,宫廷画师为其所绘的单人肖像,俊俏脸庞令人心生怜爱
爱人早逝、四十岁晚婚、一生无儿无女…这位在当时看来格外特立独行的美人背后,究竟又曾有过怎样的经历?今天的故事便要走进玛丽的潇洒人生,以及19世纪那段令公主也为之着迷的古典艺术热潮。
绝恋中“苏醒”的皇族佳人
她善良而公正,配得上至高宝座,却也拥有在卑微地位中闪耀的一切美德。
—— 马修·霍尔夫人
在被疾病所困扰的汉诺威家族,开朗健谈且心思细腻的玛丽无疑成为了家里的“开心果”。她不仅是乔治三世病重时期陪伴国王最久的一位子女,更曾为兄长摄政与王位的继承提供了诸多助力。
1856年,维多利亚女王(左)与八十岁高寿的玛丽(右)留下珍贵合影
玛丽公主去世后,维多利亚女王曾收藏多件装有其发丝的纪念珠宝,以表思念 / 英国皇家信托藏
左:年轻时的爱人弗雷德里克王子 / 右:玛丽公主配偶格洛斯特公爵,二人四十岁时才结下良缘
19世纪初玛丽公主创作的水彩画作品,可见其不凡艺术天赋 / 后被维多利亚女王收藏
玛丽公主在晚年时还曾尝试印制版画作品,尝试新兴的艺术创作方式 / 大英博物馆藏
古韵造新艺
在18-19世纪那场声势浩荡的崇古盛宴中,玛丽公主并不是唯一的追随者。此时的欧陆一派繁荣景象,奢华更是上流阶层们的日常。考古大发现以及拿破仑为首的君主对古典文化的推崇,令皇室贵族开始醉心于古物的研究收藏。
上:18世纪末,拿破仑下令向埃及远征寻宝 /
下:路易十四所收藏的索西比奥斯花瓶,制作于古希腊时期,卢浮宫藏
随之而来的,是对古典时代那段优雅艺术的大量模仿与重塑。源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各类大型花瓶、器皿以及充满神话韵味的装饰纹样,再次为欧洲装饰艺术注入无穷魅力。
自古希腊而来的Oinochoe器形壶樽、曾出现于美第奇别墅中的“美第奇樽(Medici Vase)”、在17世纪备受推崇的“鲍格才樽(Borghese Vase)”等等,皆成为众多艺术家及装饰工坊的灵感之源。
左:Stefano Della Bella1656年创作的这幅版画展示了美第奇别墅中的花瓶,画中男孩被认为是美第奇家族继承人 / 右:此幅画作很可能是这款塞弗尔花瓶的灵感来源,V&A藏
在当时,更有不少上层名流都以拥有这些依据古典樽形所打造的金银瓷器为荣,成为了那个时代彰显财力与地位的“头号神器”。
其中,拥有上千年历史的Oinochoe壶樽更是审美与实用兼具的经典存在。敞腹单柄搭配三叶形壶嘴的设计,使它成为古希腊贵族畅饮佳酿的不二之选,更在19世纪的欧洲,与雕琢精美的托盘一同化作盛会晚宴的桌上雅器。
这些珍材绝艺的融合碰撞,不仅将千年前的恢弘壮阔再现,更造就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一段古雅风尚。
上:16世纪制作于西班牙的纯银镀金Oinochoe水壶套件,V&A藏 /
下:19世纪崇古热潮下,Odiot再造了类似形制的镀金水壶,V&A藏
呈英伦王室风范
王室风范,透过璀璨纹章向世人宣诉着百年历史之悠远
从圆盆到壶身手柄的打造,皆展现出镀金银材的珍贵,及匠人工艺的非凡
经典崇古器形,更是名流贵族桌案餐宴间尤其喜爱的造型风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corneUnique”(ID:LU-Pari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