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薛求理 邱越:香港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

学术丨薛求理 邱越:香港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


《香港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一文丝分缕析香港城市发展中与市政大厦建设相关的社会制度与重要事件,阐释其背后的驱动力、施政理念、城市特质等因素。基于市政大厦的建设情况和既有研究,追溯香港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显著特征并对关键问题进行探究。由于制度管理、规划策略、建筑设计等模式的不同,市政大厦可根据时代演替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两阶段中各自抽取的四个典型案例是发展脉络的重要节点,对其深入剖析可进而由点及面地展示香港市政大厦的发展全貌。

   
   

香港市政大厦——20世

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s in Hong Kong-an Evolution from the 1980s to the 21st Century
 

 
 
薛求理 邱越
XUE Qiuli, QIU Yue

0 前言

城市居民在满足果腹和安居的要求后,自然有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共文化设施正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在资本主义和自由土地市场中,私人主导的开发,维护的是私人财团和业主的利益,追逐利润是资本运作的根本目的。而政府在其自有土地上出资建造的公共建筑,则担负着平衡公众舒适和便利的任务。公共建筑牵涉到社会大众,而不是为一小群人服务。在世界城市中,公共建筑的多寡或成败常常引人注目。

达特纳(Richard Dattner)在其所著《市民建筑》中对公共建筑提出几点要求。第一,纪念性,公共建筑要具有纪念性,规模不必过量也不能不足。第二,要保护和提高公共生活。第三,可持续性。以较少投入,办更多的事。公共建筑要高效、持久、节能,为社会树立典范。第四,环境性,公共建筑在放入自然环境时,要尊重自然景观。第五,方便公众到达。第六,包容社会的多元文化需要。第七,教育性,如同丘吉尔所说,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也塑造了我们。

在《后九七・香港公共建筑》一书中,白思德(Essy Baniassad)说,香港建筑天生有一种公共性,“公共性”是本地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公共机构建筑在城市的质量方面,占据着中心、微妙和决定性的作用。在同一本书中,吴享洪解释了香港公共建筑背后的独特原因。在拥挤的城市中,市民渴望好的公共空间。这也在相当程度上促使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城市规划和房屋设计过程中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空间。公共建筑于是成了多用途、多价值和多层次的作品。混合用途的环境提高了空间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优化了一年和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用途。

除了空间形态与建筑语言外,城市建设背后的历史与机制也同样重要。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无力支持一家书店的文化中心、只有游手好闲者光顾的市政中心等。公共建筑最终需要经过使用者和时间的考验,香港市政大厦经过40多年的发展,依然是城市中独具本地特色而富有生机活力的一部分。作为“社区购物、饮食和娱乐的多功能公众建筑物”,它们在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历程与建筑载体反映了时代变迁与城市特质。对香港市政大厦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获得城市规划和建筑实践上的启示。

1 香港市政大厦的发展背景

香港自1841年开埠,前100年,港英当局忙于填海造地、营建港市、卫生防疫、解决违章搭建和扑灭接踵而至的各种灾难,很少考虑公共设施的建设。私人的聚会举行在教堂、庙宇或富人的会所,这些建筑只满足小团体的需要。1946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港英政府重新掌政,面对汹涌的移民浪潮,扩展和规划新市区的任务提上了议程。1947年,港英政府请来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阿伯克隆比爵士(Sir Patrick Abercrombie,1879—1957)规划香港。1948年阿氏提交的报告共108条,主要针对香港当时的城市状况,提出分区、港湾、人口密度、工业区地点、隧道、交通、军事设施、开放空间、新界、旅游等问题,其中不乏关于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案。其中第23至25条提出了社区规划的建议,与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的难点和要求。第81条强调了市政服务建筑的极度匮乏,如市政厅、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剧院等。第94、95条说明了辅助设施如图书馆、市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对社区规划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安置难民、徙置区和公屋是港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上海来的资本和技术给香港带来工业化的机会,观塘、荃湾等工业区开辟。从1950年开始准备的大会堂(City Hall)终于在1962年建成,这是香港面对普通市民服务的公共建筑之肇始。60年来,大会堂也承载着通过音乐、文学、文化引导公众生活的作用。1967年后,港府开始重视普通人的福祉,政府意识到民众必须有更多活动场所。

1970年后,香港的工业化渐渐开始引导经济发展。1971年,英国工党派来的总督麦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1917—2000)提出“十年建屋”计划,要在10年间解决180万居民的住房问题,之后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为了方便市民安居乐业,港英政府通过市政局在1977年推出多用途街市大厦的建设计划。为了加速完成工程,市政局与房屋委员会合作,将部分建设纳入“居者有其屋”计划。由于土地短缺、地少人多,计划在街市的地块里加高楼层,将小贩置入室内管理,腾空街道,在楼上设图书馆和学生自修室。菜市场、熟食摊档、图书馆、体育球场、展览、文艺演出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后称康文署)办事处等功能都叠在了一栋大楼中,街市大厦后来被称为市政大厦(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这种多功能且高达近10层的公共建筑,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并未有见,包括英国本土。市政厅一般是城市内的标志性建筑,英国、加拿大的市政厅(Town Hall)主要供市民办理各种手续,如申领牌照,或加之公共图书馆。而直到现今,中国内地也未出现这类建筑。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教授将香港和新加坡关于公屋、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提供,称为“集体消费主义”(Collective Consumption)。政府以公费大量补贴居民的居住、日常生活,由此支持了香港工业、资本和市场的发展。公屋社区的成立使得居民建立起成熟的社区网络,有关配套设施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20世纪中期英国福利主义规划思想促成了香港的多层次城市设计体系,有利于确立完备的社区形态。尽管港英政府曾经标榜“积极不干预”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但“积极”一词已经表露了政府在方向上的引导和对基本生活的保障,市政服务大厦正是这种积极态度的载体。

在高密度的都市形态中创造宜居环境和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一直都是香港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从2016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在中期人口统计中纳入香港家庭住户的人均居所楼面面积中位数的统计,2016年该数值仅为15平方米,2021年为16平方米。因此,公共建筑对许多市民来说,是日常生活空间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补充。香港的“拥挤式文化”是一种挑战,也带来了高效、集中、多样的可能性。在有限的土地中创造混合重叠多样的功能和空间,能够提升空间使用强度,促进人们的交往和互动,使城市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公共性。分布在各区的市政大厦正是最能体现高密度城市特质的公共建筑,以紧凑的布局和灵活的配置,在城市各点及时地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便利而齐全的服务。
2 香港市政大厦的建设与相关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今,香港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的市政大厦近50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政大厦原来由市政局(Urban Council)和区域市政局(Regional Council)管辖,2000年1月市政局取消后,这类大楼由港府康文署和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如上文述及,港府对市政的管理,始于将街边小贩集中迁入室内,这种建筑称为“街市”,除了卖生鲜蔬菜鱼肉外,熟食摊档也纳入室内,并叠在街市之上,这种两层以上的食品大楼,称为“街市大厦”。1970年后,政府开始在各区设置公共图书馆,渐渐有将图书馆、青少年自修室和简单的体育设施合在一座大楼的做法,人们称之为“多用途街市大厦”。到1980年后,这种多重功能的社区服务大楼统一称为“市政大厦”。由于市政大厦源于室内街市,所以在叙述其早期发展时,不可避免地要提起“街市”的说法。随着2000年管辖部门的转变,该类建筑也逐渐改名,2010年后出现了少数以“康乐文化大楼”或“综合大楼”命名的建筑。本文即以“市政大厦”为研究对象,叙述中提到的具体名称与其发展阶段的名称一致。

在关于香港规划建筑的许多论述中,作为公共建筑、社区中心、民娱建筑等,市政大厦偶有提及,但详细的深入研究较少。薛求理在研究香港的公共建筑时,简要地评述了市政大厦的设计并剖析了重点案例。吴洁琳和陈玉琳在分析东亚大城市菜市场时,以香港的公众街市为例,提及了类似于社区中心的市政大厦。许允恒在关于香港建筑的著作中,将市政大厦归类在人文生活的章节里,重点论述其多功能与多流线的特点。这些著作介绍了香港市政大厦在城市背景下的发展情况,还有少量文献详细分析了单体案例。香港政府建筑署记录了大角咀市政大厦、赤柱市政大厦的建筑概况与设计手法。张斌对赤柱市政大厦所展现的平和意匠进行了评述,将建筑形象、空间、构筑与城市文化相关联。叶丹和蒋希冀探讨了上环市政大厦的设计在空间、功能、交通各方面的融合与联系。上述研究能够展示香港市政大厦类建筑的基本情况,但尚未对成规模的市政大厦进行全面分析,未总结其阶段性的发展,忽略了市政大厦与城市背景、时代变迁、社会需求转变等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将选取针对性的案例,结合发展背景对市政大厦进行综合分析。

一个发展自由经济的城市为何要建市政大厦?从多用途街市大厦到康乐文化大楼或综合大楼,市政大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市政大厦采用何种建筑形态来容纳多种服务?市政大厦的建筑设计有何特点?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回顾香港市政大厦的历史发展,将其按照时代演替分为两阶段叙述。从1979年第一座街市大厦落成到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市政服务大厦作为一种标准类型被推广,在各区建设,由政府工务署和以后的建筑署筹备和设计,以满足社会的急需。第二阶段为21世纪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公共建筑较多外判给私人事务所设计,而建筑署的设计师也励精图治,不断改良其所负责之公共建筑和市政大厦的设计,使其在方便和服务市民的同时,成为设计上的精品。过去27年来,本文作者之一在香港潜心观察公共建筑发展的脉络和步伐,做使用记录,采访设计者,存有大量第一手资料。下文针对每一时期抽取典型实例,进行历史背景、选址、功能分区、内外交通、建筑设计和使用情况的分析。本文意在为香港建筑历史提供比较精细的材料,也为内地同类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希望公共建筑在大力促进民众生活、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 20世纪80年代至1997年,市政大厦遍地建造

20世纪80年代,香港借助内地改革开放的大潮,渐渐从工业化向国际贸易和服务转型,工商业兴旺,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加。荃湾、沙田、屯门等新市镇开始建设,地铁开通,原来聚集在港岛和九龙的居民渐渐分散到新市镇。而新市镇中心的配套设施包括了大会堂、图书馆、法院等政府建筑。

港府为了应对瘟疫和卫生问题,在1883年成立洁净局(Sanitary Board),该局于1936年改为市政局(Urban Council),1973年市政局改制并获得财政独立,其职能集中于处理环境公共卫生、文娱及康乐、街市、图书馆等其他社会服务。市政局议会接纳不同界别选举出的人士进入,议员一半为委任,另一半为民选。而当时的香港立法局成员全部由港督委任。市政局主要对市区提供服务,其数量较多的民选委员对社区的服务有切实的认知和诉求。20世纪60—90年代正是香港公众街市建设的转折阶段,根据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街市重建计划,一直都是独栋建筑的公众街市将一些非街市用途的设施置于上层,如熟食中心和儿童游乐场,有的甚至包含员工宿舍,这时候的建筑物仍然被称为街市。而多用途的原则在20世纪70年代更加明确,其他文化康乐类的市政部门和社区服务设施也逐渐被纳入,多用途街市大厦由此产生。1979年市政局公布了十年街市发展计划,考虑到激增的人口和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将兴建多用途的建筑物应对土地短缺的问题,容纳街市、熟食市场、图书馆、运动场、文娱中心等多种市政设施,该计划标志着市政大厦的诞生。1983年市政局曾宣布在5年内建设29座市政大厦,工程进度与政府财政收入挂钩。表演场地的高使用率和举办文娱活动时的拥挤人群也反映出香港文娱设施的不完善,为了更好地推广文娱活动,市政局当时计划将来每区至少有一座市政大厦。

在香港,私人建筑地盘建设量一般情况下高于公共建筑地盘。而20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政府建造公共建筑的高潮,由该时期的建造量统计报告可知,公共建筑地盘的建造量持续增加,1993年之后增速加快。1983年第四季度与1993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公共建筑地盘的工程总值几乎与私人建筑地盘持平,1995年至1997年甚至超过了后者(图1)。1989年市政局更是计划投入20亿元在5年内建设100多项改善居民生活的设施,其中就包括多用途街市大厦、文娱中心、公园和博物馆等。原来掌管公共工程的是工务司署(Public Works Department),因公共工程的不断增加,在1982年拆分为多个独立部门,包括现在的屋宇署(Buildings Department)和建筑署(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屋宇署制定建筑条例和批准图则、批准建筑开工和验收、并保存私人建筑图档;建筑署则管理全港公共工程的统筹、设计和建造。因此,当市政局决定建造公共建筑或市政服务大厦时,政府的执行机构如建筑署,可以比较直接和集中地开展筹备、设计和施工。而市政局下的康乐文化和食物环境部门,则负责项目的策划和管理。

图1 1983—1997 年完成工程总值按季统计表

这一时期共建成26栋市政大厦,1979年渔湾街市落成,是首座多用途街市大厦,底层为街市和熟食中心,上层设有图书馆(图2)。渔湾街市总体规模较小,且经过几次变更。首座市政大厦是1981年落成的牛头角市政大厦,除街市和熟食中心外,还设有图书馆和体育馆(图3)。1983年落成的香港仔市政大厦被认为是多用途新型市政大厦的蓝本,并获香港建筑学会优异奖。之后,香港全境18个区,在区或次一级街区中,市政局陆续为社区配置多用途街市大厦或市政大厦。在高档私人住宅区,如半山或浅水湾,这些大楼并不多见。而在旧区和公屋区,市政大厦、小型的体育场馆和文娱大楼不断建设,它们一般位于各地区热闹的街道,或一些交通枢纽、十字路口。为了阐明这一阶段市政大厦的特点,本文选取香港仔市政大厦(1983年)、骆克道市政大厦(1987年)、牛池湾市政大厦(附设文娱中心,1987年)和上环市政大厦(附设文娱中心,1989年)几个实例。在各种关于市政大厦的介绍中,香港仔市政大厦被视为这种类型的第一栋建筑,其后将近20座新型市政大厦均参照其格局建造;骆克道市政大厦是建在港岛湾仔密集老街道中的12层高大楼,借此可以考察高密度环境下的市政服务;牛池湾市政大厦是最早有剧院的市政大厦,建于公屋区;上环市政大厦文娱中心也是旧区里高密度的代表,附设的文娱中心极具规模,包含多个专业的演艺团体,被报纸杂志广泛报道,是当年比较有名的公共建筑。这几个实例,比较典型地代表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市政大厦,值得探讨。

图2 1979年落成时的渔湾街市
图3 牛头角市政大厦

3.1 香港仔市政大厦

香港仔一带是“香港”地名的起源地,是香港南区的中心部分。1912年建成的香港仔街市已经不足以应对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求。1979年,市政局计划新建街市大厦,同时纳入文化康乐设施,以提供更多的社区服务。由于原址地形局促,且考虑到安置摊贩,新选址定在了距离旧街市步行一分钟的地块。

香港仔市政大厦由伍振民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位于成都道与香港仔大道、南宁街交界处。建筑三面临街,基底边界紧贴梯形地块。使用功能区集中在中间,交通及辅助功能布置在建筑外围,并在临街面形成了有层次感的造型变化(图4)。成都道的主立面大致分为三段,底层部分由柱子和遮阳板形成了开放式的半户外空间,这部分主要是街市与熟食中心,自动扶梯穿梭其中;中部是整块玻璃幕墙,功能为图书馆及办公室;顶层部分以实墙加条窗收尾,设有运动场馆及展览空间等(图5)。其他临街面也以白墙为主,辅以条窗。建筑西面紧邻住宅,条窗与圆窗有节奏地排列在一整面白墙上,充满韵律感。成都道与南宁街的交界处较为局促,因此设计师对建筑体块做了切角处理。两个半圆柱的两层外挂楼梯分别在南北两侧以不同的方向插入主体块,以应对两边的人流,方便居民快速进入低层的街市。另外两个直通顶层的半圆柱楼梯间几乎对称地设置在建筑两侧,给丰富多变的立面增添了平衡感。北侧的楼梯间上有红色的楼层标识,与建筑简洁的色彩材料搭配,使得建筑风格愈发鲜明(图6)。

图4 香港仔市政大厦街市平面图
图5 香港仔市政大厦模型
图6 1983年落成时的香港仔市政大厦

香港仔市政大厦共有11层,标注的楼层有G层到6层,共7部分。顶层是文娱及康乐场所,包括舞蹈厅、活动室、多功能厅和运动场等。无论是市政局主办还是私人从体育事务办事处租用场地主办的活动,市政局都会提供支持。三楼的公共图书馆是典型的分区图书馆,书刊使用率很高,自修室也常常座无虚席。

底层的街市及熟食中心共有三层,原设计并无预留冷气设施,酷热环境中满是密集的风扇。201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街市现代化计划”,加装冷气是优化措施的一大议题,香港仔街市作为首个计划项目进行更新改造(图7)。香港仔市政大厦的地位由此可见,它是当时改善市容的重要载体,使得当时习惯街边买卖的市民、摊贩们走进楼内;它为之后的市政大厦建设奠定了基础,基本形成了街市、熟食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由下而上布置的模式;它是当时区内的居民活动中心,直到今天仍为香港仔几千户市民提供日常生活及康乐所需空间,在更新迭代中延续香港仔居民的日常生活脉络。

图7 香港仔街市及熟食中心现代化计划

3.2 骆克道市政大厦

骆克道市政大厦位于湾仔旧区骆克道和轩尼诗道之间,这一带的街道和建筑初建于20世纪30年代,房子多是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后兴建的商住两用楼。20世纪80年代初市政局决定在骆克道建造市政大楼,以代替原有街市。设计任务交给钟华楠建筑设计事务所。根据香港建筑条例允许条件,建筑紧贴用地红线,地下停车,沿街满铺起四层,内里做中庭,用自动扶梯上下贯通,底层作菜市场(wetmarket),二楼卖肉类,并有熟食中心,开设大排档(图8)。三楼为公共图书馆的学生自修室(因为香港家居逼仄,自修室对邻里青少年非常重要);四楼、五楼为公共图书馆。平台上的几层缩窄,做环境、卫生、街市、小贩和康乐管理的政府办公室。第十层开始做体育场馆,十一、十二层结构挑出加大,做球场,最顶层有天窗采光(图9)。门厅和垂直交通设于边位,做实体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的各层有完整可用的功能空间(图10)。体量设计上,平台部分为功能体块上开横条带形开口,不设玻璃,直接有自然通风;楼上缩进部分,以横条窗为主,间以细竖线条。两侧的突出处,则以比较实的外墙处理。顶端挑出,以横线条搭配纵向的突出线条,重点强调。外墙面为浅灰色面砖,开口和开窗处形成明暗对比,是20世纪80年代的典型处理方法。骆克道市政大厦于1987年落成开放,在闹市街头一直服务于熙攘的湾仔街坊(图11)。大厦曾于2007年装修。

图8 骆克道市政大厦熟食中心
图9 骆克道市政大厦顶楼体育馆
图10 骆克道市政大厦剖面图
图11 1987年落成时的骆克道市政大厦

3.3 牛池湾市政大厦和文娱中心

与骆克道市政大厦同年建成的牛池湾市政大厦和文娱中心位于九龙彩虹寮屋区三条交通要道的交叉口边,对面是20世纪60—70年代所建公屋。市政大厦的基地,在清水湾道的转弯处,地块的中间还挡着一栋高层私人住宅楼,所以市政大厦采用不规则的平面以适应地形,两头是梯形平面的文娱中心和三角形平面的体育馆(图12)。菜场街市在临街的一层,二楼为各种南货和小摊(图13),三楼是熟食中心。西面的多层楼房里,文娱中心占了第二和第三层,四到六层是图书馆和学生自修室。东面的一端,菜市场上是个多功能体育馆,可以打篮球和羽毛球。楼梯、电梯都在建筑的边上,使得中间的主要功能部分完整。当时港府有意在九龙提供一个可以媲美香港大会堂的演奏场地,牛池湾文娱中心正是仿照香港大会堂的演奏厅而建的。小剧场可容354个座位,舞台9.4米见方。许多文艺团体初出茅庐时,都在牛池湾文娱中心演出过,这个菜市场边上的剧场,是表演艺术的摇篮。外面市声嘈杂,内里却满是书香和艺术。

图12 牛池湾市政大厦模型
图13 牛池湾街市二楼

从坪石邨二楼伸出的天桥,跨过车辆湍急的清水湾道,直抵街市的二楼,使得对面高档的清水湾8号大楼的居民,可以行过天桥,不到200米的距离即可到达菜场和市政大厦。市政大厦采用横向开窗的线条,和竖向实墙面的塔楼形成对比(图14)。2002—2004年,在使用20年后,牛池湾市政大厦进行了翻新(图15)。

图14 1987年启用的牛池湾市政大厦
图15 翻新后的牛池湾市政大厦

3.4 上环市政大厦

上环的街市原在面海的爱德华式圆拱建筑中,后因建地铁,建于19世纪的南边街市被拆除,于20世纪80年代在皇后大道西和文咸东街的原址建设上环市政大厦,由当时刚成立的建筑署设计。20世纪80年代的市政大厦,多为沿街的长条形。而上环市政大厦的平面则为40米×50米左右,每层约有2000平方米。混凝土框架结构,13层层叠而上,并无平面退缩。除了一、二层为街市和熟食中心外,第五层为482个座位的剧院,舞台10米×10米,在上环市政大厦驻扎的香港话剧团、香港舞蹈团和香港中乐团经常在剧院里排练和公开演出,这些团体还有自己的排练室。而附近的学校和公司,也经常租用剧院进行汇演和开会,因此上环市政大厦的4~7层附带了上环文娱中心的名称。上层还有展览厅、体育场馆、青少年中心、护老资源中心和政府部门办事处,也称上环体育馆。

上环市政大厦整体为方形,转角作圆角处理,为了降低40~50米立面的臃肿感,在立面上竖向分仓,中间做成大玻璃桁架状,这部分本就是功能性的展厅、剧院等,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两边比较厚实,为电梯等竖向交通。面向皇后大道西的立面,强调了门的框架,开敞的空洞,可以看见交叉的自动扶梯(图16)。在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当时流行的样式。

图16 1989年落成时的上环市政大厦

20世纪80年代的市政服务大厦,位置首选公屋和旧楼集中的地区,为基层市民提供切实所需的服务。因为地块上要叠起多层建筑并具备不同的使用功能,所以功能空间在中间,竖向交通在边角位置。由于这些市政大厦都是将多种内容叠置,因此垂直交通是设计的关键,一般靠两部电梯上下,而通往高层的图书馆和体育馆,往往使用者众多,所以排队等候电梯是这些大楼中经常可见的现象。

这些表演场所和体育馆虽然位处楼上,但都有宽敞的前厅供公众集散。由于这些体育馆、文娱中心、图书馆和熟食中心、街市就在楼上楼下,便于家长接送孩子活动和餐饮,所以从早到晚都非常热闹。市政局不断改进各项建筑的设计,采用新颖的设计概念和构思。这些建筑都采用现代主义手法设计,形式追随功能,简洁大方。体育馆和室内运动场采用架空结构的上盖、街市大厦采用半地库式设计和安装富有吸引力的外间自动电梯等,都是当时创新设计的例子。设计者也有自己的美学追求,如体量的变化、线条的对位、虚实的对比等。因为这些建筑并非鹤立鸡群,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街区,使用者往往对其过于熟悉而不会特别注意其外形。

4 21世纪的非标准设计

1997年,香港中央图书馆新馆建设请求拨款,设计方案送到香港立法会。立法会议员对中央图书馆即中即西的外形提出异议。政府建筑署的设计师回答,这是体现了中西文化,是后现代主义。中央图书馆的设计被建筑界认为水平略低,而设计师的说法,更令人笑话。由中央图书馆的设计争论,引出了香港公共建筑需不需要设计竞赛的问题。1999年,国家大剧院举行三轮设计竞赛,在公开竞赛阶段,吸引了世界上一流设计公司的40几个方案。香港要做亚洲的国际都市,公共建筑设计当然也要竞赛,而不能由建筑署独家包揽。在特首的直接关心下,香港破天荒地举行了数个项目的公开设计竞赛,如水泉澳公屋、柴湾青年中心、香港设计学院和西九龙文化区等。后两个项目,吸引到海外公司参加。同时,政府建筑署进行资源重整,改革的方向为“九成设计项目外判”予私人顾问,一成工程保留专长及培训员工,以应付紧急项目。此一改革,加强了建筑署在政府工程统筹和协调方面的作用,另外回应了1998年金融风暴以来,许多私营设计事务所和建筑公司寻找工程项目的强烈需求。在此前后,市政大厦的设计开始外判给私人设计事务所。1998—2020年间,共建成19幢市政大厦,其中9幢为建筑署设计,10幢为私人公司设计。而“一成设计”激发了建筑署内中青年设计师的创作热情和事业心,恰恰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政府项目中,建筑署设计师摩拳擦掌,做出很多新的尝试,在21世纪连连获奖。

另外,香港房屋委员会于2005年发起名为“领汇”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2015年后改名为“领展”。“领展”最初10年的主要业务,是收购香港公屋邨内的商场,将之改造提高消费档次,已在香港改造和新建了100多家零售商场。这些商场多数包括菜市场。由于领展项目的分担,使得新建的市政大厦不再需要菜市场,而集中提供图书馆、体育馆,少量包括文娱演出。新的建设仍然是前市政局工程计划的延续,根据各区设施的分布和新增人口的需要,政府对康乐文化设施的建设做了重新规划,并确立了优先进行的25项、进一步策划的21项、进一步复检前市政局的55项,共101项康乐及文化工程项目,小西湾、天水围、元朗、蓝田、将军澳、通州街等市政大厦建设均在其列。

在这一阶段,本文选出赤柱市政大厦(2006年)、小西湾综合大楼(2011年)、屏山天水围康乐文化大楼(2013年)和元朗康乐文化大楼(2017年)几个实例进行分析。上文所述几个20世纪80年代案例,都位于闹市中心,均容纳街市及熟食中心的功能。而下文的几个实例,则全在市区之外,且以康乐文娱功能为主。

4.1 赤柱市政大厦

1996年,当时的市政局建议在赤柱空地上兴建一座三层高、既有市场又有熟食中心和室内运动设施的大楼。赤柱是伸向海中的半岛,山冈、沙滩使之成为著名的休闲度假地。赤柱巴士总站与市集之间的露天街市和大排档迁拆后,赤柱新街上的一块空地被规划成一座市政大楼。可供使用的面积只有2800平方米,街道陡峭,加上赤柱本身的特殊条件,设计这幢市政大楼便需有不一样的考虑。

2000年后,有关建议得到修改:既然附近一带已有市场和为数不少的食肆,何不让大楼集中提供区内匮乏的文娱康体设施?于是,在这个接近区内交通枢纽,又与历史悠久的赤柱市集毗邻的地段,建筑师创造活动空间,既提供室内运动场、乒乓球室、儿童游乐室、图书馆、跳舞室、多用途活动室及会议室等种种设施,又不给人庞然大物的笨重感觉(图17)。

图17 2006年落成时的赤柱市政大厦

大楼于2006年建成,6000多平方米的体量,善用地形,围绕庭院分布。建筑师利用交错的框架,打破平衡对称的方正与规矩,令室外与室内没有明晰的界线。即使被四面墙壁包围着的舞蹈室也藉着一扇由底延伸及顶窄窄的玻璃窗,与室外保持密切的关系。

走进大楼内,室内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庭园,满植竹子,打破密封式大楼常见的幽闭。庭园中部铺有一幅8米×6米的磨砂玻璃,既是中庭的“地板”,亦是楼下社区会堂的屋顶。日间可让阳光直接透入会堂,晚上会堂的灯光则透出至中庭(图18)。庭院的楼梯把人带到屋顶,大楼的天台以竹子筑起遮阴的交错棚架,成了中庭园的延伸,丰富了上上下下的空间(图19)。而室内楼梯、墙面开洞等处理,都显示了设计者对几何形和现代建筑语言的追求。它开创了市政大楼类建筑设计的新方向,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社区服务设施和更高质量的环境。

图18 赤柱市政大厦内庭院
图19 赤柱市政大厦屋顶平台

4.2 屏山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

赤柱市政大厦同组设计人员还设计了屏山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这是首座以“文化康乐大楼”命名的市政大厦类建筑,于2013年启用。由港铁屯马线天水围站可以直接进入康乐大楼。大楼的一边面对天水围的公屋区和轻轨,另一边面对屏山的乡郊环境(图20)。该楼的设计手法多数由赤柱大楼延续而来。在图书馆阅览室中围出室外的阅读庭院。室外阅读空间,对图书馆而言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室内室外,楼上楼下,空间时时在变化,材料的表现和组合趣味随位置不同而转变,使得来阅读和打球的居民,处于自然、安静和美好的环境中。

图20 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

在建筑署设计的以上两幢建筑中,设计师在外墙和内墙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深色纹理面砖、产生光影的木格栅、遮阳板、玻璃幕墙和锈铁皮,立面上有大对比的凹入和突出体块。当香港大多数私人开发建筑,在昂贵地价下做出“炒尽”(容积率和覆盖率)的姿态,公共建筑并不追求利润和“炒尽”。在这些市政建筑中,有许多的平台、屋顶花园、半室外半室内的过渡空间、局部种植等,给居民悠闲的享受。建筑语言有强烈的表现力,形成和20世纪80年代“实用、经济”型的建筑迥然不同的面貌和使用体验。以上两楼,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的年度奖项。

4.3 小西湾综合大楼

小西湾位于香港岛东区,这一带以住宅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公共设施愈发不足,于是东区议会提议在小西湾邨巴士总站北翼旧址兴建市政大厦。小西湾综合大楼于2011年启用,是首座以“综合大楼”命名的市政大厦类建筑,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该事务所是全港首家设立环保设计总监一职的事务所,将可持续的理念融入各项设计中。低能耗的绿色设计也是小西湾综合大楼的最大亮点,外立面的设计语言主要为百叶组成的疏密有致的线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达到了遮阳隔热的效果,也构成了韵律感丰富的外立面;内部两座主楼通过“垂直街”相连,让中庭能够自然采光通风,开放式的设计引入了周边景致,交错多变的天桥、扶梯、楼梯组合更增添了人们的视线交流和社交互动(图21)。除了建筑设计外,太阳能供应系统、水循环系统、感应使用系统、绿化屋顶、环保地毯等节能设施也无处不在,极大地减少了能源消耗。该设计夺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10年年奖境内优异奖,荣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与环保建筑专业议会联合颁发的2012年年度环保建筑大奖。

图21 小西湾综合大楼的“垂直街”

小西湾综合大楼的主要功能有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社区会堂、游泳池,是对原有社区设施的补充。大楼通过天桥与对面的小西湾广场购物中心相连,并采用了与之协调的外立面设计语言,又与附近的小西湾邨巴士总站南翼、小西湾街市等设施共同构成了该片区的功能中心(图22)。中庭里交错的交通廊道不仅满足了内部的使用需求,与场地紧密相连的长楼梯也充分展示了对外的公共性,正对巴士站的楼梯常常坐着等待巴士的居民。小西湾综合大楼的设计很好地融入场地环境与社区需求,小西湾一带的配套设施因此更加完善。

图22 小西湾片区功能中心

4.4 元朗康乐文化大楼
元朗的核心区域于1978年被规划为新市镇,康乐休憩及社区设施的用地早有预留,集中在新市镇的核心区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娱康乐设施群B,包括元朗大会堂、元朗剧院、元朗大球场、元朗区综合服务大楼等。2017年启用的元朗康乐文化大楼便是其中的后起之秀,该建筑由巴马丹拿团队设计,并获得A&D Trophy设计大奖娱乐区卓越奖。

高度不一的椭圆柱交错堆叠而上,深灰、浅灰色体块相互咬合,垂直的细条纹表皮与横向的长条窗形成均衡的对比,螺壳的造型在周边方正的住宅和元朗剧院的环境中十分醒目(图23)。绿化池与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围盘旋而上,同时设有屋顶绿化,为邻近住宅提供了良好景观。楼高约为42米,低层为图书馆,高层为体育馆,分别设有独立的行人入口。椭圆的造型是元朗康乐文化大楼的独特之处,平面布置也延续了这个特点。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区结合曲线布置了贴墙的书架和游乐场地;成人藏书区中部以曲线道路分隔,穿梭其中可见书架层层叠叠;曲线的墙边设有坐椅,沿着条形窗洒下的光铺展。体育馆优先考虑矩形运动场地的位置,看台等辅助功能区则贴边设计;内部设有螺旋楼梯,与外部造型相呼应,也增添了空间趣味性。元朗康乐文化大楼前卫的造型曾引起部分议员和民众的反对,高昂的造价也让工程建设遭受重重阻碍。另一方面,与之前建成的同类建筑相比,元朗康乐文化大楼一改从前的风格,做了新的尝试并克服各方面难关而落成,仍然具有特别的意义。

图23 元朗康乐文化大楼
5 讨论

本文所列举的市政大厦,多位于社会草根阶级聚集区,公屋邨或旧楼密集地带,往往配合地铁站、公共交通、商场、公园或人行天桥等公共空间设置,其社区服务半径为1000米或更远。市政大厦的内容,多包括菜市场、熟食中心、图书馆、自修室、体育馆和文娱演出场所,以垂直交通连接。21世纪后,街市被划出了市政大厦的范围,市政大厦专注于图书馆和体育馆。市政大厦的设施虽不豪华,但由于其深入社区,对于许多公屋和唐楼居民来说,都是标准的体育和文娱设施,因此使用率非常高。香港的体育馆,常年难以订场,并且出现炒票的黄牛党。学生自修室,学期时一位难求,而图书馆也少有空位。由于市政大厦的开放性质,其厕所对市民免费开放,也给居民提供不少便利。2019年后,市政大厦内的体育馆也常作防疫用途,如临时隔离点、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等,为社区提供了及时而便利的弹性场所。这些建筑的地理位置及功能配置等定位对使用者呈现开放的态度,直观地反映了香港建筑“天生的公共性”。

市政当局提出的设想和多年的市政大厦建设,是否为市民接受?本文在述及以上各案例时,已经尽量插入笔者的现场观察。香港城市大学学生姚佩仪对青衣、东涌、赤柱、天水围四个市政大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和调查,这四个大厦都位于香港郊区,属于本文所述第二阶段的建设。她发现,在周末下午的2小时内,每个大厦有500~1000多人次的使用者,在平日下午的2小时内,则有200~1000人次的使用者。天水围和青衣的市政大厦,因为兼做地区之间的步行通道平台,人流更多。天水围有1200多人,青衣市政大厦的平台是青衣南通往地铁站的要道,周末录得近3500人次,平日下午的2小时内也有近2000人。

调查者对近200名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使用者中,女性约占60%,男性40%;30~50岁年龄组占使用者的40%。其次是22~30岁年龄组,约占30%。而这两个年龄组访问市政大厦的次数也最多,平均每月2次。也就是说,青年和中年人为市政大厦的主要使用者。这四个市政大厦的功能中,除青衣外其余三个都没有街市,使用者去得最多的地方为图书馆。四分之三的使用者认为市政大厦方便,容易去到想去的地方;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与周边环境和谐,对市政大厦满意。设计者的崇高理念,是在社区建筑中多设立公共空间,但使用者对此并无太多注意,少于1/4的人在市政大厦内会见朋友。人们希望增加可坐的地方、咖啡小吃店(一些市政大厦有茶餐厅或冰室,但这几个调查的案例中没有)、儿童设施、平台花园等。对市政大厦举办的活动,使用者乐于参与。相较于本文所述第一阶段的市政大厦,绝大部分使用者喜欢新一代的市政大厦,认为舒适、干净、漂亮,设备好,环境好,用途多。使用者希望市政大厦靠近住家、交通枢纽及花园边上,要有切实功能用途,如图书室等;希望社区会堂经常开放。以上虽仅为几个市政大厦的调查,但可以从中窥见使用者的整体反应。

香港市政大厦并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市政厅,在英国也没有类似的建筑,它是香港社会历史、经济、地理条件下造就的产物,其建设与管理反映了当地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诚意与态度。市政大厦建成时的开幕式往往会邀请市政局主席或康乐文化署署长主持典礼,并邀请政府人员参观或体验大厦内的设施。政府还会持续关注市政大厦的维护工程,并纳入公众咨询。早期建成的市政大厦基本都在建成20~30年后经过外墙美化、局部提升或基本的修缮更新工程,以保持大厦的可持续使用。当进一步升级时则需要改扩建或重建,如九龙城市政大厦的易地重置计划。这比原址重建更灵活,可在保留现有设施运营的基础上进行新建,让社区服务无缝衔接。

6 结语

本文简要叙述了1980年以来,香港市政大厦的设计和演变。市政大厦的设立,因应着市民的需要和政府为民众提供福利和方便的决心。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在经济上跃升,政府急于弥补历史遗留的空缺,在闹市中建设市政大厦,将多项服务在一栋多层大楼中解决。政府建筑师也推出了大同小异的市政大厦模式,以香港仔市政大厦为蓝本,骆克道市政大厦和上环市政大厦也较为典型,而牛池湾市政大厦则因循地形做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化提供,形成了标准化的设计,建筑师尽量在既定的体量中将建筑做美学的处理,市政大厦和20世纪80年代的其他建筑设计,在设计手法、材料运用上,是一脉相通的。21世纪里,建筑设计竞争激烈,建筑的形象不仅关乎到实用和使用者,也广传于社交媒体中。新市政大厦的建筑设计手法多变,(貌似)简朴和华丽的材料在同一建筑中并用,20世纪的单色系外墙在21世纪由多种材料和质感的墙面代替。此时的市政大厦,不仅提供服务,也在建筑设计上进取,让使用者和本地居民认同、感到温暖和激发骄傲。本文开篇提到关于公共建筑的要点,犹如人类需求的金字塔,层层上推。21世纪的市政大厦,已经行到了金字塔的上端。

在市政大厦的40年发展历程里,政府建筑师起到了关键和积极的作用。作为市民休闲用途的市政大厦,并不囿限于产值和利润,纳税人的金钱要尽其所用,而建筑师也花费了比较多的心思在这些项目的建筑设计和细部的推敲上。在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些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建筑却常和民生、绿色、环保、生态相关,因此这些建筑在专业界和大众的口碑中,总是引人注目和立于高地。


微信编辑:张维欣
责任编辑:杨   澍
审核:赵   荣

作者简介
薛求理,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密度建筑设计、跨境建筑实践和中国援外建筑。

邱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服务建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史学刊”(ID:archhistory-journal)。大作社经授权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