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分享|我在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视觉艺术,大三去爱丁堡当交换生感受两国差异

学姐分享|我在艾米莉卡尔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视觉艺术,大三去爱丁堡当交换生感受两国差异




我是Lora,来自广东。这是我来到温哥华的第六年,也于2019年从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Design 毕业。曾担任艺术史助教,现在就职于温哥华一间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一名自由插画师。

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很多想法上的突破和转变,建立起了自己对艺术欣赏和解读的体系。ECUAD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自由散漫的,如果你希望在创作思维上寻求帮助和突破,那这会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创作形式、学习不同的社会文化理论。但如果你希望学到很扎实的行业技能,这大概是它无法给予的,只能靠自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ECUAD学习的一些经历,希望可以给有兴趣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Design位于温哥华的Mt Pleasant区Main Street附近,是一所自1925年起专注于艺术设计类教学的大学。


+++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新校区大楼

ECUAD的Visual Arts专业下属有五个分支,分别为Ceramics, Drawing, Painting, Print media和Sculpture and Expanded Practices,学生可以专注于其中一个分支,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课程。


+++ Visual Arts专业的课程安排(来自学校官网)


+ 大一 

在Foundation Year,即我们通常说的大一,课程是相对固定的。第一学期的必修课Core Interdisciplinary分别涉及到Fine Arts, Design和Media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作方式。另一门必修课Creative Process是一个致力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在这门课上,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作业,比如用可回收的容器把鸡蛋快递到学校、把一个小图案放大一百倍做成立体模型,等等,老师总是鼓励学生用最与众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希望学生可以打破固有思维。


+++ Creative Process课程上,在玩乐中寻找更多可能性

到了大一的下学期,可以在必修的Core Fine Arts, Design和Media之中三选一继续学习。另外还有一门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每个专业的入门课程中挑选,相当于是为接下来的分专业做准备。

我当时选择的必修课是Core Fine Arts。在Core Fine Arts中,具体的课程内容因老师而异,有的老师会偏爱abstract drawing,有的会偏爱sculpting,所以选上适合自己风格的老师挺重要。

对于我来说,印象比较深的是整个学期老师都会鼓励你去探索不同的创作工具和方式,思考不同的材料对创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思考每种工具的特性,很多时候创作的效果不是靠硬画就能达到的,适当地拓宽自己的思维、为每次创作找到最趁手的工具,是非常有趣的事情。除了具体的工具材料,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把空间、时间考虑进作品中,而不再是单纯地被局限在平面的绘画创作里。


+++ 在Core Fine Arts课程中,探索不同的材料和形式

专业的入门课程我选的是Painting Elective。在这门课上,我学习到了基础的色彩知识。我们用三原色、二次色以及黑白一共八种颜色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色环,还做了一些调色练习,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我调色的准确度。


+++ Painting Studio

整个大一必不可少的还有艺术史的学习。大一的必修艺术史从古希腊罗马讲起,一直到近现代艺术,包括了各个时代代表性的绘画风格和作品,以及和历史事件的联系,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现代艺术理论体系的机会。ECUAD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文化课的学习贯穿了大学四年,除了大一必修的艺术史课程之外,大二开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文化理论、社会科学等科目来学习。

不同的老师会开设不同的选修主题,我修过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比如“巴塞罗那的城市结构分析”、“编舞的概念”、“展览策划和相关历史”,有些看起来不一定和创作有直接关联,但都是一个很好的拓宽视野的过程,毕竟创作不是一件闭门造车的事情,很多时候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见解去支撑。

在大一下学期的结尾,学生将会向学校提交三个专业志愿,学校会根据整个大一的成绩排位来进行专业分配。

+ 大二 

到了大二,我顺利进入了Visual Art专业。在上半学期,我修了一门Painting课程,学习了如何用木条和帆布制作自己的canvas和panel(市面上不一定能买到合适的尺寸,而且自己做的话会便宜很多),以及一些展览作品时的布置规范,都是非常实用的自力更生的技巧。

在选上相关的Painting课程之后,不方便在家作画的同学可以向学校申请一个Painting Studio的位置。除了Painting Studio之外,Sculpture、Ceramic和Print Media都有自己专门的Studio,设备也都比较齐全,除了学校Café东西比较难吃推荐自己带饭之外,在学校肝作业算是一件比较舒服的事情。


+++ 制作canvas

除了Painting的课程之外,我还修了Drawing的艺用人体课程和Print Media的丝网印刷课程,后来还有一些设计基础、插画选修。其实VA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是多样而灵活的,专业课的具体内容因老师而异,通常在大一大二的必修课中有比较统一的课纲,到了大三大四就会有比较高的自由度,根据老师的排班会有各种随机掉落的Special Topic。

除此之外,课程规划内包含了将近一半的自由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尽情地选修其他专业(如Design、Media)的课程,鼓励大家接触和学习多元化的技巧,而不仅仅是局限于VA专业本身。

+++ Print Media Studio


+++ 在Individual meeting中,学生和老师积极交流,是学习和创作的日常部分

+ 大三 

大三是我非常幸运的一年,因为我申请到了交换生的名额前往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进行交换。在爱丁堡大学,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也拓展了我的创作思维。那边的创作风格相对ECUAD来说更传统严谨一些,大部分学生都有着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而且教学的节奏飞快,一个学期要完成七个project,相比起ECUAD普遍一学期三到四个project的节奏来说,压力非常大,但也促使了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

因为在ECUAD的氛围里,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慢悠悠地磨作品,但在爱丁堡大学这种更高强度的氛围里,我不可以再用“没灵感”之类的借口敷衍拖延,而是要主动地去寻找灵感,调动起自己创作的敏感度和积极性,给创作注入更多活力。


+++ 爱丁堡大学


+++ 爱丁堡大学


+++ 爱丁堡大学的建筑都非常非常美。室内的studio可能跟别的地方差不多,但其中一面上课的教室,窗外就是爱丁堡城堡。从教室走到城堡山只要十分钟

+ 大四 

大四是一个整理作品、准备面向社会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明确自己日后的目标非常重要,是做一个自由创作的艺术家,还是准备转型进入艺术相关行业,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作品集相关的必修课程,包括如何专业地介绍作品、如何拟定艺术类工作的合同,都是比较现实的内容。

在大四刚开始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和同校动画系学生交流的meeting,很幸运地找到了想要合作的小伙伴,为她的毕业动画绘制背景。虽然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毕业展被取消了,但我们都在这个共同创作中学到了很多。学校经常会开展社交类的活动,稍微严肃一些的比如我参加的这种专业交流的meeting,平时还有很多party性质的活动,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寻求合作的机会。


+++ 合作动画背景(作品来自本期采访人Lora)




整体来说,ECUAD的优点是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VA的课程中,老师通常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大量的individual meeting和critique带领学生发掘作品的更多可能性。ECUAD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和自我挑战,如果有好的想法,即使最终作品不尽人意,也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


除了专业课以外,课程规划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批判性学习,包含了艺术史,文化理论,社会研究等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和鉴赏作品的能力,从更多的角度和更广的空间去理解艺术和创作。

有能力的同学推荐在大二大三的时候申请去其他学校进行交换,目前ECUAD在世界各地有七十多所partner学校可供选择。或者可以申请在校外实习,交换和实习的时间都可以被换算成学分计入成绩中。我觉得换一个环境可以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作品,也是对之前所学的一个总结运用,即使过程可能比较痛苦,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ECUAD教学风格的不足之处在于,课程中通常不会教授很practical的技巧,所以比较适合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如果是艺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能会有点吃力甚至茫然。但是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达风格本来就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希望每一位踏上这条路的朋友都能勇敢地前行,“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作者|Lora
设计/编辑 | Danny
主编 | 鹏菲



免责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内容以及图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SC设计罐头”(ID:Design_Can_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