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这次改版,让我有点惊喜

印象笔记这次改版,让我有点惊喜

作为一名经常码字的人,云笔记软件是我写稿时离不开的工具之一,最近打开了印象笔记,突然发现整体设计页面变得更简约了,于是我找了印象笔记的设计师Knight问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

这个改版,乍看一眼,整体页面莫名变得更加整洁、高级了。

仔细研究一下,发现里面大有讲究,很多想法都值得借鉴。

接下来就按照以下四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次印象笔记移动端改版的重点:

🎯 视觉重心修正
🔍 增强可读性
🍰 丰富层次感
🧩 视觉统一
 
🎯 视觉重心修正
 
1. 弱化导航
以前的首页,模糊一下后,发现最抢视线的,是底部那个深色的导航。
 

但是对于任何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核心功能和核心内容,导航不过是一个辅助工具罢了。
所以,让导航过于抢眼,显然是喧宾夺主了。
况且,这几年来,国内外很多app都把页头和导航的重色块换成了浅灰色,降低非重要内容的存在感,「褪色」也符合设计趋势。


 所以,印象笔记把底导航换成浅灰色的做法,是很明智的:
 
2. 弱化菜单
之前的首页,浅灰底底上,最突出的就是菜单了,阴影很重。
前面导航是辅助工具,其实菜单的地位也半斤八两。
毕竟大部分人打开印象笔记,都是来查看编辑自己的笔记的,没人会盯着导航和菜单看。
所以新版的首页,不但弱化了菜单的阴影,还把整体尺寸改小了。
 

另外,笔记编辑底部的菜单,也增加了滑页隐藏功能,让底部菜单在用户上滑查看笔记时自动消失。

 
3. 强化笔记
导航和菜单都弱化了,那什么要加强呢?
自然就是印象笔记的核心内容——笔记了。毕竟是用户自己创建出来的 ,能不在意吗?
新版的笔记和旧版相比,不但尺寸更大了(尤其是图片),而且和背景的对比更明显了。
整体上而言,新版的笔记存在感更强了。

再仔细看看,笔记卡片更突出是因为背景色和阴影都加重了,高度增加是因为图片和行间距都加大了。

单看每一个改动都很细微,但组合到一起,就很有力量了。
 
🔍 增强可读性
作为一款笔记工具,文字阅读就是其核心需求,所以让文字易于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印象笔记这次改版,对可读性的提升是明确而全面的,如果你不知道可读性如何增强,真的值得借鉴参考一下。
 
4. 降低密度
视觉密度高,会让信息辨识更加吃力。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和「壹」哪个可读性更高?显然是前者,这也是当初费大力气改用简体字的原因之一。
那么还有其它办法,进一步降低视觉密度吗?
印象笔记这次改版,就一下子用到了3种降低文字视觉密度的技巧:

首先是增加行间距,这样同样尺寸页面里,容纳的文字行数减小了,视觉密度自然也降低了。
其次是用更浅的字色,这样同样的字体可以显得更细一些,从而达到降低视觉密度的作用。
最后是增加段落间距,这样不但减少了视觉密度,还让信息之间层次更加分明。
 
5. 强化标题
新版印象笔记把标题加大加粗加深,而标题又是笔记重点内容的总结,所以能够让用户更清楚地看到重点内容,从而增强可读性。
同时,还增加标题和主体内容的间距,让标题更加凸显出来。

  
6. 左右对齐
如果严格按照每个文字、字符的宽度去排列文字,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是无法左右对齐的。
层次不齐的右侧不但不好看,还会让读者在自行扫视时,拿不准该什么时候停下来。
所以很多网页、文档和印刷品都是用左右对齐的方式,通过拉伸字符之间间距,来让后侧和左侧一样,形成一条整齐的边缘。
印象笔记这次改版就把左右对齐加上了,可以看到下图的对比,改版后更加整洁、易于阅读了。

(为了增加理解,找了几张官方图做对比更直接)

🍰 丰富层次感
要把大量信息和功能整合到一个页面,层次感是避免混乱的关键要素。
这就好比你把桌面一摊杂物,整理到了橱柜里。
而这次印象笔记的改版,在层次感方面也做得不错。
 
7. 首页层次
以前的首页上的信息模块都很分散,尤其下拉菜单、搜索框和笔记卡片之间的关系,因为间距过大而不明确。

改版之后,可以比较明显地分辨出,页面有两大模块,第一是头像和功能菜单,第二块是下拉菜单和后面的笔记。

 虽然整体的间距缩小,但因为层次更分明,所以反而让人容易理解了。
 
8. 卡片层次
之前首页,给人的层次感是这样:底部导航>>>顶部菜单>>搜索框和右侧图标>笔记列表。
首先是不合乎情理,笔记列表应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居然最不起眼。
其次是均衡比例低,前面两项过于抢夺实现,把内容都掩盖掉了。
改版之后的首页,变成了这样:底部菜单>笔记列表>顶部菜单>搜索框和右侧图标。
首先是更合理了,把最常用的笔记列表提到了前面,把搜索框和右侧图标这种纯辅助功能降到了末尾。
其次是更均衡了,各个层级之间相差不大,哪一项都不至于过于抢夺实现,给用户增加无意义的视觉噪音。
 
9. 图标层次
之前的笔记编辑页,标题栏的图标都分散排布,降低了视觉上的层次感。
改版之后,很明显地把撤回重做图标和操作图标分开,看起来清晰多了。
 

 
🧩 视觉统一
东西多了就容易乱,让页面看起来更加复杂。印象笔记这次改版也没忘记通过加强视觉统一,来让产品看起来更加清爽。

10. 统一色彩
之前的印象笔记用的灰色没有什么色彩倾向,几乎是纯灰色,跟绿色按钮和深蓝导航放到一起,显得背景偏黄了,整体色调不统一。
改版之后,把所有的颜色都同一色调,整体和谐度上升。
 
 


11. 统一文字
笔记软件的本质还是记录,于是编辑、预览、剪藏的字体样式全面统一,对于用户而言会提高记录跟阅读感,改版后的印象笔记,从不同内容源剪藏的内容,样式都是统一的。

12.  统一图标
之前的图标有点参差不齐,例如下图改版前,「相机」和「素材库」(中间)的图标看起来很大,而「语音」和「回形针」图标看起来又小很多。

下图改版前的图标也是这样,「首页」显得太大,「我的」显得太小。

改版之后,各个图标的尺寸和线条粗细都更加均匀了,看起来更加整洁统一。

 
总结一下
没想到印象笔记今年动作这么大,不知道是不是对未来的设计方向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
于是我又问了一下Knight,他说:

第二大脑这个理念确实很不错,但要如何与用户的第一大脑连接起来,就靠好的体验设计了。这次印象笔记的改版,确实是在想方设法地降低理解成本、提升用户和产品的沟通效率。
我觉得方向是找得很对的,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新的探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