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是一项以传媒的视角对亚洲范围内具有出众设计思索和实践的青年设计翘楚展开观察的媒体计划。世界瞬息万变,设计与时俱进,唯有推陈出新,设计力量才能不断崛起与发展。我们相信,青年设计师拥有大胆的想法、更智性的设计思维、领先的表达工具,以及创新型的设计方式。“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正是着力于发掘亚洲各国家(或地区)青年设计的领先者,借由媒体联合发声,让领先引领更多领先。
自10月17日“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内地)Top100”榜单公布起,组委会联合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媒体观察团、特约观察员等人员组成评议小组,依据“项目原创性、创新能力、设计表达、行业影响、个人影响”等多项评审标准,对“中国内地Top100获奖设计师”进行综合评选,最终遴选出“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内地)Top12”。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设计总监——丁鹏文先生便是在众多优秀青年设计师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位,并获得“2022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内地)Top12”的荣誉奖项!
同时,他将与其他中国内地Top12获奖设计师于广州设计周期间角逐出唯一的“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内地)”,与另外来自十个国家(地区)的“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共同代表青年设计新兴力量,为亚洲青年设计发声!
亚洲青年设计之光是联合了30+设计行业内顶尖媒体机构共同发起执行的一项媒体计划,其中设计本作为国内知名高端室内设计服务平台,为全国数百万室内设计师和数千万业主服务。
董然,设计本运营总监/主编,“中国设计先行者”发起人。
由董然女士担任运营总监/主编的设计本是互联网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的开拓者,以“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业主、设计师、设计公司和商家真实互动、共享多赢的平台。截止2020年12月31日,设计本汇聚逾130万设计师,覆盖了逾300个城市,为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
今日,组委会特邀联合发起机构设计本运营总监/主编、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媒体观察团成员董然老师为丁鹏文先生进行媒体点评赋能,助力青年设计前行!
董然老师评语:说到青年设计之光,那一定是有丁鹏文先生的一席之地。作为90后,多年前初入设计圈便用自己的作品揽获了国内外众多奖项。他作品非常的干净且有力量,注重空间与情绪关系和表达,抛开表面的装饰,回归空间本身,亦感性亦理性亦真实亦矛盾。
他的作品有一种他独有的气质,不被影响和定义。这都得益于他对于设计的态度,不断反思总结,构建个人体系和价值观。希望丁鹏文先生继续给大家呈现更多的优秀作品,继续为中国青年设计师发声。
”
丁鹏文,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创意总监,2017于南京创立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后陆续成立尔我品牌下的尔我建造及尔我厘物家居。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特聘讲师、中国设计星星学院特聘教师 、2017中国设计星全国季军、环球设计2020中国设计先锋人物 , 其工作室多次获国内外多项设计媒体奖项。
由其创立的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本着“注重空间的感官交互、情感的表达、想象的触达、个体化的可能性和记忆的生动”的设计理念,通过塑造空间将理性归于经验、功能和适宜,完成一部分期待 ; 将感性归于身体、所有自然产生的因愫、个体的思辨、异议,完成一部分惊喜。
静谧之光
△ 静谧之光 © 丁鹏文
项目业主希望在满足对个性化功能(收纳,科技,智能等)的需求以外,也希望空间可以达到“简单而开放,安静而自然”的状态。
我们利用自然,利用窗,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透过窗,去迎接洒在身体上的光,享受静谧温暖的生命状态,建造一所温柔可触的家。
△ 静谧之光 © 丁鹏文
我们以统一空间色调的微水泥打底,巧妙借以镜子的运用拉长横向维度,将柜体独立出错落感,将灶具等以回旋门的形式内藏,极大保留了餐厅区域的美观和舒适。同时,将卧室部分还原最基础的功能,把睡眠变成极为单纯的事情。
△ 静谧之光 © 丁鹏文
统一的空间色调使得内饰与其他柜体在空间中产生呼应,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采用统一空间色调的微水泥打底,去替换以往大面积的石材使用,保留了局部石材的造型设计,在平面上打造细节和参差,凸出石材本身的自然美感。
△ 静谧之光 © 丁鹏文
独特的圆洞造型风口,满足了隐匿检修口的基础作用,与其他空间设计的柔化空间线条和直角,在空间形态上相互呼应,同时,重复的圆造型为整个空间打造了更具个人辨识的空间符号 。
△ 静谧之光 © 丁鹏文
线条重叠搭配,与之呼应的更多色彩与形态的设计,给内饰创造无限可能,使整体氛围不会过于严肃。同时,将原始空间打破重组,重新设计了一个多变有趣,视觉感官上更符合业主生活方式的空间概念。
未来之家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我们没有投入到冗⻓的表达中去,也没有迷失在光与影的细节中,而是感到自己面前有一种寻求自我表达的“本质”印象。
—— 《 空间的诗学》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这是尔我空间设计同梅亚奇的第三次展厅合作,甲方的诉求是需要一个体现行业先驱者能力和情怀的概念展厅。
设计师希望以空间视觉、感官、情绪的传递去建立不趋同的品牌记忆,树立它的饱满性、前瞻性、实验性甚者争议性。同时以技术内核来支撑空间异形和空间变化,在无形中完成技术能力的彰显 。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项目位于写字楼内,首先需要打破层高的束缚,以空间内壳的挤压再爆炸, 以轴线的无限延展,去塑造浑厚的空间体量,以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初体验去消除写字楼局促的内部建筑,以及它内收的属性状态。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改变传统全屋展厅的出样方式,以空间内部的建筑塑造去凸显企业的专业能力,以重塑空间的形态定义,表达对未来的敬畏与想象,对城市、山野渴望的自我辩论。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设计师假设一种未来私宅的形态构想,关于空间属性的重叠,关于空间机能顺应时代的进阶,关于坐、卧、读、行等在空间里的状态。
△ 未来之家 © 丁鹏文
空间本身会形成内在的律动,保持一种黝黑所具有的无形的旷静和阴翳。空间的秩序会形成安全感,弥散的是自我存在的回声,是自我在抗拒现实的引力,希望达成变化的永恒性。
园里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
△ 园里 © 丁鹏文
这是一个平滑的时空之境。
它以陌生的方式,离间着日常行为与感知,空白、断裂、漂浮、抽离、削切、并置、扩大现有语境、剥离既定意义、制造非物质化景观。但离间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在纯粹的真空氛围之中,将感知的能量彻底释放出来,超越物质,以绝对的方式触碰某种非物质化的体验。
△ 园里 © 丁鹏文
在非自然的构筑中认领自然,是园里最生动、最先锋、最具有颠覆性的尝试。
入口通过向内倾斜,使得外框如同空间坐标一般显现,而空间立面与“坐标系”之间形成的夹角,暗示了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角度偏离。
△ 园里 © 丁鹏文
美容院与摄影,是这个空间中两个最重要的需求,一个被安排在安静的内部区域,是关于如何实现日常与现实状态下的个体的美;
一个安排在公共区域,是关于如何以摄影表达对于美的理解与认知。对于美,应该被正确对待,更应该被恰当感知。
△ 园里 © 丁鹏文
游离中的情绪被物所捕捉,精神最终脱离物质得到最有效的回应。
红色的闪烁物,在暗夜之中漂浮,犹如沉于地底的太空舱体;平卧于水平地面的几何体块以及造型原始的金属装置,暗示着在升华后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 园里 © 丁鹏文
为更走近“亚洲青年设计之光”,组委会发起“对话获奖者”特别访问策划,将话筒传递给亚洲青年设计,讲述他们的设计价值观,与其共探未来行业趋势。本期对话嘉宾——丁鹏文先生。
Q:谈一谈您的设计观。
丁鹏文先生:科学构筑、自然表达。
Q:请用三个标签形容一下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三个标签呢?
丁鹏文先生:很难用标签去框定自我行为和认知,假设这种形容是一种自诩的刻板印象的话,这三个标签可以是孤独矛盾体、偏执土象怪 、离谱设计师。
Q:您认为未来五年是怎样一个设计趋势和潮流?
丁鹏文先生:一方面回溯生态和自然,一方面是概念实验性、时尚数字化和空间多维性。
Q:对于“元宇宙”的场景体验热议,将引发空间设计的新一轮变革或冲击,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丁鹏文先生:对于虚拟空间的飘渺性的价值呈双向看法 。
Q:分享一句对您最有影响力的话,为什么选择这句话呢?
丁鹏文先生:“居住有时候是很严肃的事,既然委托我设计,我希望你也要有坚持住下去的信心。”原因是住宅是起点。
Q:推荐一本您最喜欢的书,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呢?
丁鹏文先生:《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回忆起来都是年少单纯的快乐啊!
Q:您相信光吗?成为亚洲青年设计之光后您最直接的想法是什么呢?
丁鹏文先生:不相信成为光的前提,是相信自己!
(*图文内容版权归嘉宾所有,侵权必究)
再次衷心祝贺丁鹏文先生获得本年度“亚洲青年设计之光(中国内地)Top12”,并希望丁鹏文先生在设计道路上步履不停,带领青年设计新力量,站上国际的舞台,传递亚洲青年设计价值观。
精彩永不落幕
亚洲青年设计力量永不停歇
敬请期待2022广州设计周
我们不见不散
让我们一起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州设计周”(ID:GZ_DesignWeek)。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