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日常用品」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未来的日常用品」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书摘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本文摘自 唐纳德·A·诺曼 所著的《设计心理学》第四册《未来设计》第七章的部分内容。


唐纳德·A·诺曼 Donald A. Norman 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影响力设计师之一。他兼具教授、企业高级主管与顾问、主讲人、书籍和专栏作者等身份,有着工程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背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引入到设计领域,对我们重新理解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作用,精准把握并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有着重要的贡献。诺曼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应用先驱,也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美国心理学会(APA)、认知科学学会会员,并于2006年获颁富兰克林奖章( Benjamin Franklin Medal)。


设计心理学》4册包含:《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增订版)》、《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 (修订版)》、《设计心理学3 :情感化设计(修订版)》、《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点击底部链接可购买纸质书籍。


设计心理学:未来设计 第七章 未来的日常用品——

在21世纪,很多国家正巧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们需要改装居室和建筑来配合家中长辈或自己。也许他们要加装电梯,给入口增加斜坡,将水龙头和门的球柄改成把手,拓宽走道方便轮椅出入,电灯开关和插头需要放到容易操作的地方,厨房料理台、水槽、餐桌等的高度需要重新调整。有趣的是,当我们为了老人生活方便而采用机器帮助时,这些改变同样能带给机器便利。为什么?因为机器也和年老的家庭成员一样,它们的活动能力、灵活性以及视力有类似的限制。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面临两个互相对抗的智能系统:你的冰箱诱惑你多吃些东西,但体重计坚决反对你吃;商店引诱你购物,但你手机里的个人助理在反对;甚至你的电视和手机合伙对付你。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反抗。未来,你的个人智囊会提醒你,它们或许就置身于同样推销另外一双鞋子给你的电视或电话里,“不,”一个乐于助人的系统说,“拒绝交易:你已经有很多鞋子了。”但另外一个系统会说:“同意,你还需要一双新鞋去参加下星期的正式晚宴。”
……

我们已经来到令人困惑又十分精彩的时代,危险又有趣的时代。在本能上令人兴奋,在行为上令人满意,在意识上令人快乐。或许,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成功地实现这些期望有赖于未来产品的设计。

设计法则摘要
人类设计师设计“智能”机器的设计法则:
1.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2.具有可预测性。
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4.让输出易于了解。
5.让使用者持续知悉状况,但不引起反感。
6.利用自然映射,使互动清楚有效。

由机器发展出来,用于增进与人互动的设计法则:
1.简化事情。
2.提供人们一个概念模式。
3.提供理由。
4.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
5.反复确定。
6.绝对不要用“错误”来形容人的行为(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

工业设计俱乐部 • 书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俱乐部”(ID:id-clu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