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成名!成化青花宫碗,从30元到1.41亿元的传奇历程…

一战成名!成化青花宫碗,从30元到1.41亿元的传奇历程…

收藏界就是一个缔造传奇的地方,一个从你眼前溜过的不起眼物件,也许转身就会成为各大拍行的宠儿,成为身价千万、甚至上亿的“天价”藏品。

能不能发现藏品的价值,那考验的可就是收藏者的眼光和眼力了。


 

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宫碗 

成交价:90,000,000 HKD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只碗就有着传奇经历。


单听名字——“明 成化窑 青花秋葵纹宫碗”,这就已经足够刺激到现在玩收藏的一众藏家了,目前它的身价也是非比寻常。


   
   
区区一个口径仅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仅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在当时就缔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价,成为当时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成交价1.41亿元港币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现如今十分重要的身份和地位

烧制技术全面发展

还出现了傲然于世的成化斗彩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在宋、元的基础上,明代瓷器的烧造技术全面发展,成就显著,以景德镇最为突出。

除了傲然于世的成化斗彩,玲珑秀奇端巧工细的成化青花亦是成瓷中的翘楚,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                  
                   
                   
                   

明成化青花缠枝宝莲纹宫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朝在御用瓷器烧造方面的非凡成就,以及明代官窑瓷器(瓷片)都有重要收藏性和投资潜力,使得精品御窑残瓷也能以重要文物的身份受到国家的重视,走近大众视野。


为何会有这样的成就?              

这些深埋在宫中的传世精品

和深埋在地下的瓷片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缘?

这一切都离不开成化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少年时代因父亲英宗被俘蒙古,太子之位被废,幽居深宫,尝尽冷眼,朝不保夕。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即皇帝位,改翌年为成化元年。艺术需要灵魂,成化器的珍奇和独特更多的原因或许就在于成化帝的个人传奇色彩。


1987年,在景德镇珠山地区明代御窑厂遗址考察中,曾出土了大量成化斗彩半成品的残器,它说明成化斗彩器的挑选是极其严格的,稍有差错就地打碎掩埋,必须彻底摧毁,上品才能供奉宫廷。成化皇帝本身是个认真细致、事事求全责备的人。


                     
                     

                     
                     

《明实录》中曾记成化皇帝:“诸目章奏,手自批阅,虽字划差误,亦蒙诘问。”对大臣们的奏折尚且如此,以致众位大臣“以益兢业效职,莫敢或欺”,为皇帝制作瓷器的工匠其心态就可想而知了。


明成化青花宫碗 | 大英博物馆藏

现存传世的成化青花缠枝和秋葵纹宫碗则是宫碗的代表,绝大部分藏在中国台北和北京两个故官。


后世称“宫碗”明代宣德时创烧的瓷碗,多为皇宮所用,故称“宫碗”。




明成化青花缠枝萱草纹宫碗

香港苏富比2019
成交价:5674万元港币

而在全球私人手中的藏品也仅有20多件,其珍稀名贵堪比北宋汝窑。


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所追寻收藏的瓷中珍宝,其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收藏价值非常高。

明成化青花缠枝栀子花纹宫盌


明成化青花秋葵碗  

成化青花秋葵纹碗

从30元到1.4亿的传奇历程


成化瓷器深受明清两朝皇帝之青睐,尤以明万历帝和清雍正帝为最而在后世竞相仿造成化瓷的作品中,也以万历窑与雍正窑最为成功,青花宫碗自然是仿造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雍正窑,在艺术风格气质上也做到了形神兼备的水平。


清  雍正  仿成化青花缠枝花卉纹宫碗


但是这样一个完好的成化青花碗,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琉璃厂,它仅值30元!而且还无人问津!


   
“卢沟桥事变”前夕,萧书农把其中一个碗以1200块现洋的价,卖给了古玩收藏家毓绶衡。    

   
之后毓绶衡又把这个成化青花碗卖给了专和美国人做生意的叶叔重,作价3000块现洋。      

   
北平沦陷后,市面萧条,琉璃厂古玩行的生意更是惨淡。这时,有上海古董商说,叶树重从毓绶衡手里买来的成化青花宫碗在美国纽约卖了一万多美金!      

     
时至1990年3月,此碗以104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2009年秋拍,香港苏富比的成交价是一只3650万港元;2013年,香港苏富比的成交价达到1.41亿港元!         


而目前,有藏家预测,这只宫碗的价值应该接近2亿!

尽管今非昔比,货币的价值意义不尽相同,但价格相差之大,还是令人扼腕慨叹……

故宫博物馆展示的成化御窑瓷器  

故宫博物馆和景德镇藏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赏析

01

明成化青花龙穿花纹鹤颈瓶


 

瓷器是易碎品,在流传过程中遇到地震、战争或者人为因素,很多瓷器被损坏,埋如地下,所以会有一些器型是没有传世品存在的,这也正是御窑厂遗址发掘的意义,这件“青花龙穿花纹鹤颈瓶”就是其中一件。这件器物球腹长颈,属于高丽的风格,造型奇特。此瓶虽无款,但绘五爪龙,表明使用者为帝王。  

 
 

02

明成化双狮绣球纹大盘 


 


此器有传世品,盘心青花绘双狮戏绣球,其间散夹以法螺、珊瑚、火珠、银锭等杂宝,内、外壁均为缠枝宝相花。因其青花呈色凝重,纹饰与宣德相近,且受“成化无大器”说的影响,人们曾定其为宣德无款器。



03


明成化青花矾红彩云龙纹碗


 


青花矾红彩者是明代永宣时期的创新发明,此碗式为典型宫廷内府样式,系成化一朝罕见之器。碗心青花双圈内饰云龙纹,外壁腹部矾红彩绘行龙,近足一周青花波涛海浪纹。青花矾红龙纹制式更自创烧伊始贯穿明清两朝,堪为官窑之典范,御瓷之重器,存世珍稀。  


04

明成化青花梵文卧足杯

明成化 青花莲花图杯 故宫/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明成化 青花莲花图杯 故宫/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明成化 青花莲花图杯 故宫/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明成化 青花莲花图杯 故宫/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明成化 青花莲花图杯 故宫/景德镇考古研究所



 

载明代成化御窑青花梵文杯,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场为了满足御赐藏族僧侣而专门烧造的瓷器之一,器物虽小,但器形规整,庄重圆润,玲珑俊秀,青花呈色淡雅,是成化青花中的代表作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