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星 | 全国36强崔凯:坚持做理想化并且内心光明的设计

中国设计星 | 全国36强崔凯:坚持做理想化并且内心光明的设计


年轻来战的号角,呼唤着他们的到来
中国设计星竞演舞台的大幕,已经为他们拉开
中国设计星的新生力量,已蓄势待发
他们,将成为更年轻一代的设计榜样
他们,将成为一面时代青年旗帜
 崔凯 
栖刻建筑设计 创始人
中国设计星(2022-2023)全国36强
栖刻建筑设计是一家饱含蓬勃向上创造力的多元空间设计事务所。主创团队始终秉持学院派的设计初心,营造顶尖审美的同时运用设计的智慧重构空间秩序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输出关乎感官体验的作品。栖刻建筑设计致力于平衡空间设计的学术性与商业性,向不同领域委托方提供前瞻性的设计服务,为其注入澎湃的设计能量。

   

崔凯作品-WHITECROW白鸦眼镜

空间内部的所有道具、展台的设计,均结合概念方案,在保证实用至上的前提下,扩充附加功能。崔凯把它定义为“新奇的视觉”“复古的表达”“手工的痕迹”“奇妙的互动”。

Q1:今年的中国设计星是双年赛,你如何看待双年赛,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参与各项活动?
双年赛模式相较以往综合周期更长,给活动组织者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可以预见到整体活动的参与感会更加完整。
另一方面,定期集中参与活动,必然会与以往正常的工作节奏产生时间上的重叠,对此,我可能会在接下来一年,适当对工作计划做出主动变化,比如根据赛会活动时间,提前划定新开展项目的起始时间,在保证项目作品完成度的前提下,去参加赛会活动。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2:纵观举办多年的中国设计星,你觉得这一赛事能够在哪些方面帮助设计师成长?你期待收获哪些经验与成长?

我对“中国设计星”这一赛事的了解源自于同城市的“前辈”获奖设计师,通过阅读或观看他们过往参与赛会的新闻报道或访谈视频,对赛事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于我们即将参与其中的设计从业者而言,这种双年赛的模式,定期集中参与赛会活动,可以增进对全国设计行业综合动态的了解,加强同行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得到行业前辈的指点,增进并提升自己对设计的认知及素养。

我个人的性格特点偏慢热和内向,所以也希望通过参与此次赛会活动,在设计表达及加强同行间交流这些环节上提升自己。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3:你是如何开始对艺术,建筑,设计等感兴趣的?

我个人对设计的兴趣早在孩童时期就埋下了种子。我自幼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父母也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为我安排绘画相关的兴趣学习,以至于我常常跟朋友自嘲绘画是“童子功”。对绘画的热爱伴随我一路进入大学并选择了能将绘画、审美与创意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设计专业就读,自此展开了我的设计之路。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4:设计在你生活中是怎样的存在,有没有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你会如何总结自己的设计观?

设计与我的生活是紧密结合的。我常常叮嘱公司刚入职的应届生,一定要“加强设计的敏感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因为生活中处处是设计,而且不一定仅限定于建筑及室内设计范畴,设计的敏感度的关键在于发现生活中设计细节、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另外,谈到设计理念或者设计观,我会认为设计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所以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满足人的需求,即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设计从业者的经验与审美,去解决去创造。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5:你如何看待“设计风格”?你认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个人独特的风格吗?

“设计风格”是行业内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话题。我自大学毕业投入设计行业至今年刚好10年,我自诩是行业的新人,以我目前的认知程度而前言,我认为设计风格更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存在,而不是具象的标签。展开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既往经验的扩展。风格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创造一种易用前提下被广泛认可的审美,绝不是设计从业者的自我标榜,或某种狭隘审美的自我实现。

Q6:在对于公司的介绍中,你写道:“秉持学院派的设计初心,输出关于感官体验的作品”,我们该如何解读这句话?这一设计理念是如何体现在公司的项目中的?

“学院派”往往象征了一种理想化的精神追求,我们在设计中“秉持学院派的初心”,是希望我们对待每一个设计项目,始终能从最初探寻设计的起点出发,把所有问题都看作是学生时代的课题去攻克,坚持去做理想化并且内心光明的设计。

我们知道,建筑及室内设计,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行业,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从理论走向实际的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我们会面各种无法预知的问题和挑战,可能来自设计理念,也可能来自工艺技法,甚至来自伦理和人性,所以每个项目的进程都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7:你如何理解功能和形式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前文关于“设计风格”的讨论中有所体及,其实也是我个人在工作中非常看重的一个部分。我坚持认为设计是服务于人的行业,所以“功能”是前提,“形式”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自身的经验与审美,去解决需求与视觉上的矛盾。只要足够深入的探寻,一定有一种承载完整“功能”,并且满足高级审美的“形式”能够被发掘出来。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8:你认为事务所就设计方式而言,是否需要保持一致性?为什么?

关于“设计方式”的讨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待。在更宏观的层面,需要保持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来自于内心对待设计工作的认知,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设计初心”。这决定了我们将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商业空间审美需求,我们又要不断积累、学习、扩充我们的设计储备,同步微调设计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9:就处理人与空间关系而言,栖刻建筑设计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与空间最契合的关系应该来自于内心对空间的适应性。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创造各种功能不同的空间,但绝不允许仅限于视觉层面。当下商业空间中有很多反面案例,比如一些不必要的空间创造,一些人为的“打卡点”就像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人与空间的关系真正要处理得当的是,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空间内部时,内心对这个空间的认同度,认同度越高,内心与空间就越契合,人与空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紧密。要说明的是前文的描述并不是要创造一个安静的冥想空间让人感到身心放松,而是在任何功能空间,哪怕是需要承载喧嚣和聒噪的空间场景,都能够营造一种内心的适应性,一种对当前身处空间所传达出的氛围的自洽。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Q10:如今的设计业态日益细分、多元化,你如何在不同领域里寻找公司的定位?

设计行业的细分和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国内设计行业虽然起步较国外稍晚,但目前市场对设计的需求是逐年攀升的。

起步较早的设计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为应对这种需求,需要组建自己的配套专业以提高作品质量及工作效率,我们公司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型团队,从创立之初对项目作品的把控有着明确的规划,服务的客群类型也有清晰的画像,我们希望在当下阶段能够持续发挥小型事务所的优势,核心团队事必躬亲,将作品完成质量牢牢把控,以作品愈发卓越的完成品质在商业空间设计领域立足。
Q11:你希望通过成立栖刻建筑设计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创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客群,输出更优质的项目作品,充分发挥核心团队的优势,并在这个过程里实现彼此探讨、学习与提升。我们目前尚未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或推广,只希望能通过作品的表达,将我们秉持的设计理念逐步传递到每一个被服务和即将被服务的客群中去,在南京及全国范围成为一个用作品说话的设计品牌。
 崔凯作品 - WHITECROW白鸦眼镜
***
2023年,第八届中国设计星竞选之年
无关输赢,唯有成长
祝青年设计师们不虚此行
祝中国青年设计力量
在荆棘路上野性生长!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