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BY-ENJOY 不亦乐乎工作室

专访 | BY-ENJOY 不亦乐乎工作室

不亦乐乎工作室(BY-ENJOY.COM)由设计师杨华乐于2017年10月成立于福州,是一家通过视觉功能语境推动品牌传播策略的平面设计工作室,以围绕品牌形象建立、视觉体系营造、产品包装创意等方面为核心内容进行创作与工作。自成立以来不亦乐乎长期持续关注并开始介入新消费品牌、在地传统业态及当代艺术文化等领域的设计价值,以“先归零理解,后重组沟通”的作业思路触发视觉行为的察觉与激活,追求不同项目在设计呈现上滋生观念协同和逻辑自洽的新可能性。


不亦乐乎工作室近年来获得众多瞩目的国际设计领域专业认可,包括但不限于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立方奖、平面设计在中国GDC金奖、美国平面设计年度奖Graphis Design Annual 铂金奖,以及东京TDC、纽约tdc、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HKDA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台湾金点奖等海内外设计奖项。并连续多年入选由Design360°杂志主办的100件年度设计作品评选“Award360°100”年度设计奖。

本期推送,我们邀请到了不亦乐乎工作室的主理人杨华乐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关于不亦乐乎工作室、关于设计理解和创作的一些问题。


BY-ENJOY

专访



《包装呈现》 ↓

感谢您能抽出宝贵时间接受 designcola 的专访,首先,请介绍一下不亦乐乎当前的团队构成是什么样的?

不亦乐乎目前是一个不超过10个人左右的年轻设计团队,虽然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平面设计师出身,但是分工各有擅长,有设计愿景的共性,也有独当一面的个性,在不同的项目设计和落地执行上都有不趋同但实在的精神面貌。


说到不趋同,我们想到一个话题就是最近好像大家都在谈设计“同质化”,对于设计“同质化”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呢?避免“同质化”是不是不亦乐乎团队成员们在创作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呢?

这几年似乎“同质化”这个词是国内设计行业谈资里避不开的一个话题了,我倒是不会太过刻意去在意这个现象,其实本质上回归到项目设计初衷的时候,什么是解决项目所需求的要点便一直是我们首当其冲最为关心的,这是目前大部分我们能够讨论设计的基础前提,而解决好项目的设计需求我相信是任何一位能力优秀或有一定经验的设计师可以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举一反三谁都会,再差一点便是以平替的方式也不算不行,从这一点而言,只要一不剽不抄,二看得过去,就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在这样所谓的供需关系上,不亦乐乎更愿意追求的是不仅能为客户解决需求还能够带来新的尺度和思考,这是我们所向往并为之努力的。所以是否避免“同质化”,其实我认为都毋需过份忧虑,但有一个观点和所见是我发觉市面上蛮多确实使用大同小异的视觉语言和编排手法去标榜自己是“新潮新锐新鲜”的现象,有时候这也让我想起大概十年前左右某种商业风格的普世化或满目堆积的素材感却能让许多人以为那就是“设计”,我反正觉得挺叹息的,但是终究与我无关,我也没有义务为这种现象矫枉过正,反倒可以更加清晰验证自己的道路。

f(u) = formule CAFÉ ↓

FIL Gallery买手店 

味齐享零食商店 ↓

在和不同类型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快速理解客户需求并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的,有没有什么经验和心得?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还是倾向每个层级的设计推演,通过不同递进的创意过滤和经验沟通获取最直观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其中,我们认为设计需求这一议题不只是由设计师单方面理解达到的,而是需要与客户甚至消费者代表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调性、情绪价值、用户习惯、市场反馈及品牌差异等方面的探讨了解,才可以更多维度地反推实现设计上的多重价值。除了创意内容的服务以外,我们也在积极努力做好每个阶段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统筹等方面,因为我们从不同的客户协作关系里也充分意识到除了创意内容之外,项目在落地执行的能见度关乎它面向市场中的推进和反馈


在和客户合作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相互之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有没有遇到过比较难以“搞定”的客户或者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大部分我们的客户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一样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因为能谈到一块去的多半是对当前工作部分的价值目标有最大公约数的期许,当然这是大部分,也有遇见比较所谓难以“搞定”的情况,说得实在点,遇到了就遇到了,从委托合作上来看,该解决的还是得解决,就事论事地把遇到的问题逐一消解是我们当下无二心的心态,说得客观一点,这世界上不是所有设计公司都可以百分之百完全搞定客户,能对症下药就是缘分,而暂不能适配就彼此欣赏,然后继续潜心修炼,也互不耽误时间。

MissDill ↓


与非必要不合作联合设计了“空気屏”和“电気灯”包装 ↓

疫情以来,有没有感受到周边环境的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设计的创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近发现马路上卷帘门紧闭上锁了,公司停车位也越来越空了,前两年我也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记得说过诸如“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人更多静心思考与创作时间”的回答,但是现在我会说,这心也差不多静过头了,是该回归了喧哗和吆喝了,大家都好了设计才会有生机和希望呢,否则设计做给谁看呢。


的确,好的大环境也是我们每个正常的人所企盼的,接下来我们还是聊回不亦乐乎工作室吧,近年来,不亦乐乎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和国际专业奖项认可,对于获奖这件事,您认为对于工作室业务提升是否有较大的帮助呢?

稳中向好

哈哈,稳中向好,懂了!那么对于设计,大家都比较喜欢按自己的主观审美和喜好去评价它的好坏,作为资深从业者,您认为应该以怎么样的标准和方式去进行设计评价?

一部分回答可以参考以上“问题2”,其它我想说的是我认为通常在翻阅各类年鉴或媒体平台的时候,大部分人(包括我)的雷达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将接收到以自我为主观的图形讯息回波并放大形成印象信号,但我有时候也在想那些不被我们所关注甚至讨巧的内容为何也有一定选登或推荐的理由,背后巧思是否有我未曾洞悉的内容,是审美语境的见解差异还是内容结构的独特视角?我不愿站在“JPG”的角度进行单一评价,不对口味的内容不必刻意牵强去理解,有所猎奇的设计自然会做探索来学习,当今自媒体时代,我并不认为每一件经常看到的“缩略图”作品真的厉害得多深入,只是时代的流量选送,大家可取所需就好了,不用过分迷信也不必过分自信。


环球福建——Global Hokkien Mix Type ↓
吉祥如意——Good Luck Forus 福州半旦纪实 ↓

designcola 在想到和不亦乐乎工作室建立联系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红书,哈哈,果不其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老师的回应。其实我们想表达的是,当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工作室已经入驻这个平台,甚至在寻找创作灵感时也会在这里翻,对于这个平台和这个平台上展示的内容,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其实大概两年多前我身边的朋友们早已建议我们入驻小红书了,但是身为主理人的我认为如果没想明白而盲目投入也挺消耗时间的,当然了,上述这些理由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但实话说我今年才开始留意并花点时间刷小红书,也经常刷到一些搬运号搬运了我们的作品并收获了很多流量(本来也没关系反正都习惯了),直到我发现一些现象不太合适,轻者就是没署名我们,重者就是不仅不署名还在评论区里不承认是我们的,我们的作品不仅被没打过招呼的搬运号用来误导咨询者以达到自己接案子的目的之外,甚至也看到一些人在评论里“截胡”咨询者,现象多了以后,我发现这是对我们的客户和我们曾经所付出的努力不太负责,于是我们才开始决定入驻小红书为自己发布和证明。因此,我们的摄影师朋友也开玩笑地称呼我们是“不亦乐乎”的官方搬运号,哈哈。


“安迪·沃霍尔”在福州 ↓


风大又怎样——IM两岸青年影展2022 ↓
欢喜就好——周雄波个展 ↓
在这里,我们号召大家去关注一下“不亦乐乎”的官方搬运号:不亦乐乎 BY-ENJOY(小红书号:5368016418)。
那么,在进行成员招聘时,应试者具备哪些能力和特点会更打动您?对于在校生和刚入行的设计师们,您有什么建议么?

很惭愧,这两年可能是因为工作室越来越被大家熟知,我们收到的简历数量也随之上去很多,今年有段时间甚至出现绑定在常用邮箱上的公司邮箱因为“爆仓”而被系统显示“收不到”,然而我们体量有限,目前也没有扩张的企图,所以总是遇见很多优秀的简历因“不合时宜”而被我们婉拒。关于成员招聘,以往我们经常被热情打动,后来发现热情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更务实地发现能与工作室现阶段发展进行取长补短的能力可能更重要。当然也不是说热情不重要,因为我们发现热情的时间不会维持很久,能维持很久的一定是对设计的坚持,不体现在嘴皮子上,而体现在究竟为设计付出到什么样的程度

自己制竹 ↓


对于未来的发展,不亦乐乎工作室有着怎么样的规划和考量呢?

希望能每年都保持进步,希望能和更多优质项目实现双向奔赴,希望能把设计的价值更落地到有意义的环节里,综上所述,希望我们都能对自身与社会带来正向发展。



更多作品及创作背景请访问:

不亦乐乎工作室官网 www.by-enjoy.com

小红书号 53680164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signcola”(ID:designcol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