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张晓东: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设计》专访|张晓东: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采访:李杰  李叶

ⓒ 受访:张晓东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晓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泰国东方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宣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博学位论文评议专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专家,北京文博发展智库专家,北京市城市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雅昌教学奖等奖项。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设计、城市形象与品牌设计、设计伦理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6项,出版有学术著作5部,发表CSSCI检索、北大核心等各类刊物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创设计作品服务于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等多项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作品参展国家形象艺术设计邀请展(中华世纪坛)、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展览。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张晓东:北京印刷学院以“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为办学使命,开启中国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学校隶属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前身是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停办,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北京印刷学院,由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2000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在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工、文、艺、管协调发展,国内唯一专门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誉为业界名校。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文化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学校于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18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艺术教育拥有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授权点,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动画、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摄影9个本科专业。设计学一级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有艺术类专任教师120余名,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新媒体教育领军人物”“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等荣誉,多名教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任职。艺术类专业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教学实践中心为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数字艺术设计创新实践基地为北京市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科学研究,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艺术创作研究室”、美学研究所、出版物设计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及北京时尚品牌设计中心、包装设计中心、北京插图设计中心等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平台。

2008北京奥运会5盎司金币设计(藏于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

《设计》: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张晓东: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服务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宗旨,以“传承创新中华印刷文明、设计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使命,以引领创意设计、印刷出版传媒设计为方向,形成了“四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视觉传达设计与印刷文化结合”为底蕴、“视觉传达设计与区域经济文化结合”为驱动、“视觉传达设计与印刷出版传媒产业结合”为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创新科技结合”为手段,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了一批活跃于出版、传媒、创意产业的高素质设计人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百家姓》书籍设计中国之星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一是瞄准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基础上,不断完善“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立新方向、实验班,培育专业发展新增长点,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设计学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和优势专业建设驱动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新闻出版署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不断提升专业的辐射优势。

二是以先进教学理念为引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率先在国内将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在北京市教改项目推动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培养方案,打造“五类”金课;以北京市特色资源库为基础,建设了《广告设计》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多部教材分别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及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是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建立了实践教学新机制系统设计,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有目标、有空间、有团队、有项目、有指导、有经费支持”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为本,全面开放实验资源;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强化实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承办了中宣部“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抗疫斗争影像海报展”“中国·印 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中国设计节”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字汇”中美国际设计展等活动,获得了包括德国红点至尊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一等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等几百项国内外专业竞赛奖项;学生设计的“同心结”中标2008奥林匹克教育标识设计,学生设计的吉祥物“砳砳”被选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蓝嘟嘟”中标青海湖吉祥物。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标识设计

四是教学科研相融互促,高精尖研究显著提升了教学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将成果、前沿知识以及新技术融入教学,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加大大学生科研计划支持力度,教师将科研课题向本科生开放。近年获得8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5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获得有北京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1项;出版专著82部,发表学术论文501篇,教改论文45篇。


五是作为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大力拓展国际教育,提升了国际化育人水平积极开展与国际知、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留学项目、短期研修班项目;近年邀请多名海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受聘于本专业教学;自2005年起每年组织师生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海外高等院校建立“设计工作坊”完成国内外项目选题实践与研究;设立“中美联合培养国际实验班班”,与法国第八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高校建立学分互认等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提升了国际化教学水平。

“和刀叉”德国红点至尊奖作品

《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晓东:学校在加强工、文、艺、管、法、理多学科协调发展和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做足出版传媒相关学科与设计学学科融合发展的文章,深化科教融合技术创新,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以出版学为核心,以新闻传播学、设计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为优势主干学科,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机械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为支撑学科,以新兴交叉学科为新的生长点,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发展的学科结构。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银奖作品

创新设计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为传统新闻出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的路径。围绕出版物设计、出版绘画、出版文创形成了鲜明的与绘画、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交叉的跨专业特色,还结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动画、网络新媒体等专业优势,形成了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的拓展方向。


2014青奥会吉祥物“砳砳”设计

《设计》:“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张晓东:学校坚持首善意识,致力服务行业和北京发展。围绕“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一院三园”双创发展模式,形成“北印科创”“北印文创”双亮点,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综合体。围绕国家大型活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出版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开展系列创意设计和咨询决策研究,创作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的高水平文创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纪念设计

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协作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跨领域、多维度创新思维方式的复合应用型创意设计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专业在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取得国家级奖项528个,省部级奖项1684个,获奖人数达5286人次。其中,有部分优秀毕业生承担了北京2022冬奥会标志设计、平昌2018冬奥会“北京8分钟”视效设计、南京青奥会标志和吉祥物设计等国家重大活动和设计项目,参与了视觉中国、艺术与设计等国家有影响的传媒企业的创办。


二是实现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的良性互动。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其中签约工作满意度最高为92%。近三年,毕业生境内外升学率均值为25.6%。同时毕业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的大学活动,充分体现了视觉传达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本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和自身现状满意度高、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稳定以及职业发展连续性强等特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良好等方面。


中国石化集团标志设计

三是瞄准科技与行业发展前沿,整合资源,搭建校内外合作育人平台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的敏锐度与前瞻性;通过与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建出版物设计研究中心,视觉传达数字化设计实验室,虚拟展示空间艺术实验室,印刷艺术设计中心,城市形象与品牌设计实践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平台等措施开展深度合作,将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多元化要素纳入协同育人核心地带并发挥应有的功效。

《设计》:请介绍下今年毕业设计的相关情况和特色。

 

张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年毕业设计有160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涵盖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文创设计等不同方向学生参加了毕业展览,均有本次展览采取线上虚拟互动方式,体验“元宇宙”展览的乐趣,欣赏优秀毕设作品,将精心遴选的优秀作品以身临其境的形式呈现给观者。展览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勇担服务出版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使命,培养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素质、文化传播和艺术设计与创作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果。通过线上的形式相聚毕业设计作品展,这是在新文科语境下,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面向未来,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与形态,进行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一次思考与实践。此次毕业设计展代表了学院课程思政、专业培养、实践创新的育人成果,毕设选题涵盖了讴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乡村振兴、北京设计等方面,充分展现出了同学们与时代同行、力求创新、勇于承担国家文化复兴发展历史使命的精神面貌。


《同舟共济》“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

主题海报设计

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整个毕设周期全以在线的方式推进完成,给毕设组织、指导、展览、答辩等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涉及到的学生人数较多、指导教师多,在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及时通过短信、邮件、电话、开会等方式与指导老师联系。毕业设计的选题涵盖了与北京文投艺术品公司、京东文创等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相结合的毕设项目(真题真做);茶梗创新再设计、物流快递服务系统等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项目;讲述美的历程之系列文创设计、疫情防控系列产品服务系统、潮玩盲盒主题文创等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项目、国际化设计、竞赛项目都有比较突出的比例。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选题内容,并出色地完成了个人的诠释和表达。比如基于弘扬中国鼓文化的目的而进行的《中国鼓的声乐可视化设计》毕设创作,学生从鼓的框架结构、鼓的制作流程、鼓的类型、鼓的功能等相关信息入手,将信息可视化,制作成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多张插图类信息图表,打造属于中国鼓的品牌。从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扩展出信息设计、连环画创作、文创延展、中国鼓展厅设计,从核心向外不断丰富中国鼓文化的可视化内容。此套毕设的内容植根于渊远博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梳理了中国鼓的历史形态演进、地区族群分类,并结合神话传说、文献记载、民俗活动分析了鼓在军事、祭祀、乐舞、节庆等各种场景下扮演的角色。毕设作品将这一庞杂的文化体系凝缩提炼,以结构清晰、效果丰富、情态鲜活的视觉语言加以传达,体现出了良好的图形驾驭能力与信息整合水平。整套作品的的主体视觉形象鲜明统一,延展至漫画、展示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时也能够自如变幻手法,与信息设计的主体有机协调,体现出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设计的能力。


笔架包装设计Pentawards获奖作品

《设计》:此次毕业设计时间正好与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备时间重合,请谈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此次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发挥的作用。

 

张晓东: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而且也是展示文化的最佳时机和精彩舞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教师、学生、校友“全链条齐上阵”的方式助力冬奥会,在北京冬奥会这幅美丽精彩的中国画卷上,凝结了北印人创意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生动的实践。自2020 年上半年以来,学校先后收到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开闭幕式部、志愿者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下达的开闭幕式手册创意设计工艺制作、多媒体视效创意制作、城市志愿者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冬奥主题曲《永远在一起》黑胶唱片包装等冬奥重要任务。


2022北京冬奥会四大开闭幕式手册设计

四大开闭幕式手册展示奥运礼仪中国风范。作为展现开闭幕式内容与流程的重要视觉媒介,也是呈现中国特色奥运礼仪的核心载体,在开闭幕式上分送给重要观礼嘉宾及现场观众的四大手册,由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出版物设计研究室主任夏小奇教授带领团队设计,“国有大事,必有雅昌”的校友公司雅昌文化集团印制。手册设计秉持现代设计的理念方法,重新审视传统艺术观念和造物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传统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以创新的设计内涵,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设计样式,在纸上空间尽显冬奥的礼仪之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蕴之美、中国哲学观念的思想之美以及中国文化自信的创新之美,为人们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冬奥之韵与中国风范。冬奥城市志愿者标识系统设计由张晓东教授带领团队设计,“同心筑梦”凸显双奥之城志愿服务形象魅力,该系统覆盖了北京冬奥城市志愿者的服装装备、服务站点、保障设施及激励物资,应用于约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服务人员和758个志愿服务站点,并在冬奥火炬接力现场、张家口赛区圣火点火仪式等活动精彩亮相,用“中国风”与“国际范”完美融合的创意设计向世界展现了自信、从容的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面貌,打造出了“双奥”之城靓丽的风景线。中国风融合国际范“同心筑梦”的标识系统彰显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致力于在更广泛、更多元的层次上推动社会观念的更新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普及。它与北京冬奥城市志愿者的笑脸与热情一道,给冬日的北京涂上缤纷绚丽、激情浪漫的色彩,持续擦亮首都志愿服务“金名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城市志愿者视觉形象系统首钢站点

2022北京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景观形象视觉设计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发布《永远在一起》冬奥主题单曲,该曲的演唱版和合唱版制作成的黑胶唱片专辑,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国礼。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杨明俊带领团队,为专辑进行了包装设计。专辑包装整体设计与北京冬奥会核心图形相统一,专辑封面与封底浑然一体,营造了清新、雅致的设计风格,表现了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翻越千山万水,我们永远在一起”的设计主题,传递了“夏之灿烂、冬之纯美”的视觉美感,同时也展现了“双奥之城”的北京特色。


2022北京冬奥会主题曲《永远在一起》黑胶唱片包装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团队,包含有部分参加今年毕业设计的相关同学,有的同学把毕设选题也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结合起来,秉承了以专业服务国家、首都重大活动的宗旨,从教学实践到专业实践,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院将高水平人才培养、社会声誉、成果建设、项目建设、社会服务、重大设计项目等诸方面系统性整合,真正实现了专业建设与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设计名城等方面的高度契合。




毕业设计作品分享












本期(毕业设计之视觉传达篇)分享嘉宾

借助国内外良好大环境的春风,以国家政策为指导,聚合行业的力量,推动国内设计行业发展,同时也为推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在校师生专业学习与专业交流,充分调动钻研设计的热情,提高毕业设计作品实践水平,《设计》杂志社今年特别策划“毕业设计作品展专题”,重点展示各高校本年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方向中的毕业设计作品。旨在聚合国内高等院毕业生优秀设计作品资源,分享设计经验,探讨设计毕业作品与产业结合的可行性。

(版面编排以受访者姓氏拼音为序)

毕学锋培养具有独立文化立场和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青:在“新海派”旗帜下以求“变”回应时代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荣用视觉叙事方法向社会创新传播中国故事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蒋杰:以设计的思维方法投入人生的角色体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文良家国情怀真题实做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协伟:“宽基础”“大交叉”

——艺术能力和人格建构的全面打通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实现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鸣“扎根于本土,放眼于天下”探寻“传统+时尚”的平衡法则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明:创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态度

天津美术学院视觉设计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张晓东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杂志”(ID:designmag)。大作社经授权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