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宫碗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现如今十分重要的身份和地位
烧制技术全面发展
还出现了傲然于世的成化斗彩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在宋、元的基础上,明代瓷器的烧造技术全面发展,成就显著,以景德镇最为突出。
明成化青花缠枝宝莲纹宫碗
成化朝在御用瓷器烧造方面的非凡成就,以及明代官窑瓷器(瓷片)都有重要收藏性和投资潜力,使得精品御窑残瓷也能以重要文物的身份受到国家的重视,走近大众视野。
这些深埋在宫中的传世精品
和深埋在地下的瓷片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缘?
这一切都离不开成化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少年时代因父亲英宗被俘蒙古,太子之位被废,幽居深宫,尝尽冷眼,朝不保夕。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即皇帝位,改翌年为成化元年。艺术需要灵魂,成化器的珍奇和独特更多的原因或许就在于成化帝的个人传奇色彩。
1987年,在景德镇珠山地区明代御窑厂遗址考察中,曾出土了大量成化斗彩半成品的残器,它说明成化斗彩器的挑选是极其严格的,稍有差错就地打碎掩埋,必须彻底摧毁,上品才能供奉宫廷。成化皇帝本身是个认真细致、事事求全责备的人。
《明实录》中曾记成化皇帝:“诸目章奏,手自批阅,虽字划差误,亦蒙诘问。”对大臣们的奏折尚且如此,以致众位大臣“以益兢业效职,莫敢或欺”,为皇帝制作瓷器的工匠其心态就可想而知了。
明成化青花宫碗 | 大英博物馆藏
现存传世的成化青花缠枝和秋葵纹宫碗则是宫碗的代表,绝大部分藏在中国台北和北京两个故官。
后世称“宫碗”明代宣德时创烧的瓷碗,多为皇宮所用,故称“宫碗”。
明成化青花缠枝萱草纹宫碗
而在全球私人手中的藏品也仅有20多件,其珍稀名贵堪比北宋汝窑。
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所追寻收藏的瓷中珍宝,其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收藏价值非常高。
明成化青花缠枝栀子花纹宫盌
成化青花秋葵纹碗
从30元到1.4亿的传奇历程
成化瓷器深受明清两朝皇帝之青睐,尤以明万历帝和清雍正帝为最而在后世竞相仿造成化瓷的作品中,也以万历窑与雍正窑最为成功,青花宫碗自然是仿造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雍正窑,在艺术风格气质上也做到了形神兼备的水平。
清 雍正 仿成化青花缠枝花卉纹宫碗
而目前,有藏家预测,这只宫碗的价值应该接近2亿!
尽管今非昔比,货币的价值意义不尽相同,但价格相差之大,还是令人扼腕慨叹……
故宫博物馆和景德镇藏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赏析
01
02
此器有传世品,盘心青花绘双狮戏绣球,其间散夹以法螺、珊瑚、火珠、银锭等杂宝,内、外壁均为缠枝宝相花。因其青花呈色凝重,纹饰与宣德相近,且受“成化无大器”说的影响,人们曾定其为宣德无款器。
03
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