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长沙|苏新平 — 延绵

艺术长沙|苏新平 — 延绵

编者按

第八届“艺术长沙”已于2022年11月12日盛大开幕。作为长沙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与艺术品牌,“艺术长沙”时隔三年再次与公众见面。本次“艺术长沙”的展览分别设立在湖南博物院、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李自健美术馆三大展区+美仑美术馆平行展区。分别带来梁铨、卢甫圣、苏新平、张恩利、孟禄丁、蔡广斌、冯放等艺术家的重量级作品,在展览空间设计、作品安排、观众互动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新的尝试,亮点颇多。本号将陆续推出“艺术长沙”艺术家系列专访,来聊一聊展览背后的故事与细节。



根基 —— 苏新平 张恩利 王郁洋作品展
展期
2022.11.12—2023.02.05
地址 
湖南博物院 湘博一楼特展一厅、二厅
(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



 

苏新平:延绵(Long Journey)
 


 
文/孙冬冬
 


 

苏新平是一位秉持学院理想的艺术家和教育实践者,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学院作为一种传承经典的文化机制,一以贯之地支撑与平衡他在艺术活动上的重心。早在从事油画创作之前,苏新平已经是一位久负盛名的版画艺术家,通过他在版画艺术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绘画”的热忱,我们可以发现,苏新平一直都以开放的媒介态度,面对自己的艺术活动,无论版画,还是油画,分殊的媒介经验,受到一种更为宏观与延绵的艺术精神的感召与统摄。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人文传统,也是苏新平反照与评判自身艺术价值的历史坐标。


守望者 250×250cm 布面油画 2010

风景 2 号 200×800cm (100×100cm×16) 布面油画 2022

风景 2012-3 号 150×600cm (150×300cm×2) 布面油画 2012-2022

在近些年,苏新平的艺术一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媒介倾向:素描、版画、油画和雕塑;另一方面,不同的作品又呈现出一种同源的精神诉求。具体于作品中,“同源”表现为跨越时空与身份间隔所建立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可以在以“风景”为主题的作品中,捕捉到北宋绘画面对天地自然时的吉光片羽,也可以在“窗”系列的新作中,感受到人世间共通与普遍的对望乡愁,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时代无关,恰恰相反,苏新平正是在与时代经验的反复碰撞中,锚定了艺术作为一种“记忆结构”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窗之三 160×200cm 布面油画 2022

窗之四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作为展览的“延绵”,展示的主体是一组苏新平在2022年的新作,以此对应他近年来日益活跃的实践状态。展览标题“延绵”,将苏新平对于艺术媒介经验之间的让渡与融合,以及艺术实践所呈现的超越时代图景的艺术精神,理解为一种贯穿在无数个体生命流变中的历史意识,它既包含知觉与记忆的历史张力,也包含了古今同情的人文情怀。

空间 10 号 1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背影 250×250cm 布面油画 2021


苏新平:展览空间就是我的作品

非具象研究中心=F

苏新平=S

F:苏老师好!在您长沙的最新个展“延绵”之中,运用了很多绘画之外的媒介,比如雕塑、3D打印等等,这些新的技术的运用,对您个人来说带来了哪些不同以往的兴奋点?

S: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你的思考和艺术实验跟今天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想清楚这个问题,就没有媒介或画种的界限了。我用雕塑或其他高科技材料,完全是根据作品的需要,如果作品的观念和处理方法需要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介入,我会去尝试和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其实我的雕塑没有当作雕塑来做,油画也没有当成油画来画,我只是创造出了一个“元素”,然后将这个元素放入不同的空间,根据不同的主题赋予它不同的内涵。环境不同,我的摆放方式也不同,它所生发出的深层涵义也是不同的,比如这次展览我将《行走的人》的雕塑悬挂在空中,但它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指向,它的呈现与涵义也在随着新的场域、新的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F:我看了长沙美术馆发出的您的展览视频,您也专门提到了让作品与空间发生关系,与观众发生关系,这也是您在本次展览中关注比较多的方面吧?

S:这是必须的,根据空间的不同肯定要有一个提前的考察与构想,然后选择和创作相应的作品。至于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双向的,一方面所谓的“当代艺术看不懂”可能是受制于他本身的教育和审美局限;但是艺术家也有他的责任,你的作品跟观者有没有关联性,这是另一个问题。事实上当代艺术是非常强调互动性的,艺术家要主动提供这种解读与交流的可能。如果仅仅是自我表达当然也不是不行,艺术有引领的价值,但同时也要引导大家进入,然后才有深入探讨与互动的可能。

F:由您所说,我想到展厅入口的那双环拱的“大手”,那是否也是您有意引导观众介入展览空间的一种方式?

S:对,那里是一个通道,前面还有两位艺术家的展厅。观众从这个雕塑下面进来,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吃惊和好奇感。我的确从来没有把它看成雕塑,雕塑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也不具备,是跟别人合作,但我需要这样一件作品来跟观众发生互动。这里作品、空间和观众所构成的整体很重要,经过了那双“大手”,进入我的展览空间,具体作品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整个展览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存在,换句话说,空间就是我的作品。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进入展厅只是看一件件单独的作品,我想打破这种传统的展示和观看方式。

F:这次“延绵”的展览还是挺全面的,囊括了您近些年来的多个作品系列,包括2022年的新作。整体看下来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您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个主线,一是“人”,一是“无人”,也就是风景、荒原一类的作品。这两者对您来说区别是什么?

S:简单来讲,我画人是当风景来画,画风景也是当人来画。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去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我通过我的作品会涉及到这些问题。至于技术手段和媒介方式没那么重要,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比如我也可以用素描的方式,就是日常状态下的涂鸦,一旦多少年过去以后发现积累了一大批,我就可以任意组合这个作品,大大小小横的竖的都可以,根据每个展览和空间的不同来进行延展。油画作品也是有几条线索,因为这些年来的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有所不同。

风景 2022 200×260cm 布面油画 2022

荒原 10 号 168×504cm(56×56cm×27)纸上铅笔 2022

荒原 11 号 560×560cm(56×56cm×100) 纸上铅笔 2022

这次展览规模比较大,我把这几条线索都放入其中,来呈现我的创作的不同面向,让大家从中可以看到多种可能性,而不是一个确定的东西。我一直比较反对风格化,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方式和实验方法的个人独特性,你一旦停滞了,个人艺术语言和方法的实验也就停滞了,剩下的就是不断重复。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尝试,所谓尝试,就是不想要确定的东西,否则就把自己框死了,也就失去了实验性,这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家来说是要警惕的。

玩球者 1 号 300×250cm 布面油画 2022

玩球者 2 号 250×250cm 布面油画 2022

F:近些年来,当代艺术中,特别是年轻一代中涌现了很多潮流艺术家,很多名家的作品也追求酷炫。但是看您的展览,作品中一直都有一种很强烈的理想主义或者说知识分子式的内省色彩,那么您今天如何看待当代艺术或当代艺术家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S:我只能针对自己的实践来谈,我反对风格,也反对追随潮流,因为会丧失自我,这背后隐藏的是对艺术本质和人文精神认知的丧失。在我看来,艺术是人文的整体,如果不读书,对其他艺术形式也缺乏理解,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技术手段或者是舶来的形式语言层面上,那跟我所认知的艺术其实没什么关系。正如我之前所说,如果不去探讨人和人,人和社会乃至宇宙之间更大范围的关系的话,怎么可能建立起个人的想法与观念,怎么可能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的独特性的视觉语言。如果没有前面的支撑,后面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从左至右:肖像1号/肖像2号/肖像3号 35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肖像2号 35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今天常常是把商业和学术混为一谈,这是两个概念。你首先要有独特性的学术价值,市场才会跟着你走,艺术家整天去思考市场本身就已经扭曲了。大家都会喊独立,但你的日常行为和思考路径已经说明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我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或是展览,更多是在看这个人。

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丰富性、深刻性和复杂性,艺术家如果对之不闻不问,仅仅追求潮流或商业,我不相信可以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单单追求形式上的翻新,西方现代艺术早已穷尽,我现在看不到真正有创造性的东西出现。我说的可能听着有点沉重,但其实一点都不沉重,艺术本来就应该干这个事。你选择了艺术,自然而然就会进入这样的思考。艺术在我们这代人眼里还是很神圣的,其实我们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今天对艺术还是这么有激情,也是因为背后有这份情怀在。

男人与狗 200×160cm 布面油画 2022

F:您说的很犀利,也是给艺术界敲响一个警钟吧。还有一个问题,您近些年来所画的风景还有荒原的素描,带有很强的东方审美意蕴,这是一种有意的嫁接吗?

S:这就是我们祖祖辈辈潜移默化传递给你的文化基因,这是决定因素,谁都逃脱不掉,是在骨子里流淌着的,到一定时间就会显现。你如果刻意去摆脱反而显得勉强,完全用西方的思维和语言方式替代中国的声音不太可能,我们没有那个基因和血脉。我其实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很少,就是自然而然流淌出的这样一种气息。因为当时工作特别忙,只要有时间就涂涂画画,当时哪会想到什么东方和传统,随着越画越多,几百张组合在一起,突然发现组成的图示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精髓相契合,不是我有意要彰显或放大某些元素,那是没有必要的。

也有很多人都问我类似的问题,这也没什么错,作品创造出来之后,就是要交给外界来进行解读,具体怎么解读那是他们的事情,艺术家还是要靠作品本身说话,过多的阐释和解读往往是多余的。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5日。


文字统筹 于海元

图文编辑 冯   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