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Human-Compyter Interaction)是交互设计领域中最为大热的研究领域。“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机器,计算机化的系统,但它还是按照既定逻辑进行运算的;而“人”,受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面对“机”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反应。
作为交互设计师,要避免的就是犯一些人为错误。那么在面对用户失误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位罗马尼亚设计师Emanual Serbanoiu的独特见解。
Emanual Serbanoiu
我们中的一些设计师喜欢构建系统,喜欢仔细考虑事物并对细节非常关注。我们总是会努力确保一切能顺利运行,并关心我们的用户。但是,当我们设计的时候,总会有个理想化的观点:所有人都会在使用我们的系统时表现得非常完美。
"你刷一下这里,按一下那里,好了你购买到了想买的东西!"
然后,我们会观察用户实际上如何使用我们的系统,并以此来进行测试。我们会修改、调整并重新测试系统,只为了用户能继续使用,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想法,而并非我们事先的计划。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会有那么完美,不确定性、处理不当的边缘情况、错误都频繁发生着。
然而很多设计师都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设计出一个不受人为错误影响的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犯错,甚至是我们的用户!
人为失误仍然是造成医药、核电甚至航空探索等领域灾难和事故的主要原因。
现在我们就一起回顾下,我们犯的错误类型,造成它们的原因,纠正错误的策略是什么。最后,但不代表最不重要的是,如何设计错误。
作为一个尽可能去研究人类错误的人,曼彻斯特大学名誉教授James Reason将人类错误分为两类:滑倒和错误。
“滑倒(Slip) :当你的意图和实际行动并不匹配时”
-
基于行为的“滑倒”:你解锁了自己的手机打算打电话给妈妈,但出于某种原因,你直接打开了Instagram。
-
记忆失误的“滑倒”:在出门的时候忘了钥匙还挂在门锁上。
“错误 (mistake):当对目标和某项行为的最终结果的评估发生了偏差”
-
基于原则的错误:医生非常准确地诊断出了疾病,但却开了不对症的药物。
-
基于知识的错误:当电脑卡住时,你疯狂地按回车按钮,还以为这样能拯救你的电脑。 -
记忆失误的错误:你因为Instagram的通知而分心,忘记了把手头的任务做完。
“错误”有时候指故意失误或者计划失误,它们是指下意识考虑的结果。我们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结果却采取了错误的步骤。
在Emanual Serbanoiu为了这篇文章做调研的时候,他发现有一篇发布在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网站上的文章里陈述了更多的例子和细节。
其实人为失误有很多原因。如果一定要从大量因素中筛选的话,以下这些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
决策偏见 -
负压工作 -
在非自然条件下工作
决策偏见
在这里,Emanual Serbanoiu选择了影响人为错误的三种最常见的偏见,以便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含义:
-
注重效果:我们倾向于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度关注,于是容易管中窥豹。 -
虚幻的相关性:人们可能会认为两件无关事件之前存在联系。(实际上可能并没有) -
自动偏差:过度依赖自动化系统,这可能导致了自动化的信息覆盖了正确的决策。
如果可以给你一些建议的话,那就是:在项目开始时,大家应该创建一个偏差列表,把自己认为会影响用户决定的偏差都列上,并在用户测试期间修正他们或者使其失效。
负压工作
早在1908年,两位心理学家Robert Yerkes和John Dodson就假设了压力和表现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概括为:
"较小的压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当压力太大时,完成任务的表现就会变差。"
-
低压力,低难度的工作令人感到无聊。
-
相比高压力,高难度的任务,低压力高难度的任务可以使人表现更佳。 -
高压力高难度的任务会使人犯错几率大大增加,表现下降。
在非自然条件下工作
了解用户使用我们系统时所处条件,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设计。纠错机制与非自然工作条件之间的权衡应该是成比例的。
我们的用户工作时的环境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生:
-
长时间保持警惕; -
需要不间断提供精确的实时的细节; -
在容易受干扰的环境工作; -
需要处理大量多样化的数据。
系统探索
这是一种最佳行为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完成任务。人们按特定顺序尝试所有可用选项,直到找到他们需要的选项。
试错
这是另一种可行的办法,即使它被认为不如上一种“系统探索”有效。人们随机尝试不同的选择,直到找到他们需要的选项。
刚性探索
人们假设这是种解决任务的方式。他们反复重复相同的行为,即使结果不变,但他们仍然相信它会起作用。
示例:你想在一个音乐APP里为你喜欢的一首歌付费。你会打开这个APP然后按下那个巨大的“支付"按钮,但是失败了,于是你退出应用重新进入又按了第二次,第三次……
防止错误
在人为失误可能发生之前避免,是一种很好的设计实践。这会将我们的常规原有系统转换为可为用户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性的系统。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的技巧有:
-
添加约束:如果我们把输入文本框设置为只能接收数字信息,会比设置为可接收数字文本信息大大降低人为失误。 -
保持一致:始终在右侧设置窗口的确认按钮,使其不易出现人为错误,因为它为我们的系统构建了特定的心理模型。 -
使用清晰的比喻:垃圾桶的图标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意味着删除,因为它是一个独特且可识别的比喻,使误解的可能性非常小。
添加约束-数字输入框
包容与谅解
有办法纠正错误是一个令人放心的事情,这可以让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和学习任何系统,而不用担心做错事。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的技巧有:
-
良好的可用性:按钮应该看起来像可以点击或点击的东西。 -
撤消功能:破坏性操作容易受到人为错误的影响,系统应允许在发生"滑倒“或用户意图发生变化时将其反转。 -
历史记录日志:我们的系统应保留操作日志,以便用户可以识别并纠正任何潜在的人为失误。
历史记录
解释
作为设计师,我们知道人们不会逐字阅读屏幕/页面上的文字,相反他们一扫而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使用解释性文本。没有沟通是不好的沟通,当我们处理人为失误时,这可以被证明是一个划界因素。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的技巧有:
-
确认消息:用户将采取的行动及其后果应以简短明了的语言解释。 -
警告:系统应在标志,警报和提示下清楚地指出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 -
帮助环节:易于访问,组织结构清晰明确。我们应该设定常见问题/帮助页面、用户手册或其他形式的使用说明。
奖励机制
-
减少认知难度:通过简单,易于解析的设计,或完全减少视频/音频刺激(这也减少了压力)来实现。 -
提供支持:通过专门设计的入门单元、提供提示、提供客户支持热线或者视频教等形式来实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交互设计小站”(ID:racjiao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