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溶解大学围墙——首尔大学路文化艺术区(下)

文化共享,溶解大学围墙——首尔大学路文化艺术区(下)

文丨覃文奕

图丨1/6图片工作室

《文化共享,溶解大学围墙——首尔大学路文化艺术区(上)》中说过,首尔大学路通过控制风貌,形成了青春、文化的区域氛围;通过搭建平台,为年轻的戏剧人提供了从创作到表演的全过程支撑。下面,我们继续看,城市为大学提供了学院范儿的区域氛围和体系化的培养平台。那么,大学又与城市共享了什么呢?


三、大学共享文化,城市共同受益


城市为大学提供了学院范儿的区域氛围和体系化的培养平台,那么,大学又与城市共享了什么呢?是青春,是文化,是时尚!文化走出校园走上大学路,形成了地气十足的生命力。


1.释放青春,为区域提供活力


初出校园的年轻人,或许没有最出色的演技,或许没有最成熟的作品,但他们有着无限的青春与激情。大学路的露天公园、艺术节庆往往成为艺术专业学生走出学校的第一个舞台。大学路也因此成为年轻人释放青春活力的大本营,并被政府官方定为“首尔文化的展示地”。


以马罗尼埃公园——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建筑群所围合的中心广场为代表的公共空间,是年轻人最喜欢的露天舞台。公园内经常举行业余歌手演出,随处可见年轻人练舞的身影,使公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马罗尼埃公园广场


大学路的文化节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年5月都会举办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路文化节”。文化节的活动主要在大学路和成均馆大学一带举行,可观看以大学生为主创作的各种公演和展示。


此外,4月的“首尔戏剧节”、世界青少年戏剧协会(ASSITEJ)夏季戏剧节、8月的“首尔文化之夜”、9月的“钟路区优秀戏剧展”“欢迎来到大学路(Welcome Daehakro)”等高密度的节庆活动既是学生的展示场,也成为市民娱乐消费、外国游客流连的好去处。


大学路的街头巷尾则是学生的创作空间,年轻的戏剧人在此与观众零距离交流,激发创作灵感。这里布满了发“小广告”的年轻戏剧人的身影,白天他们放下身段把自己当作“小贩”,拿着话剧演出的宣传页,在地铁站出口、大学路小岔口往路人手里塞,与路人聊天。通过更多地接近观众,获取观众的反馈,以获取创作的素材。而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接触,也让观众能够更快地融入这种青春活力的氛围。


2.磨炼自身,为区域丰富文化


大学路的上百个小剧场,则是学生们迈向演员的进阶。韩国影坛“三驾马车”之一薛景求曾经这样描述:“只有站在了大学路的话剧舞台上,你才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表演。电影开机后你可以很多次地NG,但是话剧开演了,你就必须一丝不苟地去对待。”将话剧舞台作为从学生走向演员的道路,因而成为很多艺术院校的选择。


在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弘益大学、祥明大学、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同德女子大学都纷纷在大学路成立艺术中心,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最佳舞台。在演员们打磨演技与作品的同时,观众可以品味台上演员的激情演出,欣赏不同题材与视角的精彩作品,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大学路以中小型剧场居多,在狭小的空间中,观众所给予演员的反馈能够更加刺激演员的表演欲望,从而使演员发挥更投入的表演状态。由于小剧场空间小,舞台和观众席基本没有明显的界线,大部分剧场第一排的观众和演员近在咫尺。许多话剧都把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作为重要的环节,有些话剧甚至让观众加入表演,打破了演员、舞台、观众之间的距离,让现场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演出结束之后还可以在舞台上与演员们合影,这种亲切的氛围成了大学路的独特魅力。


一个作品不可能在诞生时便完美无缺,大学路也是学生打磨作品的最佳场所,而观众也因此能在大学路看到更多新生代的实验剧目。小剧场的互动性有助于收集观众的反馈,并随演随改,推动作品在市场的帮助下不断完善。


大学路的剧本多描写的是小人物的平常生活、小故事,充分考虑到现代城市打拼的人社会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的状况,对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水泥森林的阻隔、各行各业的人才竞争等社会热点、难点、焦点进行还原或放大,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故事主题中。同时,让观众有一个了解他人思想、审视自己内心、排解寂寞的机会,在日常劳累的工作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3.带动时尚,为区域塑造名片


作为年轻人聚集地,最明显的正向效应是让大学路越发时尚——以年轻人为消费群体的文艺小清新品牌绝不会放过在大学路布局。国际化餐饮——韩式、中式、西式不一而足,个性化商店——戏剧道具、原创手工琳琅满目。大量的时尚店铺穿插于小剧场之间,为大学路塑造了潮流、时尚的区域名片。


大学路的小剧场


年轻人聚集的另一大效应是咖啡馆云集。咖啡馆曾是作家、艺术家讨论剧本的重要基地,而如今咖啡文化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大学路聚集了数百家咖啡馆,如艺术咖啡厅、图书咖啡厅、猫咪咖啡厅等,各具特色。为了迎合年轻人青春、时尚的特性,这些咖啡馆通常会取年轻人与文化区的“最大公约数”——青春、文化、时尚相融合。


以文学作品为名、以艺术书籍为主、以现场音乐为伴,这些看似新颖的打造手法在大学路都是常规操作。营业近60年的学林茶馆是大学路咖啡馆的代表。其名称来源于首尔大学文理学院的庆典“学林祭”,由于受到学生、教授们的喜爱被称为首尔大学“第二十五学堂”。茶馆至今仍保持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院气质装修,收藏了一万多张黑胶唱片。同时,学林茶馆又在时代变化中逐渐开放,参与《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的拍摄,一跃成为“网红”。品着咖啡,吃着蛋糕,聊着对即将开场的话剧的期望或是方才观剧后的意犹未尽,已经成为大学路的重要体验环节。


大学路上的时尚业态


城市向大学共享学院范儿的城市风貌、展示自我的多样舞台,大学与城市共享活力的区域氛围、文化的区域生活、时尚的区域名片。首尔大学路用文化共享,溶解大学围墙,从一条大学聚集区的过境道路发展为城市文化地标。


高校围墙到底该不该拆的讨论数十年未果,以文化探路老城复兴又遇经济难题,不妨试试“既不用拆围墙,也不花很多钱”的大学路打造秘籍——政府主导,机构搭台,开发商参与,让城市为大学搭台;鼓励学生将青春、活力、时尚带进城市,让大学与城市分享。


本文节选自华高莱斯“技术要点”系列丛书《都市文博区》。

《都市文博区》是一本从多个维度介绍不同类型文化场馆聚集区的城市研究书籍。本书力图通过对全球城市及重要城市中都市文博区的特色分析,为国内大城市及文化富集地区的文博区建设拓展观察视野,提供发展思路;同时,本书也针对中小城市如何打造特色化的文博区,给予了路径指导。

版权声明: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高莱斯”(ID:RL-CONSUL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