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观大思法。
三
十
秒
时
间
过
去
了
OK时间到。这个图形表面上看着花里胡哨的,本质上可拆分为ABC三个部分。如下:
很明显,A和C的造型是一致的,只不过旋转了180°。不仅如此,B的造型也是由A衍生出来的(后面会分析到)。所以我们只需要做出A,剩下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看下A的造型特征。
废话少说,接下来我们逐一攻破。
第一步,做像素方格。
这一步非常简单,我们可以借助网格系统(ctrl+")来绘制,记得打开对齐网格(ctrl+shift+"),如下:
将绘制好的图形合并,并删除多余锚点,如下:
第二步,做倾斜。
选中像素方格,执行右键-变换-倾斜命令,参数如下:
第三步,做转角弧度。
为了方便操作,我这里将A逆时针旋转90°,如下:
接下来,我需要将A底部的两个锚点转为平滑的弧度,也就是调出贝塞尔曲线。如下:
方法也很简单,在钢笔工具(P)下,按住alt键拖动对应锚点即可生成句柄,看下动图操作。
调整后的效果如下:
A做好后,旋转180°便得到了C,如下:
第四步,做造型B。
前面我有说过,B是由A衍生而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来回顾下B的造型。
为了方便观察,我额外添加了一些辅助线,比如把B平分成B1和B2,那么B1就等于B2(旋转了180°),而B2又等于A2(绿色虚线区域,水平翻转),如下:
所以只要把A2求出来,B的造型就有了。
① 从A的顶部数5个方格的高度,以此确定线条a;以A的底部确定线条b,如下:
② 取线条ab间距的一半为线条c,线条bc与A的交集部分就是A2啦,如下:
结合前面的分析,B就出来了,如下:
第五步,规范位置并上色。
现在ABC三部分都做出来了,下面需要将它们三部分拼到一起。以AB为例,看下位置规范。
在拼合造型时,要确保锚点a与c重合,锚点b和d重合。只有重合了,相交产生的弧度才是对称且圆滑的。
我这里降低了A和B的不透明度,方便大家观察,不重合就会很难看。
C的位置也是同理,看下拼合后的整体效果,记得旋转90°。
最后给图形填充渐变色,这个logo就做完了。
PS:可将B部分置于顶层(ctrl+shift+]),并将混合模式改为滤色,这样就会产生交叉的高亮区域。
好啦,本期的小案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这logo怎么了”(ID:wtf-log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