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参与了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三年展”,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名为“光之隧道”。作品在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节上最具人气的项目。
象
道
——“越后妻有&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发起人北川富朗
▼天河(入口)
设计巧妙利用了隧道的长度和光线的递进感,营造出奇幻的空间视觉效果。
▼隧道尽头豁然开朗的“镜池”
响
道
清津峡位于新泻县的越后妻有,这里是著名的大雪地带、人口稀少,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逐渐流失,游客人数急剧减少,使得这里“十屋九空”,日渐凋敝。
山本勝利&関口芳史
“平成29年,清津峡大约是来了5万9千人次;在平成30年,也就是改建完成的这一年,观光客超过了18万2千人次,回到了3倍的状态。”(注:平成30年即2018年)
——十日町中里支所、係長,山本勝利
“这里以前是以老年人为主欣赏枫叶的人群。而现在吸引了完全不同类型的观光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在大地艺术祭的诸多艺术作品中,光之隧道脱颖而出且备受瞩目。”
——十日町市長,関口芳史
为了帮忙照顾家里的旅店、餐馆、酒厂生意,不少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开始陆续从大城市搬了回来。
这个寂寂无名,甚至许多日本年轻人都不知道的村落,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达人和艺术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2019年,SNS(社交网络)评选出的夏日最佳游览地排名,“光之隧道”被评为前十之首。
说
她
清津峡地区振興会,五十川弘一
“春天也想看,夏天也想看,秋天也想看,最好下初雪的时候我也想去看看。”
十日町居民,上村喜子
十日町居民,村山荘
“在最早的时候,我看到最里面空间的效果图,没有很理解那个空间意象。去看了之后,觉得‘哇,真是太棒了’!”
——游客
巧思
隧
道
MAD首先在隧道入口处,新建了一座符合当地风貌的木屋,高耸的坡屋顶可以防止冬天的积雪。
▼ “天河”(纪念品商店&温泉足浴)
▼入口吧台墙面绘制了隧道形态的图案
▼二层温泉足浴
▼隧道中不同色彩的昏暗空间
第二观景台中央的“泡泡”实际是一处卫生间,单面透视镜使得只有室内可看穿室外。“泡泡”内的使用者,就像是实现了无数人儿时当“隐形人”的愿望,不被人发现,看游人百态,静对自然。
MAD在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就像是在沉闷坚实的穹顶凿开一个个通往未知空间的洞,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
▼观景台改造前
隧道的尽头——镜池是项目的高潮部分。
MAD将清津峡溪水引入形成镜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的富有诗意的画面。洞顶墙壁铺设的磨砂不锈钢板将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线反射到隧道内部,内和外的边界模糊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虚化了现实的天空和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设计之家”(ID:jianzhu7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