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不仅需要仔细观察生活,更要融入真挚的情感…”

“住宅设计不仅需要仔细观察生活,更要融入真挚的情感…”

 
2022「营造家奖」颁奖礼即将开幕
一起来回顾2021「营造家奖」颁奖现场
这节干货满满的大师课吧!




2021「营造家奖」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通过对“生活解决方案奖”获奖作品的点评,未来住宅设计趋势的分享,深入解读了“生活解决方案奖”的价值含义,为青年设计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


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021「营造家奖」特别增设了“生活解决方案奖”,并邀请到长期致力于住宅精细化和标准化设计研究,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居住建筑和设计研究的周燕珉教授,担任本届“生活解决方案奖”的终评专家,评选关注业主生活、坚持人文关怀的优秀私宅作品。



△活动现场,周燕珉教授分享自己的评审感受。

正如好好住创始人&CEO冯驌所说:“设计的本质是顺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让设计走进生活,让普通人感受到设计的价值,进而推动大众设计的发展。”
 
为了让更多设计师观看到这次极具价值的分享,营造家特别记录下该环节的全过程,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双重形式分享给大家。一起来聆听这节精彩的「大师课」吧!

01 获奖作品点评
 
#《房中盒》

本案为三代同堂之家,获奖设计师对原有户型进行了针对性改造。在布局上,进行了四处调整,使得功能更加齐全,能同时满足全家人的使用需求。第一处,将阳台一分为二,分为书房和中厨;第二处,重新组合客厅和厨房,、将两个独立空间合并为客餐厨一体的连通空间;第三处,将原有餐厅置换成儿童空间,第四处,将卫生间的水池、洗衣功能分离。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
 
在细节上,玄关处为了方便家人穿鞋,让出一点面积做出一个换鞋凳,也方便进屋时放置包包等物品。另外,钢琴的位置非常有意义,放置在不占用空间但很有很重要的位置且有氛围的位置。最后,儿童房内的空间满足孩子日常学习、玩耍和睡觉,同时私密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得非常巧妙。



△年度最佳生活解决方案奖金奖作品《房中盒》,来自茗家设计工作室。
 
#《退休“新人”的优游之家》

本案主要解决老年夫妻日常生活问题。在平面上,通过变换走道的位置,较为巧妙地改变了整体空间布局。并且以厨房为中心,将这一空间作为中心岛来使用,契合“全屋尽一事”的主题。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
 
在整体空间上,视线较为开敞,动线较为便捷,这点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两位老年人在家要相互照应,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到对方的状态,并且可以较为方便地抵达对方所处的位置。
 

△年度最佳生活解决方案奖作品《退休“新人”的优游之家》,来自CREASIME匠坊。


02 住宅空间的设计趋势
 
据观察,今年的参赛作品体现出住宅空间设计中的两个趋势:一是合理划分生活领域;二是促进家人交流互动。
 
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居住状态都是三代同堂,需要合理且有效地划分生活领域。尤其对于二孩家庭来说,房间功能需要随着生活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儿童房可以从一间变成两间,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住需求,老年人的房间也应根据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做足够周到的考量。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图中作品为年度最佳生活解决方案奖作品《“会长大”的房子》,来自莳舍空间。
 
促进家人交流的趋势在很多参赛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在做饭时,母亲可以从玄关处看到家人此时的活动,孩子在阁楼上玩耍时,可以透过预留的缝隙观察其他家庭成员的状态。这种便于家人之间相互了解的设计细节十分温馨,也是促进家人关系的重要措施。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图中作品为《旷奥有度——中式园林美学内核的现代风格住宅》,来自ross。


我在日本时曾听闻,在个人住宅或别墅式独栋中,最令他们困扰的一点是:孩子回到家以后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人需要敲门才可以沟通,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打扰。


我们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镂空处,就能避免将家人间的亲情相互隔绝,使他们可以相互观察彼此的状态。有时在一些较大的住宅中,由于设计的原因,容易导致家人间交流的机会较少,我们在设计时要避免这一点。我们希望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住宅设计中的一个重点。
 
 
03 参加评审的几点体会
 
看了这么多作品以后,作为建筑师我有一些感受,在设计建筑时要注意在住宅中间的墙体上留有余地,尽量让承重结构短一些,这样才能使让室内空间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在《读书人的理想家》这个方案中,储藏就做得十分丰富,以墙体为界面,做了一整面墙的书架。过去大家仅是把走廊当走廊来使用,现在一定要重复并巧妙利用空间,以满足多需求的使用。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图中左侧作品为《溯光》,来自拾间里设计;右侧作品为《读书人的理想家》,来自茗家设计工作室。
 
另外,光线在空间中也十分重要。对于小户型来说,室内面积较小,利用高空做设计逐渐成为一个普遍趋势,比如将床放到高处。但在这时要注意,可以将高空避开采光面放置,让光线进来,使空间中有充足的采光, 这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周燕珉教授现场分享的PPT。图中左侧作品为年度最佳生活解决方案奖作品《格》,来自木卡工作室;右侧作品为年度最佳生活解决方案奖作品《寄居》,来自BK设计。
 
住宅设计不仅需要仔细观察生活,更需要融入真挚的情感。住宅设计不是为了展示物品、视觉冲击力或拍照效果而做设计,能够把设计做好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是为人的生活而设计,必然是特别好、特别生动的,也一定是会被他人理解的。
 
另外,灵活的设计也十分关键。家总是随着人们不同年龄生活阶段的不同需求而不断改变,只有灵活的设计才能应对多元的生活需求,所以有些能移动的家具或物品,相比固定家具会更好一些。以上是我对设计的理解,谢谢!



通过本届营造家奖“生活解决方案奖”的评选,好好住挖掘出了许多关注业主生活、坚持人文关怀的优秀私宅作品,并通过奖项鼓励那些真正用设计手法解决普通人居住难题的设计师。


在未来,好好住营造家奖也会继续将目光投向那些具有社会价值的优秀设计作品,希望通过助力新生代职业设计师成长,推动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让真正有价值的设计得以走进更多居住者的家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