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炉是西方家庭常用的取暖设备,如今许多中国家庭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明明已经有了更先进的取暖措施,壁炉为什么还没有消失?除了取暖,其背后还有怎样精神象征与文化含义?接下来,营造家为你一一解答!
Part 1.
壁炉是如何产生的?
壁炉的起源和发展与火有密切关系。早期人类利用火来取暖、采光、驱赶猎物和烧烤食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住宅空间的分化,火在不同功能空间中有不同运用。兼具烹煮食物和取暖功能的火堆,是壁炉的早期雏形。
用来烹煮食物和取暖的火堆
文艺复兴时代,煮食活动逐渐被边缘化,火在西方住宅中的重要功能是取暖,于是壁炉从实用功能中得到初步解放。
早期传统家用壁炉
随着文明的进程,除了取暖外,壁炉也开始彰显它的装饰个性,成为建筑内部造型的重要元素和室内装饰的主要对象,逐渐发展演变。
公共空间中的壁炉
以精美华丽的壁炉架而闻名的联邦壁炉
拉姆福德壁炉的革命性设计
Part 2.
明明已经不需要靠壁炉取暖
它为什么还没有消失?
「围炉而聚」的生活方式
19世纪的欧洲,壁炉是室内空间的核心组织元素,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壁炉开展。
座椅围绕着壁炉摆放
回到家中,人们下意识地围坐在壁炉旁,读书、交谈或家庭聚会,属于个人与家庭的私密记忆随之产生。
作为一种温暖和爱的象征,壁炉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家」的隐喻,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
围炉而坐的温馨场景
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在西方,壁炉被称作“focal point”(焦点)和“warm furniture”(温暖的家具),通常安装在起居室的墙面,处于室内空间最显眼的核心区域。
客厅中显眼的壁炉
壁炉本身的较大体量,以及与墙面装饰一同形成的整体界面,使其成为室内空间当之无愧的视觉中心。
大型房间中的超大壁炉
作为视觉上的焦点,壁炉成为塑造风格的利器,可以激活室内空间的特定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居所。
流水别墅中的壁炉
范思沃斯住宅中的壁炉
一种「活」的室内装饰
与其他室内装饰构件相比,壁炉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鲜活的,有跳动的火苗、闪烁的火光,展示出有生命的魅力。
跳动的火焰
无论是传统壁炉真实的火光,还是电子壁炉上跳动的影像,都改变了家具惯常「冰冷」的形态,仿佛带有温热的触感,燃烧的气味。
同时,壁炉内部燃烧发出的声响,也是可以助眠的白噪音。
在壁炉旁休憩
区别于一般家具,壁炉不仅具有实际功能与视觉美感,更带给人们不止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新鲜感受和心理体验。
图片来自好好住认证设计师@LDDDDDDESIGN
Part 3.
只要契合风格与需求
中国人家里也可以装「洋壁炉」
有人认为,在普遍实现全局供暖的中国,壁炉只是一种略显做作的无用装饰;还有人认为,新时代的壁炉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给人以坚实的精神慰藉。
事实上,壁炉的功能以及其代表的精神文化含义能否真正在空间中体现,与业主自身需求与风格喜好紧密相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营造家”(ID:NicelivingDesign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