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原来你也可以拿精选,上首页!

这么做,原来你也可以拿精选,上首页!

上一期21天B端3D主题打卡作业中发现了很多同学都有的通病,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看了有100+份的学员作品,总结下来几个通性问题:
1.光源问题
2.对比问题
3.透视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是节奏感问题,但是目前第一次的作业并没有太多组合体,基本都是属于单个物体的绘制,所以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文章中给大家分享。

然后就开始说一说目前的几个通性问题吧。

光源问题

几乎每个同学的作品里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光源问题,光源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考验三维空间能力的一个点,所以当我们没有很了解光影、光源时,真的就非常容易出错。它和“透视”问题一样,如果深挖,你会发现它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不同的角度、不同形状材质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目前所出现的光源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两个点:

1.光源不统一
光源不统一这个问题出现最多。

当我们在做3D图标时,首先会确定一个主光源,通常确定的就是左上、右上这两个光源,那么我们所绘制物体的投影与暗面一定都是与光源方向相反的右下或者左下。

在进行多个物体或者单个物体组合绘制的时候,我们要始终明确我们所确定光源点的方向,那么我们做出的作品光源肯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也不会出现一张作品里面出现很多个光源点。

还有一个不统一的点可能就是属于比较细节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做作品时,像上面说的一样把每个物体的光源点都能明确的统一在一个方向,但是却忽略了主体物的投影部分,例如下面这个作品。

其实整体都是非常棒的,第一眼看光源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看的话其实是出现了两个光源,首先第一个光源就是它物体所有的一个左上光源点,通过投影、亮暗面可以明确。

其次,第二个就是主体物对地面的一个光源,我们可以发现它现在的投影又属于一个顶光源的投影,所以这也就属于一个光源没有统一。

2.光源不明确

什么是光源不明确呢?也就是说,第一眼看不到光源在哪个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亮暗面区分或者是投影的一个表达,这也就是所谓的对比弱,甚至会趋近于平面。

如何去明确一个光源,就是提亮面、压暗面、压投影、明确明暗交界线,其实物体的对比拉开了,它的光源也就明确了。

对比问题

对比是否拉开决定着光源是否明确,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作品中,最常见的对比问题就是亮暗面对比弱,没有拉开导致面与面区分不开而糊在一起。下面作品的几个点就是明显的对比没有区分开。

那么,如何减少出现对比弱的问题呢?以美术绘画中的色彩过程为例。

首先我们在绘制的时候,先用简单的大色块将明面与暗面区分开来,这时候要保证它是有一个明确的对比。

在这一步,我们一定是能很明显的看到它的亮面和暗面,也可以很好的确定整幅画面的一个光源点所在。
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灰面、明暗交界线和反光高光的绘制,去表达更细节的质感。

在做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可以不断通过眯眼观察法或者是缩小画面去观察对比整体的对比度是否明确,那么从大色块到最后完整物体的塑造就一定不会出错!

另外,我们在做亮暗面的对比时,不止可以用颜色明度一个维度做对比,也可以通过色相+明度两个维度同时去区分明暗面的对比,这样既可以有对比,又可以让画面丰富又精致。

例如下面这位星友的作品,无论是光源还是对比还是颜色上,都是比较优秀。

颜色问题

目前作品中出现的颜色问题大多数都是属于颜色中的对比问题,上面也有提到过到

在颜色的选取中,我们首先要知道在色板中的哪些颜色尽量少用、哪些颜色尽量不用,其次是需要我们自己通过大量的案例不断去提高审美与色感。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案例去简单地看问题。

首先,看到的第一感觉就是颜色比较单一,仅仅有一些明度的变化和饱和度的微弱变化,在色相上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所以整体画面看着就比较单调、对比也较弱。

将色板与色块单独拎出来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颜色存在问题,我们通过调整色相、明度、饱和度之后,再去看一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可以看到,调过之后对比更强了,颜色也更加丰富。通过颜色的明度、色相、饱和度将明暗面做出了明显的对比,在这基础上继续丰富、上质感是不是就会更加出效果了呢?

总结

总结一下本次的几个问题:

1.光源问题:光源没统一,光影关系表达不清晰

2.对比问题:亮暗面对比弱,画面糊

3.颜色问题:颜色变化弱对比弱,色彩单一

这些通性问题其实只要每做一步都停下看一看,看看亮暗面是否对比足够、投影是否一个方向、颜色是否有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ID:caixinshejip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