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尽人间的风烟,刊落世界的浮华
朱良志访谈录
朱良志:八大山人的魅力,我觉得至今还没有很好发掘,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画给我感觉像《金刚经》一样,荡尽人间的风烟,刊落世界的浮华,直接切入到人生命的真实世界。随着他人生过程的痛苦展开,他的思考越来越深,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用得那么娴熟,来表达自己内在的困境,表达自己对命运的咏叹,这是了不起的。八大告诉我的东西,简直可以说超过了苏格拉底。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187亿元
魏广君: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朱良志;当然,我并不是说苏格拉底不及八大,而是说,就我个人来说,八大所给予我生命的启发,是苏格拉底所没有的。比如说人的尊严问题,这是苏格拉底关心的重要问题,他说人的生命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人的尊严。毕得格拉斯也说过:“自尊是人最要紧的因素。”关于人的尊严,我从八大那里得到更深刻、更具体的诠释。

墨荷幽禽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喜欢画荷花,他有一幅画,画面上只有一枝菡萏,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那种,而像一柄斧头,傲然挺立,那种傲气,那种自尊,给人极深的印象。

八大山人 《荷花翠鸟图》
王东声:西方从16、17世纪的传教士时代,就存在着对中国文化的曲解,一直到今天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朱良志:我通过三年八大的学习——虽然我不是一个专门做中国绘画研究的专家,但是八大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我现在从事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八大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通过图像语言表达人生的智慧,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我在八大那里看到他的体验和思考达到如此程度,这是令人震惊的。你读他的作品的时候,经常感到想哭,他直指你的生命深层,那些很少人能够触到的东西,他触及到了。
读八大山人的东西,还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你不愿意丢失它,它就像明灯一样,可以指导你的行为方式,待人接物,世界上充满了蝇营狗苟,充满了污秽,人在虚与委蛇中,丧失了真性,八大山人为你指出这一点。世界像一个冰层一样,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八大山人为你指出这一点,并尝试为你搭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世界充满了冷漠,八大的画在冷然的外表之下,给你温情,你去谛听他画中微妙的声音,原来这里有这样温情和悠长的灵魂絮语。

八大山人《荷花图》
王东声:他起了很多的号,是因为一种自贬的心态吗?如他的“驴”号,是不是另有深意?
朱良志:起驴号的时候,就是他人生最困苦的时候,而且他还有“驴屋”、“人屋”、“驴屋驴”等相关的号。我感觉这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对他处境的描述,他连驴都不如。另外就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索,这正是禅宗里面的思考。禅宗将外在存在的现实分成三种,一个是驴屋,一个是人屋,第三个是佛屋。驴屋最差,人屋是我们住的地方,佛屋是佛住的地方,是人的理想的净界。人讨厌驴屋,愿意住在人屋,人屋还不够,还仰望佛屋,这是自然之势。但禅宗是强调无分别的,一有分别,即起高低,有了高低尊卑,就丧失了平等的觉慧。由驴屋到人屋再到佛屋,是没有阶级的,即驴房即佛屋,我就是一只驴,但是我还是佛,即驴即佛,我觉得八大山人在这里就是寻找生命的价值,他并没有觉得贫穷卑微就能剥夺他的人生价值。

八大山人 墨荷图
王东声:在八大山人眼中,都是一样的。
朱良志:是的,随处皆为屋,实际上一个人是没有屋的,人永远在漂泊中的。从外在空间来说,你不是主人,你永远不是主人,你是世界的客人,惟有心灵的宁定才会是真正的主人。

八大山人 茉莉花图
八大山人绘画欣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