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装协环艺分会副会长系列专访 | 唐玉霞:审美是一种生产力

中装协环艺分会副会长系列专访 | 唐玉霞:审美是一种生产力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环境艺术分会(Environmental Art Branch of China Building Decoration Association)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专业性分支机构,注册登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接受其监督管理。经过组织研究决定,决定聘任大鱼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唐玉霞女士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环境艺术分会副会长。

目前,中装协环艺分会将联合中装新网、搜狐焦点家居、新浪家居、凤凰家居、太平洋家居、腾讯家居、网易家居等权威行业媒体对分会的副会长进行专访报道,共同探讨设计行业的经营现状,一睹行业大咖风采。

唐玉霞
           

大鱼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环境艺术分会副会长




           

2008年唐玉霞创办大鱼设计工作室致力于室内设计领域十五年,主持设计、设计管理各类建筑业态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业务,包括办公、商业综合体、产业园、酒店、文教、居住、景观等项目。作为设计爱好者不断尝试不同设计风格,以“审美是一种生产力”的理念,与国内各知名地产建立长期合作。并以充满奇想、柔美又坚韧的女性视角,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多次斩获国际知名设计大奖。


在2015年正式将家具与互联网建立联系,将大鱼家居正式推到线上。同年被中国中小商业协会评为“2015创业中国年度行业典范人物”。被新浪网、中华建筑报 等多家主流媒体及专业机构采访报道,作为中国唯一一名女设计师在艾特国际大奖10周年之际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


在持守对设计的一份初心之外,唐玉霞还对保护民族文化有这强烈的使命感。“用设计承载非遗,用非遗赋能设计”成为“非遗守艺人”是她一直在做的另一件事。在她众多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非遗”的身影;能够让这些传统文化的遗珠再次复活重新发光与设计联系起来,从而烘托这个非遗作品的文化内涵、记载它背后的历史,真正做到“留住”它。本着致敬非遗的目的,为非遗量身打造的产品系列也在构思孕育中......


代表作品
           
中电建国誉茂山苑营销中心; 
           
成都首钢圣灯营销中心 
           
远洋地产蔚蓝海岸—超级厨房营销中心  
           
北京富力首开金禧璞瑅营销中心 
           
北京远洋海晏春秋营销中心
           
天津阳光新业森林公园营销中心 
           
北京五矿名品樾墅样板间 
           
五矿绿城御园合院样板间 
           
西安碧桂园香湖湾别墅样板间   
           
大鱼设计工作室 
           




    

专访内容



     


     


     


Q:如果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您认为您是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师?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唐玉霞:我很少给自己定义或定位,定义很像给自己画的边界轮廓,我更在意的是随着时间在生命成长变化后由心而生出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发芽成长后会结出很多果实,这些果实成为了我生命中丰盛的部分。

这样说可能会有点抽象,再回到问题。我希望自己是一位设计爱好者,真正在玩儿设计的爱好者。在我看设计没有明确的内部划分和边界,所有的风格流派不过是我手中摆弄的不同形状的玩具;每个项目的过程都是我在酣畅淋漓的玩耍。

这也是我对设计的理念,设计源于我的内心,生活是内心与世界产生共鸣的结果。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实际上不单单是向外的某种呈现,更是向内探索、反映内心的一种精神状态。内心、生活、设计每个部分都包含着无数的神经元,它们互相碰撞连接刺激发生着各样的反应,也结出意外的果实,就是很有趣。
 
Q无论是业主还是设计师都希望有一个“好的设计”,您是如何评判作品是一个“好设计”的呢?

唐玉霞:很像谈恋爱吧,看了会心动的设计就是好设计。这个心动是广义的,可以是喜爱、震撼、悲伤、宁静等等,就是触碰到了你的内心的就是好设计。我们在聊上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提到设计反应了内心的精神状态,所以在被人看到设计作品的时候就会读到你注入的情绪,这就是用设计作品对话交流,很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果给问题中的设计缩小范围,聊空间设计的话,好的设计也是空间和人的交流对话。遵循空间与人产生关系的时候形成的契合点——他为什么会为这个空间付出代价?他在这个空间里未来会展开怎样的生活或工作?毕竟设计最终还是要为这个空间使用者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绪确定设计的风格,并保持空间与人的互动性,这就是设计里表现出对人的“爱”。所以我说想谈恋爱,爱很难看到,但好的恋爱,肯定可以体会到。

如果理性评判作品是否是“好设计”,那就是设计是否为项目赋能。设计不仅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更主要的是设计可以为项目开发出新的价值。这也是我在项目的设计初期就带入的思考角度,项目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项目有哪些原有价值设计可以提供加持?通过设计还可以为项目或客户深挖或拓展哪些新的价值?设计绝不仅仅是专业的视觉或体验规划,它可以实现更宏观更有价值的规划。
 
Q我们都曾听过无数种有关“生活之美”的解释和示范,很多设计师都会从选择东方哲学和审美中寻求答案,那么您有什么看法呢?您心中好的东方美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唐玉霞:对答案的寻找不过是内心的一个选择,我认为“生活之美”源于热爱生活的能力,我更愿意称它为“发现之美”。无论你用什么哲学去理解或寻找,生活的美是已经存在的,就看我们是不是有能力去发现。这也是审美的能力,审美也是生产力。
东方美学就是一个极大极丰富的灵感宝藏。我自己对东方美学有极深厚的感情和兴趣。早在十多年前欧美风格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中式。东方美学文化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站在今天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形式,这是我再很多创作过程中都会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就不必要提我们的“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都会引发我对远古文化的激活。穿越时空还能被保留下来的“非遗文化”都带着极致的天赋、才华、能力让我非常的震撼。比如一个小小的苗绣绣片在手里是有生命的,可以发声的,我要做的是找到一个载体去表现它。就是像是在做翻译的工作,用现代的语言将远古的文化翻译给现代人理解。我很讨厌一个说法所谓的“用现代的商业模式去拯救古老的技法”,我要做的只是留住它,用设计的手法让非遗有更多与现代对话的机会。用设计承载非遗,用非遗赋能设计,我只想做个的非遗“守艺人”。
 
Q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您会牺牲一些自己生活时间做设计吗?因为设计师经常会有几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情况。

唐玉霞:几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情况确实很常见,但我绝不会选择牺牲生活去完成设计。太多太多的设计灵感是在生活某刻的灵光乍现,设计这件事情并不仅仅存在于工作时间或作画时间或雕塑时间什么,就像设计作品它可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体,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另一部分是设计体验。真实物体和体验感受组成了你对一个设计作品的理解感知,很像我们说一个人的外形和性格,这样的设计作品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那对生活不同方面更敏锐的体验就非常的重要,也会是设计灵感的来源。
 
Q您在从事设计这十年多的时间里,有没有遇到过创作瓶颈,您是如何突破的呢?

唐玉霞:“瓶颈”在开头聊到的不去定义不去设限就不会有瓶颈,有太多的方向可以去尝试连接。在从事设计的十多年里,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面对造物主创造的一切美好已经存在了,我要做的就是开启内心与它们连接,从中汲取灵感养料。我认为每个艺术工作者都是灵魂的祭司,可以起到将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打通连接的作用。所以说我并不觉得我是有“底”的,所以也不存在“瓶颈”。我也只是一个管道,一头连着山川河流生活美好,一头是我的作品;灵感的源头是万物,自然不会枯竭。
 
Q在接下来的这一年2023年里,有哪些规划呢?如果用1-3个关键词来概括,您认为当下的设计趋势会是什么?

唐玉霞:这几年应为疫情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多新的体验,但我眼中的2023年必然充满希望和惊喜。如果说规划我的总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设计我有肩负的使命,“要做“盐”和“光”一样的设计“。盐的功用是帮助所有的食材释放出美味。没有盐,再好的食材都会是食之无味,那我们就不会真正对它产生认知;盐又可以防腐,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混沌世界中,它可以成为保鲜剂、让人们保持清醒?而光,就是带来明亮、带来希望。我们希望透过设计,传递出来一种精神滋养的养分。人们透过感官,在我们设计的消费场景、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中释放出自己的能量。这个“盐”和“光”的设计理念,也就是我作为设计者的社会责任——通过美的设计,映照人的内心,提升审美能力,释放自身能量,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气质和文明程度。
对于“设计趋势”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装饰设计”(ID:shebohuinew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